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筵仪
经筵仪是一种为皇帝讲解经史的礼仪活动。在清朝初期,这一仪式通常在春季或秋季的第二个月举行。皇帝会穿着常服,在文华殿接受讲官们的讲解。讲官们在仪式开始时会向皇帝行二跪六叩礼。随后,皇帝会宣读满语和汉语的御论,官员们则需跪着聆听。
仪式流程
经筵仪的具体过程包括多方面的礼仪细节。首先,皇帝会在文华殿就座,而讲官们则需要行二跪六叩礼表示敬意。接着,讲官们会被引导至御案前,再次行三叩之礼后,开始讲述《四书》和《五经》的相关内容。完成讲解后,讲官们回到原位。此时,皇帝会宣读自己的满语和汉语御论,所有官员都需要跪下倾听。当大学士对皇帝的讲话表示感激和喜悦之后,他们会离开座位并向皇帝行二跪六叩礼。仪式结束后,皇帝会前往文渊阁,赐予讲官们座位和茶水。整个仪式完成后,皇帝返回宫殿,而在文华殿东配殿将举办一场宴会,作为对参与者的感谢。宴会结束后,参与者还需要向皇帝表达他们的感恩之情。
规格调整
到了康熙帝二十四年(1685),经筵仪的规格有所调整。当时规定,由大学士、左都御史、侍郎、詹事等人担任经筵讲官,负责向皇帝讲解经史。
参考资料
礼八(嘉礼二).国学网.2024-11-29
康熙坚持十五年皇家经典日讲(史无前例).搜狐历史.2024-11-29
经筵原本是以教育为主,为何在明代会逐渐走向政治化?.搜狐网.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