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缘火麻树
全缘火麻树(学名:Dendrocnide sinuata (Bl.) Chew)是荨麻科火麻树属的植物,别称有全缘火麻树、圆齿艾麻、老虎脷、全缘叶树火麻、毒树等。它是一种有毒植物,又称为“刺木”“刺树”“发热荨麻”或“大象荨麻”。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7米,分布于亚洲的亚热带湿润常绿林中。生长于海拔300-800米疏林中,但在某些地区可见于海拔高达1,200米的地方。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7米;小枝开展,肥大,上部稍肉质,灰绿色,疏生刺毛。叶革质或坚纸质,形状多变: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长圆状或倒卵状披针形,稀菱形,长10-45厘米,宽5-20厘米,先端锐尖至长渐尖,基部楔形、圆形、截形或深心形,边缘全缘、波状、波状圆齿或不整齐的浅牙齿,两面近无毛或在下面脉上疏生刺毛,钟乳石体细点状,尤在上面较明显,具羽状脉,侧脉8-15对,最下部1-2对近直出,伸达边缘,其上的各对弧曲,在近边缘彼此网结,叶脉在下面明显隆起;叶柄长2-10厘米,疏生柔毛和刺毛;托叶近革质,卵状披针形,长1.5-2.5厘米,褐色,外面被微毛。花序雌雄异株,圆锥状,分枝较短,序轴与分枝上被刺毛,尤在小团伞花序上的较密;雄花序长5-10厘米;雌花序长10-20厘米,小团伞花序无膨大的肉质花序托。雄花近无梗,在芽时长1.2毫米;花被片4,外面疏生微毛和小刺毛;雄蕊4;退化雌蕊倒卵形,长约0.5毫米。雌花具梗;花被片4,合生至中部,不等大,侧生2枚三角状卵形,长近1毫米,背腹生2枚狭卵形,稍短,外面布细点状钟乳石体和疏生小刺毛;柱头丝形,直立,长2-3毫米。瘦果具长梗,鲜时淡绿色,干时变紫黑色,梨形,压扁,长5-6毫米,顶端稍偏斜,骤缩成短喙状,宿存柱头弯曲,两面有疣状突起。花期秋季至次年春季,果期秋、冬季。
生长环境
全缘火麻树生长在海拔300米至850米之间的湿润常绿林中,但在海拔高达1,200米的地方也能找到。它是印度梅加拉亚邦卡西山和嘎罗山下热带常绿林中的主要灌木物种。
分布范围
分布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云南省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广东省南部、海南省、印度、锡金王国、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此外,它还分布在印度南部的西高止山脉、印度东北部、不丹、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广东、广西、海南、西藏和云南等地区。
用途
全缘火麻树的树皮可提取出坚固的纤维,用于制作粗布。据报道,花朵在印度阿萨姆邦的北拉克希姆普尔用于烹。种子可嚼碎以清新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