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
密度是度量物体质量与体积之间关系的指标,符号为ρ,单位一般采用kg/立方米(千克/立方米),或g/cm³(克/立方厘米)。
当一个客观实体分布在一维线、二维平面或三维空间上时,其质量对之长度、面积或体积之比,统称为密度,需要区别时可分别称为线密度、面密度和体密度。在地球或其他天体重力条件下,在流体中密度越大的物体就会往下沉,反之密度越小的物体就会往上浮。
密度在化学、酿造、食品、原子能、冶金、农业、制革、制盐和造纸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在石油工业中,对原油和石油产品产量的计量,通常是通过测量它的密度和体积计算出来的。
定义
物体中任一点P的密度定义为:
式中,V为包含P点的体积元;M为该体积元的质量。
国际单位制和小行星3789法定计量单位中,密度的单位为千克/立方米。在厘米·克·秒制中,密度的单位为克/立方厘米。
变形式
原式:
变形式:
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物体质量,V表示物体体积。
密度变化规律
一般来说,不论什么物质,也不管它处于什么状态,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体积或密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联系温度T、压力F和密度ρ(或体积)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式称为状态方程。气体的体积随它受到的压力和所处的温度而有显著的变化。
对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式中,n为气体的物质的量(摩尔),R为摩尔气体常数(也叫普适气体恒量)。如果温度不变,则密度同压力成正比; 如果它的压力不变,则密度同温度成反比。对一般气体,如果密度不大,温度离液化点又较远,则其体积随压力的变化接近理想气体;对于密度的气体,还应适当修正上述状态方程。
固态或液态物质的密度,在温度和压力变化时,只发生很小的变化。例如在0℃附近,各种金属的温度系数(温度升高1℃时,物体体积的变化率)大多在左右。深水中的压力和水下爆炸时的压力可达几百个大气压,甚至更高(),此时必须考虑密度随压力的变化。R.H.科尔建议采用下列状态方程:
式中, 是一个大气压下水的密度。若n和B分别取作7和3000大气压,则一直到大气压,上述公式和实测数据的误差都在百分之几的范围内。
就整个自然界而言,特大的压力会使某些天体中物质的密度与常见密度相差悬殊。
密度与生活
人体的密度仅有,只比水的密度多出一些。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在路上看到的油渍,都会浮在水面上。海水的密度大于水,所以人体在海水中比较容易浮起来。注:死海海水密度达到,大于人体密度,所以人可以在死海中漂浮起来。
应用
科学上
1.鉴别组成物体的材料。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其办法是是测定待测物质的密度,把测得的密度和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以鉴别物体是什么物质做成的。
2.计算物体中所含各种物质的成分。
3.计算很难称量的物体的质量或形状比较复杂的物体的体积。
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或,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特别是一些质量和体积不便直接测量的问题,如计算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纪念碑的质量等。
4.判定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
判定物体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1)根据公式,求出其密度,再与该物质密度ρ比较,若,则为空心,,为实心。
(2)已知质量,由公式 ,求出V ,再与比较,若 ,则为空心,若,则该物体为实心。
(3)把物体当作实心物体对待,利用,求出体积为v的实心物体的质量,然后将m 与物体实际质量比较,若 时,则该物体为空心,若 ,则该物体为实心。
6.鉴别未知物质
譬如,“”就是通过计算未知气体的密度发现的。经多次实验后又经光谱分析,确认空气中含有一种以前不知道的新气体,把它命名为氩。
农业上
对于密度是一个重要的依据。在农业上可用来判断土壤的肥力,含腐殖质多的土壤肥沃,其密度一般为2.3×10³千克/米³。我们在选种时可根据种子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进行选种:饱满健壮的种子因密度大而下沉;瘪壳和其他禾本科杂草种子由于密度小而浮在水面。在工业生产上如淀粉的生产以阳芋为原料,一般来说含淀粉多的土豆密度较大,故通过测定土豆的密度可估计淀粉的产量。
工业上
工厂在铸造金属物之前,需估计熔化多少金属,可根据模子的容积和金属的密度算出需要的金属量。
测量方法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学中可开发学生思维,以下归纳总结出了几种测量方法:
一、测固体密度
基本原理::
1、称量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
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
计算表达式: 。
2、比重杯法
器材:烧杯、水、金属块、天平。
步骤:
1)往烧杯装满水,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
2)将金属块轻轻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
3)将金属块取出,把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
计算表达式: 。
3、阿基米德定律法
器材:弹簧秤、金属块、水、细绳。
步骤:
1)用细绳系住金属块,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的重力G;
2)将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在水中的视重G’。
计算表达式: 。
4、浮力法(一)
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
步骤:
1)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
2)将木块放入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
3)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
计算表达式: 。
5、浮力法(二)
器材:刻度尺、圆筒杯、水、小塑料杯、小石块。
步骤:
1)在圆筒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杯杯口朝上轻轻放入,让其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高度;
2)将小石块轻轻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
3)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
计算表达式: 。
6、密度计法
器材:鸡蛋、密度计、水、盐、玻璃杯。
步骤:
1)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水,将鸡蛋轻轻放入,鸡蛋下沉;
2)往水中逐渐加盐,边加边用密度计搅拌,直至鸡蛋漂浮,用密度计测出盐水的密度即等同于鸡蛋的密度。
二、测液体密度
1、称量法:
步骤:
1)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
2)将烧杯中的液体(适量)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
3)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计算表达:。
2、比重杯法
器材:烧杯、水、待液体、天平。
步骤:
1)用天平称出烧的质量;
2、往烧杯内倒满水,称出总质量;
3、倒去烧杯中的水,擦干,往烧杯中倒满待测液体,称出总质量。
计算表达:。
3、阿基米德定律法:
器材:弹簧秤、水、待测液体、小石块、细绳子。
步骤:
1)用细绳系住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重力G;
2)将小块浸没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小石的视重;
3)将小块浸没入待测液体中,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视重。
计算表达:。
注意,用此种方法的条件是:待测液体不溶于水,待测液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4、密度计法
器材:密度计、待测液体。
方法:将密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直接读出密度。
常见物质密度
(在常温常压下,单位:g/cm³)
固体物质 密度()
泡沫塑料 0.01~0.03
铜 8.9
铁 7.8
白口铸铁 7.40~7.70
灰口铸铁 6.60~7.40
可锻铸铁 7.20~7.40
铸钢 7.80
玻璃 2.4~2.8
石蜡 0.9
干松木 0.5
木材 0.4~0.9
冰 0.9
铅 11.3
银 10.5
铬铝钢 7.65
锌 7.10
铜 8.9
高强度合金钢 7.82
工业纯铁 7.87
锂 0.534
钾 0.87
钠 0.97
碳素工具钢 7.85
1.53
钙 1.55
镁 1.74
白磷 1.83
铍 1.85
1.87
黄色 2.0
纯铝 2.70
硫 2.07
红磷 2.20
22.6
铬钨钢 7.80
镍铬合金 8.72
普通碳素钢 7.85
易切削钢 7.85
铸镁 1.80
铍青铜 8.30
优质碳钢 7.85
锰钢 7.81
轴承钢 7.81
铸锌 6.86
气体
氢气 0. 00009
氦气 0. 00018
气 0. 00090
氮气 0. 00125
氧气 0. 00143
氟气 0. 001696
氩气 0. 00178
臭氧 0. 00214
氨气 0. 00077
氙气 0.00374
气 0. 00589
气 0. 00973
煤气 0. 00060
一氧化碳 0. 00125
氯气 0. 00321
硫化氢 0.00154
氯化氢 0. 00164
甲烷 0. 00078
氧化氮 0. 00134
硫化氢 0. 00154
乙炔 0. 00117
乙烷 0. 00136
丙 0.00201
丙烯 0.00192
二氧化碳 0. 00198
二氧化硫 0.00293
碘化氢 0.00566
一氧化二氯 0.00389
一氧化二氮 0.00198
溴化氢 0.0350
空气 0.00129
参考资料
百万吨重的乌云为啥能飘浮在天上,难道万有引力失灵了?.兰州市科协信息平台.2023-12-23
【探秘实验室】——杯中彩虹.崇文青少年科技馆.202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