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武汉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单位之一。1893年武汉大学前身“自强学堂”创办时就有“算学门”,国立国立武昌高师组建后于1914年设立“数学物理部”并于1917年改名为“数学物理化学部”,1922年学校改四部为八系时成立“数学系”,1998年3月数学系升格为“数学科学学院”,1999年4月校内合院改名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四校合并为新武汉大学后于2001年1月再改名为“数学与统计学院”。

学院环境

武汉大学数学学院现设有基础数学系、应用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概率与统计科学系和数学研究所(1980年教育部批准设立)、公共数学课教学研究中心等单位,2013年获准设立“武汉大学数学协同创新中心”。学院1991年首批获准建立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数学基地并在200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地,2009年本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获准设立武汉大学“弘毅学堂”数学班(从全校理科新生中选拔)。本科生现按数学基地班大类招生,一年后分别进入数学基地班、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含金融数学方向)、统计学专业学习。学院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9年被批准为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纯粹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计算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五个二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2011年被批准为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87年获准设立数学博士后流动站。

建国以来,学院在函数论、偏微分方程代数、概率统计、计算数学等领域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已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近年来,学院一批中青年教师在偏微分方程、多复分析、泛函分析、微分几何与几何分析、微分方程的控制论、随机微分方程、大偏差理论、随机过程、数论与密码、动力系统、优化决策论、小波分析及其应用、偏微分方程的数值分析、多尺度建模与计算、不确定性理论、金融数学、生物统计、计算系统生物学等研究方向又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果。

近20年来,学院已获得国际阿提雅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近40项,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近20项。

2007年,学院“纯粹数学”学科被评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学院“数学”学科被评为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基础数学”学科被评为二级学科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

面对新世纪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将奋发图强,勇于开拓,为建设一流的数学学科、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努力奋斗。

机构设置

学院党政领导

书 记:李勤

院 长:赵会江

常务副院长:赵会江

副书记:吴蜀江 梁 涛

副院长:缪爽 王茂发 陈春荣 吕锡亮

钱旭(挂职) 刘伟(挂职)

学院委员会

书 记:张明智

副书记:吴蜀江 梁 涛

组织委员:张明智 梅献民

宣传委员:陈士华

纪检委员:刘丁酉

政保委员:陈文艺

统战委员:胡亦钧

工会委员会

主 席:梁 涛

副主席:张明智 马际华

组织、福利委员:黄睿春

体育、青年委员:黄正华

宣传委员:刘晓春

文艺委员:马学敏

女工委员:王丽娟

党政办公室

主 任:梅献民

副主任:周 宁 肖玉霞

机关党支部书记:罗云峰

教学管理办公室

主 任:罗云峰

副主任:金 勇 胡雪红

学生工作办公室

主 任:黄安云

副主任:王忠海

共青团委员会

书 记:李 好

基础数学系

主 任:涂振汉 党支部书记:刘丁酉

副主任:刘丁酉(兼)陈 群 刘晓春

应用数学系

主 任:羿旭明

党支部书记:陈士华

副主任:陈士华(兼)胡新启 王丽娟

信息与计算科学系

主 任:胡宝清 党支部书记:邹秀芬

副主任:邹秀芬(兼)李订芳

概率与统计科学系

主 任:高付清 党支部书记:让光林

副主任:让光林(兼)张希承

数学研究所

所 长:汪更生

副所长:陈 群 高付清 杨志坚

公共数学课教学研究中心

主 任:刘丁酉

副主任:姜明启 湛少锋

实验中心

主 任:陈文艺(兼)

副主任:张 明

《数学杂志》编辑部

主 任:徐振华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师139人,其中教授42人(含博士生导师15人),副教授6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和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A类2人和B类2人,教育部“跨世界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人和“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人,珞珈学者特聘教授2人。学院现有各类学生1791人,其中,本科生8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00余人。

教授名录 -基础数学系

蔡东汉

陈 化

陈 群

陈文艺

杜金元

侯友良

刘丁酉

刘晓春

马际华

涂振汉

杨奇祥

应用数学系

陈建华

陈士华

杜乃林

樊启斌

黄崇超

万仲平

汪更生

王丽娟

羿旭明

赵会江

信息与计算科学系

冯 慧

胡宝清

李大美

李订芳

莫忠息

彭彦泽

王融

杨志坚

邹秀芬

概率与统计科学系

高付清

胡亦钧

刘禄勤

刘妍岩

张希承

章逸平

- 国家“”入选者 -

徐超江(2009年)

许全华(2010年)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徐超江(1995年)

陈 化(2000年)

赵会江(2009年)

张希承(2013年)

- 副教授名录 -基础数学系

安丰镇

龚亚方

康肖松

李驭繁

刘恒兴

栾静闻

罗壮初

涂玉平

汪玉峰

王茂发

吴少华

徐 栩

杨乔华

尹万科

张忠祥

周小方

应用数学系

陈国良

程学光

桂晓风

何梓昌

胡新启

胡元明

雷 玲

吴珍权

湛少峰

信息与计算科学系

程卫生

高作汉

葛冀川

何炬林

胡振忠

姜明启

吕锡亮

苗 京

王绍华

王孝礼

吴晓群

向华

谢 进

周进

概率与统计科学系

邓爱姣

冯艳钦

何娟娟

黄克明

刘莉

刘艳

马学敏

让光林

王文祥

钟六一

-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

吴黎明(2000年)

范爱华(2001年)

-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 -

邹 军(2007年)

讲师名录 -基础数学系

陈一萍

贺振亚

黄学英

李 彬

李维喜

马涛

乔 晖

邱红兵

童欣

徐旭

尹 智

余月力

周 余

周明春

朱安强

朱朗峰

应用数学系

何德彪

胡捷

胡 婷

李素贞

刘敏嘉

王艳

张青华

赵燕芬

信息与计算科学系

陈国贤

杜光宝

黄海华

张晓平

概率与统计科学系

暴走妈妈

邓昌松

丁洁丽

刘伟

吴远山

袁海丽

张正良

“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

陈 化(1997年)

汪更生(2002年)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胡亦钧(2004年)

冯 慧(2006年)

专业设置

数学类包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统计学,前两年打通培养,一年之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或“金融数学”方向、“统计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本专业研究以信息领域为背景的数学理论、数值方法和数字技术。培养具有数学素养,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某一方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解决信息的数字化和数字信息的计算机处理、科学工程计算、最优控制和运筹等方面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代数、数值逼近、计算机图形学、常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程、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最优化计算、信息论基础、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数据结构c语言、数学模型、抽象代数、复变函数等。

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经济部门和公司企业从事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教学、应用软件设计开发和经营管理工作。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本专业以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计算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是研究和解决现代科学、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中提出实际问题的学科。培养具有比较深厚的数学理论知识、掌握坚实的应用数学理论和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程、数学模型、数学实验、抽象代数、拓扑学、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优化理论与方法、复变函数、微分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小波分析、分形及其应用、运筹学、c语言与数据库技术、线性控制系统、组合数学与编码、应用数学专题等。

毕业生可在科研部门、高等学校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可在政府、企业、工商、工程管理部门从事科技开发、决策管理、软件研制以及金融、精算等部门的规划管理和应用开发工作。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方向)

金融数学方向主要学习数学、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掌握扎实的基本金融理论、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知识,能够开发、设计、操作新型的证券和手段,能够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手段分析和解决金融实务问题。

主要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数值分析,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专业,货币银行学,计量经济学,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C语言,金融工程,利息理论,期权期货与衍生证券,计算机基础与应用,优化理论与方法,数学实验等。

统计学专业

本专业研究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受随机影响的数据的理论和方法,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管理及决策均有重要意义。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与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学、应用随机过程、数学模型、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复变函数、拓扑学测度与积分、多元统计分析、实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抽样调查、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统计计算与软件包、非参数统计、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数值分析、程序设计与c语言等。

毕业生可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等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也可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特色专业

数学基地班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本基地班是教育部首批15个全国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数学学科专业点之一。研究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特别是现代高科技环境下的交叉与应用。培养系统掌握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获得数学建模、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软件开发等能力的高级数学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常导数偏微分方程、抽象代数、泛函分析、概率论、拓扑学、实变函数、复变函数、微分几何、数值分析、数学模型、数学实验、数理统计学c语言与数据库技术、组合数学与编码和物理等。

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行政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决策管理、软件研制等方面的工作。

武汉大学弘毅学堂数学班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弘毅学堂是武汉大学贯彻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领域大师级学科后备人才,促进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实验计划实行全程导师制和国际化培养,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造就拔尖人才,进入世界顶尖大学继续培养,努力使受“拔尖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数学及应用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主要专业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常导数偏微分方程、抽象代数、交换代数、泛函分析、概率论、拓扑学、实变函数、复变函数、微分几何、数值分析,以及若干外聘的国际名师开设的课程。

著名校友

一百多年来,陈建功、肖君、李华宗、汤澡真、吴大任等一批知名数学家曾在此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曾昭安、李国平、张远达、余家荣路见可齐民友等为我院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学院培养了大批国内外知名数学家和数学人才,其中包括丁夏畦王梓坤陈希孺沈绪榜张明高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参考资料

部门设置.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024-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