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始建于1983年,其前身是湖南科技大学自动化系,2003年组建立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学院简介
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始建于1983年,其前身是湘潭矿业学院自动化系,2003年组建立信息 与电气工程学院。经过多年的努力,培养了一支业务能力过硬、爱岗敬业、职称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学科研队伍。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0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2人,博士25人,硕士生导师22人,国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湖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2人。目前在校研究生、本科生2500余人。
专业设置
学院设有自动化系、电气工程系、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电工电子基础教学系、电子与电气技术实验教 学中心和现代信息与控制技术实验中心等教学单位,以及现代控制工程研究所、现代测试与仪器技术研究所、矿山信息与电气技术研究所。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湖南省重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湖南省特色专业。
基础设施
学院有实验设备3300台(套),设备原值2300万元,实验室面积6500平米。其中,电子与电气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承担全校工科专业电工电子系列课程实验教学;现代信息与控制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承担全院4个本科专业的专业实践教学。相关的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有:先进矿山装备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湖南省工矿车辆电传动工程技术中心、湖南省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果
学院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重视学科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近年来,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项目、国防基础研究项目、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课题40余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4项,湖南省教学成果奖4项;获国家专利40余项,形成产品10余项;在国际国内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和规划教材20余部。
经过近30年的建设和发展,教育质量稳步上升。毕业生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很受用人单位欢迎。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超过20%,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5%。近5年来,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20项、省部级奖励105项。
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从事与电机工程学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科研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宽口径、强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自动控制系列课程、电气工程系列课程。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到工厂、企业、电力系统、研究部门、大专院校等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工作。
自动化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备电路理论、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网络技术等较宽领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能在工业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领域从事系统运行、系统分析与设计、科研开发以及教学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自动控制系列课程、检测与仪表系列课程。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到工厂、企业、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等单位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备电子技术、信息系统、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能够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数字信号处理、信息检测与处理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各部门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应用以及在大专院校从事教学等工作。
通信工程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通信技术、通信系统、通信网络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通信工程领域中从事通信技术的研究、开发和通信设备的运行、设计、开发及调试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与电子技术系列课程、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网络等,以及通信原理和通信系统等其它专业课程。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以在通信领域各部门从事通信技术研究、设计、开发、应用以及在大专院校从事教学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