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浅沼稻次郎

浅沼稻次郎

浅沼稻次郎(英文:Asanuma Inejiro,日文:浅沼稲次郎,平假名:あさぬま いねじろう,1898年12月27日-1960年10月12日),出生于日本东京府三宅岛,日本知名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前日本社会党领导人,中日友好运动的先驱。

浅沼稻次郎早年在三宅岛成长,受到流放者文化的影响。他的父亲教授他汉学,中学时期在东京府立三中就读,对相扑和演讲产生兴趣。尽管父亲希望他成为医生,浅沼稻次郎却立志从政。1916年,他进入早稻田大学,积极参与社会主义运动和工农运动,成为“民人同盟会”和“建设者同盟”的活跃分子。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浅沼稻次郎参与了对受难工人的声援活动,并因违反治安维持法被拘留。出狱后,他继续参与政治活动,包括农民运动。1925年,他参与组织了日本首个单一无产政党——劳动农民党,并在之后的政党变动中,成为日本劳农党的重要成员。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后,浅沼稻次郎的政治立场一度右转,支持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的立场发生变化,开始反省日本的侵略战争。1945年,他参与筹建新党——日本社会党,并成为党内的重要人物。从政期间,浅沼稻次郎以其擅长演说、调和不同意见的形象而被人称为机车、演说百姓、演说书记长及“好了居士”。1960年10月12日,浅沼稻次郎在东京日比谷公会堂发表演说时,被右翼暴徒山口二矢刺杀,终年62岁。

浅沼稻次郎曾支持日本的侵略政策,但战后他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并跟同所在政党转为左翼。对于日本国内政治,浅沼稻次郎提倡计划经济,主张增强国内购买力和提高劳动者收入,支持社会保障和减税,反对过度征税。他批评吉田内阁的政策,认为其忽略了日本作为独立国家的主体性,未能满足民族期待。浅沼稻次郎也是反对日美安保条约的重要人物,他的主张和论断鼓舞了日本人民为取消“日美安全条约”而进行的斗争。在外交上,浅沼稻次郎提出“美帝国主义是日、中两国人民的共同敌人”的论断,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要“和平共处”,以谈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浅沼稻次郎明确表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主张日本和中国恢复邦交正常化,并支持中国在联合国的权利。浅沼稻次郎遇刺身亡后,同为社会党成员的浅沼享子继承了丈夫浅沼稻次郎的遗志,积极参与日中友好活动,还在1964年9月参加了中国建国15周年纪念仪式。周恩来总理评价浅沼稻次郎是日本卓越的爱国者,也是中国人民尊敬的朋友。《人民日报》评价他对保卫远东和世界和平,发展亚非各国人民团结的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人物生平

年少时期

浅沼稻次郎出生于1898年12月27日,东京的三宅岛。三宅岛与大岛、八丈岛等一起因流放罪犯而闻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天武天皇三年(676年),当时有记录称三位麻積王的子嗣被流放到伊豆七岛,养老三年(719年)时多治见三宅麿被流放到此岛,并由此得名。岛上有许多著名流放者的遗迹。浅沼稻次郎在三宅岛与母亲一起生活到十三岁。岛上的流放者文化对浅沼稻次郎产生了一定影响,他的父亲就是从流放者那里学习汉学,并教授浅沼稻次郎《日本外史》《十八史略》等书籍。

小学五、六年级时,浅沼稻次郎被朋友挑衅,他为此跨越了一个高数十丈、长十丈的渡槽,并且在过程中投掷小石子到谷中,这一行为后来被母亲严厉斥责。在小学六年级结束时,13岁的浅沼稻次郎离开了三宅岛,随父亲到东京府上中学,住在东京府东北郊的葛饰郡砂村。

校园生活

浅沼稻次郎的中学就读于东京府立三中(现东京都立两国高中)。这所学校位于本所江东桥,以庶民精神和进步气氛著称,受名校长八田三喜先生的影响很大。在府立三中就读期间,浅沼稻次郎学业成绩一般,但对相扑和演讲有浓厚兴趣。他参与了学校的学艺会和雄辩大会等活动。尽管他在雄辩大会上的表现并不成功,但这次经历加深了他对演说和政治活动的兴趣。

在高中时期,浅沼稻次郎受到了许多进步学者和作家的影响,包括北泽新次郎、河合荣治郎等教授,以及芥川龙之介、久保田万太郎等作家。虽然父亲一直期望他将来能成为医生,但浅沼稻次郎却一直有志于政治。

1916年,浅沼稻次郎中学毕业时,受社会风潮影响,曾报考陆军士官学校和海军学校,均未被录取。尽管遭受着父亲的反对,但浅沼稻次郎仍然坚持自己政治家的志向。最终,他于同年通过编入考试进入早稻田大学,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

1917年,日本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社会主义运动在国内开始发展,浅沼稻次郎也投身其中。大学期间,浅沼稻次郎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运动,参与工农运动以及“民人同盟会”的创建,并在其中活跃。当时在早稻田大学任教的经济学家北泽新次郎是浅沼稻次郎的老校友,当“民人同盟会”分裂为急进派和合理派后,浅沼稻次郎与北泽新次郎教授、大山郁夫等人一起,在校内组织了社会主义研究团体“建设者同盟”,并创办了刊物《建设者》,热衷于贴传单、卖刊物等活动。1920年,“建设者同盟”加入了大杉荣、山川均等人组织的“日本社会主义同盟”,开始参与社会活动。在政治运动之外,浅沼稻次郎也积极参加校内的课外活动,包括雄辩部、相扑部和划艇部,并为了经济自立与中学时代的同学合办了“馆沼商会”生产自来水笔。

1923年,日本军部勾结右翼分子,企图在早稻田大学内设“军事研究团”。5月10日,陆军次官白川等高级军官亲临学校,举行“军事研究团”成立大会,反对学生试图阻止这一活动的进行,并在仪式上与支持者发生了冲突,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暴力冲突,被称为“流血的金曜日”。浅沼稻次郎当天因事外出,没有在场。5月12日学生举行集会,浅沼稻次郎在会上宣读决议书,反对军国主义,反对把早稻田大学变成军阀的宣传工具。浅沼稻次郎等人为此被右翼分子抓捕,遭受毒打。通过这一事件,浅沼稻次郎感到应该反对军部、军警和右翼分子,并与右翼学生断绝交往。

工农运动

1923年关东大地震发生时,浅沼稻次郎正在群马县大间々町进行社会问题演讲。震后,浅沼稻次郎回到东京,在7月与高梨二夫一起到秋田县声援阿仁矿山工人的反解雇斗争。当时,阿仁矿山的矿工长屋(矿工居住区)收到了来自矿山劳动组合本部的首切り(断头信,一种极端抗议行为)通知。到达阿仁矿山后,他们在矿工长屋中制定策略时,遭遇了公司雇佣的暴力团的袭击。暴力团攻击了矿工长屋,投掷石块并使用竹枪攻击。在警察的建议下,他们被迫逃到山中避难。

8月,浅沼稻次郎与高梨二夫试图在新潟县农村再度进行进行宣传活动,结果被警察拘留在阿仁合警察署。矿工们为了保护他们,包围了警察署,并连续三天三夜用蜡烛和鹤嘴锄守护他们。但二人最终被再次拘留,并被驱逐出县境。

1924年4月,浅沼稻次郎再次到新潟县,声援足尾铜矿工人的斗争。在示威中,浅沼稻次郎与警察发生了冲突,并因违反治安维持法和妨碍公务执行而被拘留,在栃木的女子监狱的未决囚室中等待审判。浅沼稻次郎的审判由片山哲、麻生久、三轮寿壮等人辩护。在审判的最后,他发表了自己的辩护意见,指出警察才是妨碍示威的一方,而他们这些没有抵抗的人却被判有罪,对此表示无法理解,并要求无罪释放。最终,浅沼稻次郎被判处五个月的徒刑,关押在户山原骑兵连队的营仓中,随后被转移到市谷监狱。在监狱中,浅沼稻次郎遭受了非人待遇,包括被殴打和戴上手铐,甚至被要求自己磨亮自己手上的手铐,以作为侮辱。最终,浅沼稻次郎被释放,但被告知必须回到乡下并保持低调,否则将面临再次被捕的风险。

出狱后,浅沼稻次郎被迫回到了他的故乡三宅岛。岛上的居民对他这位“特殊人物”持有冷淡的态度。他无法忍受在孤岛上的孤独生活,几个月后再次回到了东京。浅沼稻次郎在次年的征兵检查中再次回到三宅岛,这次甚至有一名宪兵从东京跟随监视他。他的父亲当时是村长,也是征兵检查的执行责任者,这使得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尽管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浅沼稻次郎没有放弃他的政治活动。他继续参与社会运动,包括农民运动,并在不同地区活跃。由于整天忙于工会运动,浅沼稻次郎被人称为“人间火车头”。

初涉政坛

1925年,普选制度的确立为劳动运动向政治运动的转变提供了契机,浅沼稻次郎所属的日本农民组合(日农)提倡成立单一无产政党。尽管在准备过程中遇到了分裂,但最终以日农为中心的中立劳动组合和农民组合集结起来,在同年12月1日于东京神田的基督教青年会馆举行了农民劳动党的结党式。在这次结党式上,浅沼稻次郎被选为书记长(委员长暂缺)。然而农民劳动党在结党式结束后仅三个小时就被警视厅以治安警察法为依据禁止并解散,浅沼稻次郎和他的同志们半年以来的辛苦努力因一张禁令而化为泡影。面对这种横暴的弹压,浅沼稻次郎虽然愤慨,但依旧作为作为责任人签署了命令受领书。

1926年3月,浅沼稻次郎重新组织了劳动农民党,这是日本首个单一无产政党。但这个党也很快分裂成左翼残留派、中间的日本劳农党、右翼的社会民众党和极右的日本农民党。劳动农民党解体后,浅沼稻次郎加入了日本劳农党,并随着日劳系主流参与了多个政党,包括日本大众党、全国劳农大众党、社会大众党,直到战争期间政党被迫解散。12月,三轮寿壮、麻生久等人组织日本劳农党(日劳),浅沼稻次郎任组织部长。同一时期,大山郁夫、松本治一郎等人组织劳动农民党(劳农);安部矶雄、片山哲等人组织社会民众党(社民)。日本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形成了劳农、日劳、社民左中右三大派系。浅沼稻次郎属于中间派的日劳系。担任劳农党组织部长期间,浅沼稻次郎开始以“演说百姓”的异名在全国各地进行演讲,积极参与群众运动,被称为“示威的沼先生”(デモの沼さん)。先后组织“全日本农民组合”“全国农民组合”,在东京市内组织木材厂工人工会、临时工工会,并担任这些工会的主席。

1928年12月,劳农党与无产大众党、日本农民党联合组成日本大众党。1929年东京市议会选举和1930年众议院选举时,大众党推荐浅沼稻次郎参加竞选,但未能当选。1930年7月,日本大众党扩大为全国大众党,次年7月发展成全国势农民党,实现了左、中两派的统一。

短暂向右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日本国内左派力量遭到残酷的镇压。社会大众党开始向右转,公开支持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浅沼稻次郎对社会大众党书记长麻生久十分崇拜,很欣赏他的所谓“军队与无产阶级相结合打倒资本主义”的论调,并为其在党内取得谅解而奔走。同年11月,社会大众党大会通过决议“积极支持”侵略战争

1938年,日本国会通过国家总动员法等法案时,浅沼稻次郎代表社会大众党发言表示赞成,并担任总动员审议会委员。

1940年,在近卫文麿策划下,社会大众党和政友会、民政党先后解散,成立“大政翼赞会”,使之为其侵略政策效劳。此后,浅沼稻次郎曾任“圣战贯彻议员联盟”常任理事、“翼赞议员同盟”理事、“大政翼赞会”东京支部常务委员等职务。这一时期,浅沼稻次郎经历了多次选举。1943年,浅沼稻次郎当选东京都议会议员,并担任副议长,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当选书记长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浅沼稻次郎受河上丈太郎委托,利用他多年搞组织工作的条件,召集散居在日本各地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党员,筹建新党。同年11月,在东京举行建党大会,宣布成立日本社会党。浅沼稻次郎主持了大会,当选中央执行委员,兼任组织部长。在社会党的任职令浅沼稻次郎内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和人脉,他的政治活动和演讲能力使他成为党内的重要人物。社会党成立后不久,浅沼稻次郎被选为书记长,并从此开始了长达二十三年的书记长生涯。作为书记长,浅沼稻次郎负责党内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同时也是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主任。他不仅要处理党务,还要参与国会的对策工作,工作非常繁忙。

浅沼稻次郎被称为“好了居士”(マア・マア居士),这是因为他在党内会议中经常使用“好了、好了”(マア・マア)来平息争论和调和不同意见。他尽量避免在党内进行投票表决,以维护党的团结。

在片山哲成为首相时,浅沼稻次郎作为书记长,支持了片山内阁。当片山内阁遭遇不信任案时,他努力在党内进行协调,以确保不信任案的否决。

浅沼稻次郎作为书记长,经历了社会党的多次分裂和统一。在这些过程中,他努力维持党的稳定,并试图将不同派别的党员重新团结起来。

在担任书记长期间,浅沼稻次郎也参与了多次选举。在一次选举中,社会党遭遇了重大失败,他因此被问责,并在随后的党大会上与铃木委员长竞争书记长职位,但最终败北,被降为组织局长。此外,浅沼稻次郎也参与了国会的事务。在一次国会首班选举中,他意外地获得了大量票数,甚至被提名为首相候选人,尽管最终没有成为首相。

在这一时期,家庭生活往往被浅沼稻次郎放在次要位置。在一次党大会期间,他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但为了不影响大会的进行,他选择暂时保密。

浅沼稻次郎对自己的书记长角色进行了自我批评。他认为自己不擅长处理党会计事务,也不善于在党的高层中进行社交。他更倾向于行动,认为行动是他在党内发挥作用的唯一方式。尽管浅沼稻次郎不是理论家,但他坚信通过行动来推动社会变革。自学校毕业后,浅沼稻次郎一直作为议员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从未担任过其他工作。

入局众议院

1946年4月,浅沼稻次郎成功当选为众议院议员。这一时期,日本正处于战后重建的关键阶段,政治氛围活跃,各种政治力量都在寻求表达和实现自己的理念。

1947年,片山哲臣成为日本首相,组建了新的内阁。片山内阁期间,社会党书记长西尾末广被任命为内阁官房长官,浅沼稻次郎被选为社会党的代理书记长,再次代表社会党处理党的日常事务和决策。同时,浅沼稻次郎还在众议院中担任了议院运营(总务)委员会委员长的职务。作为委员会的负责人,他主持了国会议事章程的制定工作。

1948年2月,片山内阁倒台,社会党内矛盾加剧,在同年4月举行的党代表大会上,党内左派占居优势,铃未茂三郎当选书记长,浅沼稻次郎任组织局长。浅沼稻次郎的政治立场随之由右转左。

1949年,因美国急于同日本签订和约,日本掀起了“全面和”还是“单独媾和”的争论。而浅沼稻次郎所在的社会党提出“全面媾和、中立、反对提供军事基地”三项原则。次年初,浅沼稻次郎前往美国考察议会制度,并向美国政府解释三项原则。

1951年,社会党举行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决定在三项原则中添加“反对重整武装”一项,通过了“和平四原则”,浅沼稻次郎当选为书记长。同年9月,日本吉田内阁和美国在旧金山缔结“和约”的同时,签订“安全保障条约”,此举遭到了日本民众的反对。浅沼稻次郎认为可以缔结“和约”,但反对“安保条约”,对此持“中间派”立场。社会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浅沼稻次郎等中间派的主张,并决定提交第八次临时代表大会作出决议。因党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左派占优势,浅沼稻次郎认为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决定可能被否决,便阻挠了大会的召开,最终导致社会党左右两派的分裂。次年1月,浅沼稻次郎当选为右派社会党书记长。

1954年4月两派发表了关于合作的联合声明。1955年1月开始统一两个社会党的谈判。同年10月13日,日本社会党第12次代表大会上重新团结起来。 誓言在大会上大声宣读,由时任左翼社会党总务部部长的宗原达撰写,代表右翼的浅沼稻次郎担任“我的演讲争议记录”的秘书长。

两度访华

1957年4月12日,浅沼稻次郎率社会党代表团访问中国,并在机场发表谈话,对于他们未能阻止日本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示深刻的反省。在这次访问中,浅沼稻次郎介绍日本社会党最近修改了对华政策,决定不承认“两个中国”并开展争取恢复日中邦交的国民运动,周恩来总理对此表示欢迎,认为日本社会党亲善使节团访华是一件大事,社会党的主张和中国人民的主张是一致的。同时,毛泽东主席在会见浅沼稻次郎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到当日本完全独立,中日之间可以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并且中苏友好条约中的军事同盟条款也可以解除。浅沼稻次郎同中国领导人会谈之后认识到,“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才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在同中国有关方面签署的共同声明表示,决不承认“两个中国”,愿为促进日、中经济交流,取消亚洲的军事集团而努力。

1959年1月,在中日关系严峻时期,浅沼稻次郎再次应邀率团访华。3月12日,浅沼稻次郎在北京发表了题为《恢复日、中邦交与日本社会党》的演讲,提出“美帝国主义是日、中两国人民的共同敌人”的著名论断,并在同中国外交学会张奚若会长发表的共同声明中重申了这个论断。回国后,美国驻日本大使当面要求浅沼稻次郎收回此前的言论,浅沼稻次郎表示,“美国的政策是帝国主义性质的”“美国向日本提出种种要求,违反了日本的意愿”。浅沼稻次郎的讲话鼓舞了日本人民为取消“日、美安全条约”而进行的斗争。

安保斗争

同一时期,日本开始发生围绕“新美日安保条约”的斗争,浅沼稻次郎参加了国会周围的示威活动,其活动口号是“年轻人,不要再拿起枪了!”。浅沼稻次郎对改革派阵营提出的口号着迷,包括东条内阁中商工大臣岸信介的复职,以及对首相的反感。他认为这是日本政治“逆转”的象征。

1960年1月19日,岸信介内阁签署了新的安保条约,以取缔1951年的日美安保条约,并借此(美国的力量)加强日本的治理。 在野党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国会的审议工作也持续混乱。3月,时任社会党主席的浅沼稻次郎在众议院内外带头进行斗争,以阻止《安全保障条约》的修改。5月19日众议院投票决定通过引入警察部队将会期延长50天,并在5月20日凌晨的全体会议上批准了新的安全保障条约,对此,社会党决定全体国会议员辞职,并要求岸信介内阁辞职并解散国会。 在批准该条约的同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计划访问日本,并向岸信介送出感谢信,以感谢他赠送了一个刻有有关人士签名的纪念雪茄盒。 6月16日,国会示威后的第二天,政府要求推迟艾森豪威尔对日本的访问,最终访问未果。6月23日,岸信介首相宣布辞职,7月19日,第一届池田内阁成立。

被刺身亡

1960年10月12日下午,浅沼稻次郎到东京日比谷公会堂出席自由民主党、社会党、民社党三党领袖竞选演说会。当浅沼稻次郎在台上发表演说的时,会场内充斥着右翼分子的怪叫和嘘声。突然,一名右翼暴徒——17岁的“大日本爱国党”山口二矢突然窜到讲台,用双手提起刀柄,拼命向正在演讲的浅沼稻次郎刺去。最终浅沼稻次郎腹部背刺中,眼镜飞出很远,当即倒在血泊之中。浅沼稻次郎左侧腹部伤口深度达30厘米以上,动脉被切断,于15时40分被送往日比谷医院时,已处于心肺停止状态,仍处于即逝状态。尽管经过多方抢救,但最终因为伤势过重,浅沼稻次郎抢救无效,与世长辞,终年62岁。

刺客的整个行凶过程被数百万观看直播的电视观众所目睹,山口二矢被当场逮捕。浅沼稻次郎牺牲的当天傍晚,东京5万多名群众集会对其深切悼念,并声讨法西斯主义暴徒的罪行。这一事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直播,相关照片获得了普利策奖和世界新闻摄影大奖。

11月1日和2日山口二矢两次被警视厅公安部审讯,但他一直宣誓背后没人指使,行凶行为为自己自愿。2日晚,山口二矢用床单做成长条,绑在天花板上的铸铁网上自杀。死前,山口二矢用牙膏粉蘸水在墙上写下了十字遗言:“七生报国,天皇陛下万岁!”15日,日本400万工人在800个地方举行大罢工,抗议美日反动派杀害浅沼稻次郎,要求废除新日美“安全条约“,要求池田内阁立即引咎总辞职。20日,中国《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浅沼稻次郎先生的鲜血决不会白流》,对美日反动派谋杀浅沼稻次郎先生的血腥暴行表示极大的愤慨。22日,日本社会党在东京举行浅沼稻次郎党葬。之后,日本各地对浅沼稻次郎的悼念活动持续了一个多月。

施政举措

内政

二战时期,浅沼稻次郎是右翼社会大众党的的中间派成员,支持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浅沼稻次郎的政治立场发生了变化,对于日本侵略战争表示反省。日本社会党的主要领导人因加入“大政翼赞会”等组织而被剥夺了政治权利,但浅沼稻次郎得以幸免。

对于日本战后发展,浅沼稻次郎认为吉田内阁在政策上忽略了日本作为独立国家的主体性,未能满足日本民族的期待,其政策导致国内政治迷茫和彷徨。他批评吉田内阁推行具有反动性质的路线政策,导致法西斯反动政治抬头,同时给予共产党可乘之机。

对于国内政策方面,浅沼稻次郎主张实行计划经济,为日本经济必须自立。同时反对吉田内阁限制工人的罢工权,主张增强国内购买力,提高劳动者收入。主张社会保障和减税,中止军备增强计划,以将现有财政用于实现国民的稳定生活和社会保障;同时对大企业实施特别税金举措,以资助社会保障和减税。主张根据收入情况调整缴费,并由国家承担费用,批评《国民年金法》法案是一种保险制度,而非真正的社会保障。反对过度征税,他认为自然增收实际上是过度征税,国民辛勤工作的收入被额外税金侵吞,应将税收还给国民。

对于内阁,浅沼稻次郎在1953年批评吉田内阁践踏宪法精神、轻视国会、行政独裁,用撤销言论的行为以解决问题,认为政治家不应错过扭转民心的时机,呼吁吉田内阁认清现状并下台,进行政治改革;1960年,浅沼稻次郎批评池田内阁的收入倍增政策,认为该政策导致物价上涨,实际生活水平降低,并未解决社会不安和贫富差距问题。对于及议会政治,浅沼稻次郎认为警察职务法和新安保条约的强行通过,忽视了国民的声音,并批评日本政治受金钱驱动,导致社会风气败坏,强调政治家应遵守宪法,进行清正廉洁的政治活动。浅沼稻次郎带领社会各界,掀起了大规模的抗议岸信介政府与美国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示威活动,最终迫使岸信介下台,但也因此招致了日本右翼分子的仇视及刺杀。

对于国家独立性,浅沼稻次郎主张建立新的安全保障体制,多次反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强调日本应追求完全独立。主张日本政府不要将核武器引入日本,并且为亚洲的核武器裁军和消除外国军事基地而奋斗,日本社会党要为中国、苏联、日本和美国建立整个亚洲的全面和平与安全体系而奋斗。主张建立一个护宪、民主、中立的政权,以解决日本面临的重大问题。

外交

外交方面,浅沼稻次郎“美帝国主义是日、中两国人民的共同敌人”的论断,成为后来广为传播的“浅沼稻次郎精神”,此论断在日本以及全世界也引起 了极大的反响,例如自由民主党干事长立即打电报向他提出“抗议”;右派法西斯分子恫吓威胁要“干掉”他;社会党内极右首领西尾末广脱党而去。

对中国

在对华态度上,20世纪50年代初期曾持“两个中国”的主张;1954年后,浅沼稻次郎明确表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主张日本和中国恢复邦交正常化。提出通过停止敌对行为、不干涉中日关系正常化、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权利等措施来改善和恢复中日关系。支持中国提出的中日邦交正常化政治三原则,即岸信介内阁必须停止敌视中国的言论和行动;停止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保证不再阻挠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对美国

对于美国“日美安保条约”及日本内阁在外交上追随美国的行为,浅沼稻次郎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要“和平共处”,以谈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日美安全条约”。浅沼稻次郎认为日本要实现外交上的独立和中立,必须先在国内解决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矛盾,然后动员全部力量与自然作斗争。他认为美帝国主义是导致台湾与中国大陆分离、冲绳与日本分离的原因。日本必须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建立独立和中立政策的经济基础,与亚洲国家建立经济合作。浅沼稻次郎的主张和论断也鼓舞了日本人民为取消“日、美安全条约”而进行的斗争。

主要作品

人物评价

毛泽东评:浅沼稻次郎和他领导的社会党和欧洲社会党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社会党反对美帝国主义。

周恩来评:浅沼稻次郎是日本卓越的爱国者,也是中国人民尊敬的朋友。

人民日报评:浅沼稻次郎先生不仅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而且对保卫远东和世界和平,发展亚非各国人民团结的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日本社会党人士河上丈太郎评价:他爱大众,大众也爱他。解放战士浅沼稻次郎,至今仍然活在我们心中。直到六十一年的生命被反动的利刃结束,他从未停歇地战斗。如果你仔细聆听,今天仍然可以听到他的呼喊和大众的呐喊。

日本文学家草野心平在作诗评价:1960年10月12日,沼先生倒下了。不是倒下,而是被一把刀突然击倒。但是,你一生行动所追求的正义之梦,绝不允许沼先生死去。让那个梦活下去,让那个梦成长。揭露这一切,为了日本现在和未来,为了即将诞生的新历史。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评:浅沼稻次郎是日本杰出的反帝战士、卓越的政治家、日中友好运动的先驱者。

家庭关系

父母及身世

浅沼稻次郎的父亲是浅沼稻次郎半次郎,在东京府神着村(位于三宅岛)担任名主。浅沼稻次郎并非他父亲嫡妻所生的嫡子,而是父亲与情人之间所生的庶子,因而一直没有被父亲正式承认。小学六年级时,父亲将浅沼稻次郎接到东京府南葛饰郡砂村(现在的东京都江东区)。父亲在那里从事乳业。

1918年,浅沼稻次郎在没有得到父亲同意的情况下,自行参加了编入考试,并成功考入了早稻田大学的预科。由于这一决定,他与父亲和家庭一度处于断绝关系的状态。

妻子

1925年,浅沼稻次郎遇到了在与社会主义运动伙伴们聚会的咖啡店工作的享子,并结婚。婚后,浅沼稻次郎以其爱妻和怕老婆著称。而享子则一致支持着浅沼稻次郎的政治工作,并于1945年加入社会党,担任妇女问题研究会常务理事。

浅沼稻次郎被暗杀后,享子被推举为他的替代候选人。1960年11月,在第29届众议院议员总选举中,她以浅沼稻次郎的对立候选人麻生良方为对手,成功当选为第二名。1963年11月,享子没再参选第30届众议院议员的选举,自此只担任了一任国会议员。之后,享子仍然继承着浅沼稻次郎的遗志,积极参与日中友好活动,还在1964年9月参加了中国建国15周年纪念仪式。

孩子及后代

浅沼稻次郎与享子有两个孩子,但这两个孩子并没有显著的公开活动,关于他们的详细情况并不清楚。此外,关于浅沼稻次郎的孙子孙女或浅沼稻次郎家族是否还存在的信息也是未知的。

除了两个孩子,浅沼稻次郎还有一位名为浅沼稻次郎美智雄的远亲。战后,浅沼美智雄曾作为日本社会党的成员在东京杉并区议会担任了一任议员。后来,浅沼稻次郎美智雄转向右翼,参与了大日本爱国党的活动,并担任了学生纯正同盟的顾问。除此之外,还有一位自称是浅沼稻次郎的堂兄弟的曾孙的人,通过社交媒体确认自身与浅沼稻次郎有血缘关系。

人物轶事

生活俭朴

浅沼稻次郎生活俭朴,自1927年起便一直住在一所小公寓楼房里,每天有很多来投诉、开会的人或来采访的记者,把他那两居室挤得没有插足之地,有时连走廊都坐满了人。

“阿沼”和“火车头”

浅沼稻次郎喜欢演讲,只要有人邀请,他便穿着一身工作服,背着背包应邀前往。很多日本人亲切地称他“阿沼”。在他60岁生日时,一些令人敬而远之的新闻记者也为他举行祝寿会。此外,由于浅沼稻次郎身材魁梧,遇事身先士卒,人们又称他为“火车头”。

热爱运动

浅沼稻次郎拥有175厘米的身高和100公斤的体重,被当时的民众亲切地称为"人间机关车"(人間機関車)。在早稻田大学时期,稻次郎利用他高大的身材在相扑部和划船部中活跃,在大学曾担任相扑部的副队长。他还与日本首位职业拳击世界冠军白井义男有亲戚关系,并在白井的婚礼上担任媒人。

精神问题

与外表的“巨人”形象不符的是,浅沼稻次郎性格非常细腻,并两次因精神疾病而住院。第一次住院是在太平洋战争前夕,当时他解散了社会大众党并加入了大政翼赞会,由于该会成为了军部的工具,这与他所设想的形态不同,使他感到苦恼;第二次住院是在太平洋战争结束后,社会党分裂为左右两派时。这次的症状相当严重,一度被认为无法再次站起来。据说,这次他在病床上不断梦到在拘留所被警察暴力对待的情景。

光脚登长城

浅沼稻次郎作为中日友好工作的推动者,他在中国从事中日友好工作的人群中,还流传着一个美谈。浅沼稻次郎第一次访华时,曾游览延庆八达岭,他特地挑选较为陡峭的西坡,并脱下鞋,光着脚登上了最高处。毛泽东还打趣浅沼稻次郎,说:“长城虽然很高,可你脱掉皮鞋就登上去了。”

后世纪念

墓葬

浅沼稻次郎埋葬于多磨陵园(Tama Cemetery,たまれいえん),墓碑位置为18-1-3-12。多磨陵园位于东京都府中市多磨町4-628号,是首个引入海外墓地形式的宁静公园式墓地,占地128公顷,是都立陵园中规模最大的。陵园内有1600株樱花树,也是一个著名的赏樱地点。据说树龄80年的染井吉野樱,也被列为府中名木百选之一。浅沼稻次郎非常受附近的居民欢迎,据传,在一家聚餐馆里有记者说浅沼稻次郎的坏话被当场赶了出去。

纪念日

浅沼稻次郎被害后,日本社会党规定每年10月12日为“浅沼稻次郎祭”,日本社会党每年在这一天都要举行纪念浅沼稻次郎的集会和墓前祭。

纪念活动

1960年10月20日,拥有三百七十万会员的日本工会总评议会在各地举行工作场所大会,下午一点为浅沼稻次郎默哀一分钟。拥有八十万会员的中立工会联合会也举行工作场所大会。“总评”和其他群众团体还在日本四十个地方举行抗议杀害浅沼稻次郎的地区大会。在东京,工人、学生、文化界人士等共约十万人将举行反对新“安全条约”,抗议杀害浅沼稻次郎和要求池田内阁总辞职的中央国民大会。会后还举行了示威游行。社会党于20日下午在日本东京日比谷公会堂为浅沼稻次郎举行党葬。参加葬礼的将有各政党、工会和各界群众团体的代表。

1964年10月12日,一千五百名日本社会党党员和党的支持者在东京为日本社会党已故主席浅沼稻次郎举行追悼会。追悼会的口号是:“阻止美国核潜艇进驻和维护宪法。”社会党在会上发表声明,号召全国人民实现浅沼稻次郎的遗言:反对日美“安全”条约,恢复日中邦交以及保卫民主和生活权利。1970年,中国一些人士在他发表过演讲的政协礼堂举行隆重的纪念浅沼稻次郎遇害10周年集会,并邀请了他的夫人浅沼享子出席。1980年中日友协代表团曾应邀出席浅沼稻次郎逝世20周年纪念活动,向这位中日友好运动的先驱者表达崇高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纪念雕像

浅沼稻次郎铜像设立于1964年5月9日,最初放置在社会文化会馆。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该馆抗震性被视为问题,并于2013年3月开始拆除。2013年1月26日社民党(即原社会党)总部搬到位于总理大臣官邸后面的“永田町大楼”的2楼。同年5月16日,永田町大楼举行了浅沼稻次郎像揭幕仪式。2017年5月,铜像随社民党总部迁至东京中央区凌3-18-17马基本大厦5楼。

参考资料

浅沼稲次郎.歴史が眠る多磨霊園.2024-06-29

浅沼稲次郎の暗殺事件&犯人の少年と現在!身長や子孫・刺される画像・その後もまとめ.WONDIA.2024-06-29

無産青年二十五講.国立国会図书馆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2024-05-08

わが言論斗争録 : 日本の完全独立と平和のために.国立国会図书馆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2024-05-08

私の履歴書.青空文庫.2024-06-28

俄视频网站公布日右翼刺杀政治家录像(图).凤凰网.2024-06-29

浅沼稲次郎の三つの代表的演説.青空文庫.2024-06-28

浅沼先生的鲜血决不会白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2024-06-29

中日建交之路.央视网.2024-06-30

6-6 社会党の統一.史料にみる日本の近代.2024-06-28

我が生涯の句読点 60年安保と浅沼稲次郎(尾崎 美千生)2010年10月.Japan National Press Club.2024-06-29

6-13 60年安保.史料にみる日本の近代.2024-06-28

社会党浅沼委員長刺殺事件.NHK.2024-06-29

他们躲得过子弹、鸡蛋,却躲不过摄影师的镜头.今日头条.2024-06-29

17岁の右翼少年が社会党委员长を刺杀(1960年10月12日).Say-G.2024-06-29

浅沼稻次郎.中国网.2024-06-29

周恩来与中日贸易.人民网.2024-05-08

全国大衆年鑑 1931.国立国会図书馆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2024-05-08

國家總動員と勞働統制(時局講座 第1輯).国立国会図书馆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2024-06-28

時局講座 第1輯.国立国会図书馆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2024-05-08

まあまあ居士の弁.青空文庫.2024-06-28

休養を取る日を.青空文庫.2024-06-28

浅沼稻次郎(中央区).日本の銅像探偵団.2024-06-29

浅沼稲次郎 [ あさぬまいねじろう ].ハナミズキ.2024-06-29

要求废除日美条约 抗议杀害浅沼稻次郎.人民日报.2024-05-08

东京集会追悼浅沼稻次郎 社会党发表声明号召反对日美条约.人民日报.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