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3小时旅游圈

3小时旅游圈

3小时旅游圈是一个网络热词,是指围绕中心城市,车程两三小时、为期两三天的“微度假”,出行方式以自驾、高铁为主。

形成原因

首先是交通越来越便捷。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越来越普及,城市群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周末跨城度假变得和跨城通勤一样平常。

其次,人们的出行需求越来越多元。“微度假”满足了人们对短暂“离开”的心理需求。与通常的“度假”相比,它不仅是距离上的缩短,更是一种体验的浓缩。

此外,旅游目的地业态越来越吸引人。“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为一次户外体验奔赴一座山”,各个目的地开发多样文旅业态,让“3小时旅游圈”内的游客不虚此行。

概念阐释

3小时旅游圈指围绕中心城市,以自驾、高铁为主要出行方式的旅游;车程两三小时、为期两三天的“微度假”。

相关现象

据相关在线旅游平台2024年数据显示,假期高铁出行订单中,出游半径约为361公里,较2023年中秋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假期前三日缩短近30%;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成渝地区、中原城市群等城市群的中短途出游需求旺盛,3小时以内的高铁出游市场最为活跃。有关平台上,中秋假期国内租车预订量环比端午假期增长31%。

2023年,河北省是北京游客首选目的地,近40%的北京游客在选择外地出游时以河北省和天津市为目的地。上海市面向盐城市嘉兴市衢州市、安徽六安和淮北市等城市推出旅游专列线路;重庆铜梁区垫江县等加强文旅融合,建设成渝地区“微度假”旅游目的地等,“3小时旅游圈”持续释放市场活力。

“微度假”走红后,一些新兴目的地出现同质化建设、营销加码等问题。很多游客亲身去所谓“小阿勒泰市”“油画仙境”时发现上当:“沙滩”实际上是建筑工地、“草原”已成荒草地、蓝天碧水全靠滤镜。一方面,这些出于急功近利心态打造的名不副实的“精致”景观,有损旅游业口碑;另一方面,“3小时旅游圈”内往往地缘相近、文化相似,旅游资源开发还应更多考虑深挖特色、统筹共享,差异化发展。此外,有游客为收获更为“野生”的旅游体验,到城市周边尚未开发的山区、水域游玩,并在社交平台上推荐给其他游客。这些行为背后的安全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平台和监管部门应负起管理责任。还有“最后几公里”的问题已日益显现。快捷抵达后租车停车不够方便、景区承载力有限等令不少游客“吐槽”。

相关评价

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旅游需求的不断提升,“三小时旅游圈”与“微旅行”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未来的旅游目的地或许会推出更多短时间内让游客深度体验当地文化和风情的项目。大城市周边的短途旅行也可能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无论如何,现代人“说走就走”的旅行需求,正在逐步被满足。(九派快讯 评)

“微度假”为游客带来“快旅慢游”的新体验,促进了旅游业的现代化进程,还为更多地区的发展、更多人群的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机遇。(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 评)

参考资料

(图表·漫画)新华视点|“3小时旅游圈”.新华社-今日头条.2024-10-05

“微度假”兴起 “3小时旅游圈”为何持续圈粉?.光明网.2024-10-05

“3小时旅游圈”:快节奏生活中的“微度假”新选择.九派快讯-今日头条.2024-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