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巾
混元巾,也叫马尾道巾,其名字取道教混元一气之意,为现代道教九巾之一,是道士所戴的一种圆帽。全真派道士多用此巾,用以与正一派道士通常用的纯阳巾相区别。
混元巾起源于汉代。闵智亭道长在所著《道教仪范》中记载今道士所戴之混元巾,即汉代之头巾。混元巾本因混元派道士多戴此巾帽而得名,后混元派与全真派合并从而演变成为全真派的日常衣帽。明代,成都市东门内一条街专营手工制品和乌纱帽,清代因 “张纱帽” 得名 “纱帽街” 并转营戏曲行头。清末民初,此地戏装佩饰手工作坊众多,家住天回镇土门红苕坡(现名将军碑)张家大院的张家以手工编织品为生,从做马策、口条、头巾开始,到后来专做道家的混元巾。20世纪七十年代后,经青城山蒋信平道长劝说,肖金凤重拾混元巾制作技艺,并传入青白江区城厢镇三清观。
混元巾,用黑缯(zēng)糊成硬沿,帽顶中心有孔。道士戴混元巾时,扎发髻,从中间开孔处露出发髻。编织时的“定模起针”“棋子花针”“起承渡边”以及凤眼、锁边卷、人字纹等,都需要掌握下针的点和手指的力度,最后的染色、定型也需要掌握好调色和温度。马尾混元巾已经在三清观得到了保护与传承,并于2022年列入了成都市青白江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词定义
道巾
道巾,道士所戴的头巾,多指纯阳巾。有混元巾、九梁巾、纯阳巾、太极巾、荷叶巾、靠山巾、方山巾、唐巾、一字巾九种。全真道巾亦有九种。据清代闵小艮《清规元妙》载:一唐巾,因吕洞宾戴过,又名吕祖巾;二冲和巾,老者戴之;三逍遥巾,少者戴之;四纶巾,冷时戴之;五浩然巾,雪时戴之;六紫阳巾;七一字巾,平时戴之;八三教巾,受中极戒戴之(以上均为缎所制,玄色);九九阳巾,杂入九流,非真修之士所戴,为纱缎所制。宋王迈《画工又作道装》:“只愿天公多与寿,道巾野服伴胎仙。”明陈献章《谢九江惠菊》诗其三:“故根迢递九江滨,岁晚相看此道巾。”《梦梅馆校本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九回:“吴神仙头戴青布道巾,身穿布袍,足蹬草履,腰系黄丝双穗绦,手执龟壳扇子,自外飘然进来。”《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三回:“我前日在通江桥上看见一个先生,头上戴的是吕洞宾的道巾,身上披的是二十四气的板折。”清孔尚任《桃花扇·骂筵》:“袖出道巾,黄绦换介。
混元巾
混元巾,道士通常所戴的帽子的一种,为九巾之首,因混元派道士多戴此巾帽而得名,后混元派与全真派合并从而演变成为全真派的日常衣帽。
历史沿革
起源
混元巾起源于汉代。闵智亭道长在所著《道教仪范》中记载今道士所戴之混元巾,即汉代之头巾。所谓“根据汉制衣冠巾冠应该不露发髻”的说法是现代人不了解道教混元巾的法制。古时全真混元巾是在高功科仪才戴的礼帽,定配以黄冠(即月牙冠或称偃月冠)、五岳冠(覆斗形,上刻“五岳真形图”,必须受过戒的方能戴)、星冠(覆斗形,上刻五斗星形,老修行拜斗时戴)、莲花冠(也称上清冠,一般是高功才戴)等,称为冠巾制。冠与巾是不分离的。
发展传承
成都市东门内有一条百年老街,在明代这条街专营手工制品及乌纱帽,到了清代,因官员不再佩戴乌纱帽,这条街便专营国内戏曲的行装行头、佩戴头饰,一时间各地客商云集、南北戏班社团出入于此,选择自己心仪的戏装佩饰。让他们慕名而来便是这里响当当的纯手工制品“张纱帽”,这条街因此得名“纱帽街”。
清末民初,成都周边专门从事这种戏装佩饰的手工作坊蜂起云涌,名师工匠层出不穷。纱帽街成了经营丝坊、绣坊、戏装行头的一条名街,店铺商号居街连排、鳞次栉比,生意兴隆。家住天回镇土门红苕坡(现名将军碑)的张家大院,一张姓人家以手工编织品为生,隔三岔五将家中编织的马鞭、口条、头巾、纱网等送到纱帽街各店铺商号销售。
久而久之,其手工制品得到商家的认可,张家长子张武贺在编织的过程中,不但练就了一身好手艺,还总结了一套善经营的理念和生意经。张家从做马鞭、口条、头巾开始,到后来专做道家的马尾道巾。20世纪七十年代后,青城山蒋信平道长经多方打听并极力劝说,肖金凤拾起丢失多年的技艺,重新拾起马尾道巾的制作技艺。后由肖金凤传入青白江区城厢镇三清观。
制作工艺
文化内涵
佩戴规范
混元巾,是以黑缯糊制而成,硬沿圆帽,顶之正中留有一圆孔,以露发髻,分平盔和翘盔,平盔整体平整,翘盔前平后翘,现全真道士多戴此帽,一般来说,南方道教界喜欢平盔,北方道教界更偏重翘盔。
重要价值
混元巾不仅是一件普通的道教服饰,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混元巾的制作技艺需要多年的练习和传承,因此,它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艺术,更是一种代表着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符号。混元巾的制作技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对恢复明代道教网巾编织术也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意义。
传承与保护
马尾混元巾是一种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头巾,样式独特,其名字中的“混元”更是代表了其卓越的道教文化,也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马尾混元巾已经在三清观得到保护与传承,并于2022年列入了成都市青白江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
成都道教非遗专栏第①期|马尾混元巾.成都道教协会.2024-04-09
走进城厢非遗|马尾混元巾、明教寺的传说、双麻酥……你知道几个?.青白江区城厢镇.2025-01-20
道教服饰.道教服饰.2025-01-20
道巾.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1-20
[记忆四川]传与承——萧婆婆与纱帽的故事.[记忆四川]传与承——萧婆婆与纱帽的故事.2025-01-20
纱帽街上张纱帽.网易.2017-06-28
道教服饰.道教协会.2025-01-20
中道协《关于全真派道士传戒的规定》2020年11月修订.山东省道教协会.2025-01-20
中国道教协会.道教协会.202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