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钝萼铁线莲

钝萼铁线莲

钝萼铁线莲(学名:铁线莲属 peterae Hand.-Mazz.),是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科、铁线莲属木质藤本植物。生于海拔500—2000m的山坡、山谷林下或沟边杂木林中、路边。钝萼铁线莲的种子萌发受多种因素影响。用GA3处理能促使钝萼铁线莲种子萌发时间提前,但对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影响;钝萼铁线莲种子在有光条件下发芽率明显高于黑暗条件;在25℃时种子具有最高的发芽率(74.67%);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率显著下降。这些信息对于种植和繁殖钝萼铁线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藤本。一回羽状复叶,有5小叶,偶尔基部一对为3小叶; 小叶片卵形或长卵形,少数卵状披针形,长(2-)3-9厘米,宽(1-)2-4.5厘米,顶端常锐尖或短渐尖,少数长渐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边缘疏生一至数个以至多个锯齿状牙齿或全缘,两面疏生短柔毛至近无毛。

圆锥状聚伞花序多花;花序梗、花梗密生短柔毛,花序梗基部常有1对叶状苞片;花直径1.5-2厘米,萼片4,开展,白色,倒卵形至椭圆形,长0.7-1.1厘米,顶端钝,两面有短柔毛,外面边缘密生短绒毛;雄蕊无毛;子房无毛。

瘦果卵形,稍扁平,无毛或近花柱处稍有柔毛,长约4毫米,宿存花柱长达3厘米。花期6月至8月,果期9月至12月。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云南(海拔1650-3400米)、贵州省(1300-1700米)、四川省(600-3400米)、湖北西部(340-2300米)、甘肃省南部(1100-2200米)、陕西省南部(680-1400米)、河南省西部和南部、山西省南部(800-1650米)、河北南部。从西喜马拉雅经印度缅甸,一直分布到菲律宾。模式标本采自湖北西部。

生活习性

性耐寒(茎和根系可耐-10℃低温),耐旱,较喜光照,但不耐暑热强光,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碱性壤土及轻沙质壤土。根系为黄褐色肉质根,不耐水渍。

用途

重瓣铁线莲毛茛科多年生藤本花卉。品种繁多,花色丰富,常见颜色有玫瑰红、粉红、紫色和白色等,有重瓣和单瓣之分,花期5~6月。多做高档盆花栽培,国内已有不少园艺爱好者开始种植这种美丽的植物。

株形丰满美观,为提高观赏效果;而不可修剪,以防剪除花芽,导致当年无花可赏。一般可在秋季植株进入休眠后进行轻度修剪,只剪除过于密集、纤细和病虫茎蔓即可,对于过长的、徒长茎蔓,也可采用修剪进行短缩。铁线莲的茎细而脆容易折断,应注意对茎蔓的绑缚牵引。对于要保留的枝条,操作时要注意保护,以防折断。

园林栽培中可用木条、竹材等搭架让重瓣铁线莲新生的茎蔓缠绕其上生长,构成塔状;也可栽培于绿廊支柱附近,让其攀附生长;还可布置在稀疏的灌木篱中,任其攀爬在灌木篱笆上,将灌木绿篱变成花篱。也可布置于墙垣、棚架、阳台、门廊等处,效果显得格外优雅别致。

相关物种

钝萼铁线莲与小蓑衣藤C. gouriana区别:后者花序梗基部通常无一对叶状苞片;瘦果为纺锤形或狭卵形,不扁,有柔毛;小叶片顶端渐尖或长渐尖,全缘,偶有锯齿状牙齿,两面近无毛,有时下面疏生短柔毛。

毛叶钝萼铁线莲(变种)与钝萼铁线莲的区别:小叶片两面密生绢状短柔毛,下面更密。分布于我国云南省西部。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宾川。

毛果铁线莲与钝萼铁线莲的区别:子房和瘦果有柔毛。分布于四川省(海拔600-2400米)、甘肃省南部(900-1800米)、陕西省南部(700-1900米)、河南省西部和南部(600-1120米)、湖北、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北部、江苏省、安徽淮河以南。生山坡、山谷、溪边灌丛中或山脚路边。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