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丙丁自然村
二丙丁自然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甲寅镇甲寅村,属于半山区。村庄地处甲寅北侧,距离村委会约2公里,距离乡政府所在地同样约为2公里。国土面积为0.1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为1660米,年平均气温为14.2℃,年降水量为1310.4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大豆等多种农作物。截至2009年,全村共有耕地141亩,人均耕地面积约0.38亩;林地面积为64亩。全村下辖1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77户,乡村人口共计372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比为100%。劳动力数量为22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为100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66.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55元。当地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农产品加工。
自然资源
二丙丁自然村拥有耕地总面积141亩,其中包括107亩的水田和34亩的土地。人均耕地面积为32亩,主要种植稻谷、玉米、黄豆、甘蔗等作物。此外,村里还拥有64亩的林地,其中包含24亩的经济林果地,主要种植梨、李、桃、柿等品种。其余土地面积为19亩。
基础设施
截至2009年底,二丙丁自然村已经实现了通水、通电、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所有家庭均已接入电力服务,其中10户家庭使用了有线电视,而39户家庭拥有了电视机。同时,71户家庭都配备了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村庄的道路连接至乡镇,采用的是土路材质,而进入村庄的道路则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村内的主干道并未经过硬化处理。村庄距离最近的集市和农贸市场均为2公里。全村共有一辆农用运输车和两辆摩托车。在水利设施方面,全村建有沼气池的家庭有58户,而配备太阳能设备的家庭则有8户。耕地的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了107亩,有效灌溉率达到90.31%。其中,高稳产农田地面积为32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为0.09亩。截至2009年底,农户住房中,19户家庭居住的是砖混结构房屋,24户家庭居住的是砖木结构房屋,20户家庭居住的是土木结构房屋,另有8户家庭居住的是其他类型的房屋。
经济状况
2009年,二丙丁自然村的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66.40万元。其中,种植业贡献了41万元,约占总收入的31.78%;畜牧业贡献了16万元,约占总收入的12.4%;渔业贡献了4万元,约占总收入的3.1%;林业贡献了4万元,约占总收入的3.1%;第二、三产业贡献了42万元,约占总收入的32.56%;工资性收入贡献了21.22万元,约占总收入的18.75%。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505元。全村外出务工人员共65人,占劳动力总人数的29.41%,其中在省内务工的有21人,前往省外务工的有5人。
人口卫生
二丙丁自然村共有农户77户,乡村人口372人。其中男性183人,女性189人。全部为汉族。截至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人,占总人口的0.27%;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为256人,参合率达68.82%;享受低保待遇的人数为36人。村民的医疗服务主要由乡卫生院提供,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8公里,距离乡卫生院也是1.8公里。村内建有公共厕所1个。
教育情况
村内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良好。小学生就读于甲寅小学,中学生则就读于甲寅中学。村庄距离小学2公里,距离中学2公里。目前,村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共有48人,其中小学生32人,中学生16人。二丙丁自然村设立有党支部,党员总数为4人,其中男性党员3人,女性党员1人。村内还设有团支部,团员人数为10人。
村务公开
截至2009年底,二丙丁自然村已签订农业承包合同6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为118.44亩,其中没有土地流转现象发生。村内已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为620元,人均筹资金额为1.67元;一事一议筹劳245个,人均筹劳1个。年末集体总收入为0.2万元,固定资产总额为1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为0万元。村务财务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有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的方式主要包括张贴公告、发布黑板报以及召开会议等形式,公开的内容涉及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党建公开、主产业公开等多个方面。
发展规划
二丙丁自然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私营企业发展不足,经济发展动力有限,主要产业规模较小;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科技推广难度大,导致增收困难,市场竞争意识薄弱,竞争力不强;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主要产业未能得到充分发展。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加强基础建设,巩固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发展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突出特色产业发展,打造能够引领全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如农产品加工业、棕榈纤维加工业等。目标是使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