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刘光裕

刘光裕

刘光裕(1936年-2024年4月2日),男,江苏武进人,中国共产党员,山东大学著名学者,《文史哲》编辑部原主任。

1959年,刘光裕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后留校执教。1970年,借调至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宣传部工作。1973年,回到山东大学,任《文史哲》编辑部副主任,全权负责复刊等事务。1975年初,重回山东省委宣传部。1978年,任山东省委宣传部理论研究室副主任。1979年夏,再次回到山东大学,出任《文史哲》编辑部主任。《文史哲》发行量在1982和1983年居中国同类刊物之首。1984年冬,辞去行政职务,回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1996年退休,刘光裕专注于中国古代出版史研究,以先秦与汉唐为重点,发表40余篇论文,并集结成《先秦两汉出版史论》出版,该书获学界好评,被视为研究中国早期出版文化的力作。2024年4月2日,刘光裕因病医治无效,在济南市逝世,享年88岁。

刘光裕是1980年以来中国知名的、具有广泛影响的编辑学专家和出版史名家。他的中国古代出版史研究具有开创性,在出版史学界产生强烈反响。

人物生平

1936年刘光裕出生于江苏武进,一位资深的中国共产党员。1959年,刘光裕从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执教,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不久后,因工作需要,他于1970年被借调至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宣传部,从事相关宣传工作。

1973年,刘光裕先生重返山东大学,担任《文史哲》编辑部副主任,负责复刊等重要工作。1975年初,重回山东省委宣传部理论研究室担任副主任。1979年,他再次回到山东大学,出任《文史哲》编辑部主任,将这份刊物推向了新的高峰。在他的任期内,《文史哲》的发行量连续两年位居中国同类刊物之首。

1984年冬,刘光裕主动辞去行政职务,回到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研究中。在此期间著有《柳宗元新传》(1989年)、《编辑学论稿》(1989年)、《编辑学理论研究》(1995年)等。

1996年,刘光裕宣布退休,在退休后,刘光裕开始全力以赴地进行中国古代出版史研究,以先秦与汉唐为主要研究对象,先后发表40余篇相关论文,并结集成《先秦两汉出版史论》(齐鲁书社2016年版)出版,该书被学界视为“是一部研究中国早期出版文化的力作”。

2024年4月2日,刘光裕因病医治无效,在济南市逝世,享年88岁。

个人作品

刘光裕著有《柳宗元新传》(1989年)、《编辑学论稿》(1989年)、《编辑学理论研究》(1995年)、《历史与文化论集》(2004年)《先秦两汉出版史论》《蔡伦造纸与纸的早期应用》等,另有文艺学、哲学、经学、历史学、文字学等方面论文数十万字。其中数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人物成就

著名编辑学家刘光裕不仅在编辑学领域贡献卓著,而且在出版史研究方面同样成果丰硕,尤其是提出应建立出版史料学的观点。具体来说,首先是要以出版学观点搜集史料,即专注于搜集书籍的生产与流通史料;其次是要以语文学的方法整理史料,即按文献学的要求对所搜集的史料进行考订、甄别;最后是要以出版学的观点解读史料,即注重发掘史料在出版活动而非其他社会活动中的位置与作用,并阐释其价值与意义,从而为出版史研究奠定坚实的史料基础。

人物评价

刘光裕的出版史料研究思想与实践经验,无论是对于出版史与出版学学科建设,还是对于相关问题的具体研究都具有启发性,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刘光裕的出版史料学思想述评》评)

参考资料

讣告.山东大学文学院.2024-04-03

山东大学著名学者、《文史哲》编辑部原主任刘光裕逝世.澎湃新闻.202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