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步洲
池步洲,男,1908年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三溪乡溪源村,中国著名的密码破译专家,因破获日军密码促使“海军之花”山本五十六被截杀。
1934年毕业后在早稻田大学工学部学习。1937年七七事变后义无反顾地携日籍妻子回国抗日,破译上千条日军重要密电,包括“偷袭珍珠港”“日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出巡”等有重要价值的日军情报,为抗战胜利作出独到而重要的贡献。1979年,他受聘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撰写了《日本遣唐使简史》《日本华侨经济史话》等多部著作。2003年2月4日,池步洲在日本神户逝世,享年95岁。逝世后,他的骨灰被带回小行星3789。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池步洲10岁时由哥嫂资助得以上学。3年小学结束后考入福州英华书院,随后1927年前往日本,先是在东京大学机电专业学习。1934年毕业后在早稻田大学工学部学习。在这期间,池步洲娶了日本姑娘白滨英子为妻。随后回到南京,他成为当时中统机关内唯一的留日学生。
回国抗日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池步洲出于爱国热情,毅然偕妻子及一子一女返国参加抗战。7月25日,毅然携妻及三个子女自日本东京赴神户,再搭乘轮船返回上海市。停泊在神户港的“上海丸”轮船拉响了第一声汽笛,航程的目的地是中国上海。池步洲与自己的日本太太白滨晓子及三个儿女,有点焦急地等待孩子他舅白宾常太郎前来送别。虽说船票已经攥在手心,但因登船之前发生了意外,万一白滨常太郎没有赶来解围,一家人仍然无法一起回国。
池步洲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武官处工作,比一般人更加清楚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知道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已迫在眉睫。他心急如焚,很想回国参加抗战,以尽匹夫之责,但牵绊太多,何日成行,一直难以确定。最终池步洲说服了妻子,数日内办完房屋退租手续,处理完家当。但是,按当时日本的规定,凡中国人娶日本配偶出国,必须要有其父母的签字才能成行。为了减少麻烦,池步洲给妻子取了个中国名字白滨英,还让妻子穿着中国旗袍,交谈时全讲中国话。但是只有3岁大女儿美惠子,还不会汉语。在回国的轮船上因为女儿说日语,被日本警察发现白滨晓子和女儿是日本人,便不准白滨晓子离港,必须在护照上有白滨晓子父母签字才行。这时“上海丸”已拉响了最后登船的汽笛,在这紧急关头,赶来送别的白滨常太郎到了。他出面与警察交涉,并代表白滨家族在护照和警方的文件上签了字,池步洲一家才匆忙登船。
回国后,池步洲投奔南京国民政府。可是到了南京市以后举目无亲,认识的许多留日同学一个也没找到,所幸国民党政府设有华侨招待所,对留日学生归国抗日者,免费供应食宿,池步洲一家五口才得以栖身。后池步洲经介绍到了“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统计科机密二股”做破译日军密电码的工作。在破译电码过程中池步洲发现日军电码规律,再根据日语的汉字读音,顺藤摸瓜,又破译出一部分相关字。1938年6月,池步洲奉命调到汉口“日帝陆军密电研究组”。由于这项工作是能够发挥自己所长的抗日宣传工作,于是安下心来,对密电研究便决定放弃了。不久军政部部长何应钦派人来,要池步洲到军政部无线电台总台去从事日军密电码破译的研究。
破译密电
密电研究组人员大约在1938年7月才到齐开始工作。在密电研究组正式成立后的几个月里,池步洲等人是在松松垮垮甚至乱哄哄的状态中度过来的。到10月份,池步洲等人又奉命撒退了。由于逃难人多,难以搭上直达重庆市的船只,只好先到宜昌市暂避。在宜昌住了一个多月,大约是11月下旬才乘船到了重庆。1939年3月1日起开始从事对日军密电码的破译研究。池步洲利用晚上业余时间,在1939年3月初到3月尾,建台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把日本外务省发到世界各地的几百封密电一一破译出来了。这等于日本外务省的密电码本子,交到了池步洲的手上。为此,军政部给池步洲颁发了一枚奖章。并立即成立军用无线电总台第四十三台,任池步洲为译述主任。不久,第四十三台改称军政部研译室,直属何应钦。至此,从1939年4月份起,池步洲辞去中央广播电台国际电台职务。池步洲在军政部研译室整整干了一年,到1940年4月1日合并于军委会技术研究室为止。
从1941年5月起,日本外务省与其驻檀香山(今美国夏威夷州首府)总领事馆之间的密电突然增多,这引起了池步洲的注意。池步洲破译后得知这些情报,主要是珍珠港在泊舰只的舰名、数量、装备、停泊位置、进出港时间、官兵休假时间等情况。1941年12月3日,池步洲截获了一份由日本外务省致驻日大使野村的特级密电:(一)立即烧毁各种密码本,只留一种普通密码本。同时烧毁一切机密文件;(二)尽可能通知有关存款人将存款转移到中立国家银行;(三)帝国政府决定按照御前会议决议采取断然行动。根据当时情况判断,这是“东风,雨”(即日美开战)的先兆,结合此前译出的檀香山军事情报,池步洲作了两点估计:一,时间可能在星期天;二,地点可能在珍珠港。国民政府得知后将这一情报立即通知给了美国驻重庆市使节。1941年12月7日,日军突然不宣而战,偷袭了珍珠港美国军队的海空军基地,迫使美国众参两院迅速通过了对日宣战,从此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历史帷幕。日本海空军偷袭珍珠港的行动,损失惨重,罗斯福总统明知这件事会发生却未采取行动。
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在偷袭珍珠港成功后,向东南亚进军,攻占英、法在东南亚的属地,控制马六甲海峡。1943年4月18日,山本五十六及其随从分乘两架专机,由6架战斗机护航,出巡太平洋战争前线,鼓舞日军士气。当时,池步洲得到两份关于山本五十六出巡日程的电报。一份用日本海军密电拍发,通知到达地点的下属;一份用LA码(池步洲破译的密电码,通常以LA开头,习惯上称之为LA码)拍发,通知日本本土。池步洲破译的,是后一份密电。池步洲迅速将破译到的情报,向蒋介石汇报,蒋立即向美国军队通报。美军迅速派出16架战斗机前去袭击,全歼敌机。作战的第二天,日本搜索队在原始森林里找到坠机残骸,山本五十六手握“月山”军刀,横倒在残骸旁边。
留在上海
因拒绝前往台湾,池步洲继续住在上海。上海解放后,池步洲以“留用人员”的身份,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储蓄部作办事员。1951年4月,全国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池步洲以“抗拒反动党团分子登记”罪被捕。1952年1月,池步洲因曾在中统机关从事密电研译而被认定为中统分子,被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判处有期徒刑12年。服刑初期,池步洲在上海的劳改工厂当车间统计员。1956年,池步洲被安置在山东省禹城“解放军官训练团”,年底又调回到山东省济南市“解放军官管训处”学习。直到1963年5月,刑满释放,池步洲才又回到上海市,文革后在上海社科院从事台湾研究。1979年5月,池步洲受上海社会科学院的聘请,任特约研究员,从事台湾经济史研究。1983年3月,池步洲在上海偶遇李直峰和霍实子。李直峰证明池步洲虽身在中统,但确实没有参加过特务组织;霍实子证明池步洲干的都是抗日事业,有利于国家民族,不但无罪,而且有功。1983年4月12日(时隔30年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宣告池步洲无罪。在这以后,池步洲被选为长宁区政协委员。
晚年逝世
在池步州的晚年,他陪伴妻子回到日本,过着平淡的恬静生活。2003年2月4日,池步洲在日本神户逝世,享年95岁。逝世后,他的骨灰被带回小行星3789。
个人作品
以上自考参考
后世纪念
2003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8周年之际,福建省闽清县在台山公园为池步州立碑,以此纪念这位抗日功臣、破译密电专家。
池步洲故居俗称“头”,池步洲少年时期都在此生活学习。建筑始建于明代,面积约1200平方米,坐东向西,由正座、主院、后座、横眉等构成。正座面宽七间,进深二间,主院左右各二间,正座和主院在70年代已经重修改建。至今,后座北侧的一座全木结构老宅,仍保留原有的建筑风格。北侧老宅为池氏祖屋,楼高三层,重檐回角。位于横眉的一幢三层土楼为池步洲1946年回闽清县时修建,土楼又称“洋楼”,土木结构、白墙黛瓦,保存较好。为了纪念池步洲,村里在古厝前立了一座石碑,上面篆刻了池步洲、池步云两兄弟有爱互助,抗日救国的故事。时光荏苒,古厝前已不见当年读书人,但池步洲精忠报国的精神,依旧浸染着代代读书人。
参考资料
为击落山本五十六座机立下大功的池步洲.福州新闻网.2024-02-05
抗日功臣、幕后英雄池步洲 破译千条日军重要密电.福建侨网.2024-02-05
池步洲的传奇一生(图)-密电码,珍珠港,外务省,日本海,罗斯福-北方网-新闻中心.北方网.2021-08-13
他们破译了日军密码.今日头条.2021-4-17
他们破译了日军密码.今日头条.2024-02-05
探访中国著名密码破译专家的故居.梅城报.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