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毕梅轩

毕梅轩

毕梅轩,1893年农历6月15日生,抗日英雄,曾任陕西警备师第一团团长。

军阀混战

毕梅轩,(1893--1965)煞为陕西省土语头的意思,因小时头大得了这个绰号,他1893年农历6月15日生,祖籍扶风县召公镇后董毕家村,后入赘高陵通远吉家。少时家贫,早年丧母,曾出家为僧。辛亥革命时,还俗投军,先后在陕西靖国军、陕西陆军、国民二军任班、排、连、营、团长。

1927年10月,国民二军将领联合反冯,失败后部队被缴械遣散。

民国19年(1930)春,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区)大战爆发。原被缴械之国民二军的师、旅首领,为建立割据式的地方武装,纷纷揭竿而起,树起民军旗号。甄寿珊于6月14日在凤翔县城组建起“西北民军”,后经南京政府军政部批复,将西北民军改为陕西讨逆军,以专门对付与蒋为敌的冯军,任命杨万青、毕梅轩、黄彦英为军长(各兼师长)。

1930年,甄寿珊被杨虎城所杀。杨万青、毕梅轩等遂由陕西耀县窜入庆阳市,1931年4月,毕梅轩等率部由固原市进入镇原县,驻军县城及平泉、屯字二镇,与当地军阀陈圭璋发生冲突,引发双方大战,混战了一个月。6月,陕西省主席杨虎城,派杨渠统(即杨子恒)来镇原收编了杨万青、毕梅轩等部。

1932年1月25日,陕西杨虎城奉蒋介石之命,派警备师长马青苑攻取天水市。马青苑在天水站住脚跟后准备反杨。9月5日,马青苑佯装以议事为由,骗与他同来天水的副师长、杨虎城的心腹韩世本及亲信齐到师部。下令一团长毕梅轩武装解决韩的第四团。为此,一、四团展开半夜激战。后因杨虎城增派援兵,兵变失败,马与毕出潼关去南京市投蒋。

1936年经于右任推荐,报考中央军校特别班。毕业后,任陕西民团总指挥,后又任军政部第二十五补充兵训练处处长,驻乾县

召兵抗战

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毕梅轩决定组建独立的抗日武装,大展抗日救国宏图。补训处本身就是专门从事招兵与筹集粮款的部门。他充分发挥自己所在部门的优势,四处招募兵员。同时又联络收集自己以前的旧部。很快他在甘肃天水、徽县成县宝鸡市等地,收集了两个团的兵力。随后,毕梅轩又积极联络在国民二军时结识的奚乃斌等人,进一步策划和组织这支部队的发展大计。很快形成了三个步兵团的兵力,组成了陕西抗日游击师。这支部队的装备还算可以,基本上每人都有枪,原来的旧部还带来了一些轻、重机枪。

1938年夏秋之间,毕梅轩部奉命开往河南灵宝市接受正式训练,在灵宝训练半年之久。抗日战争第一战区改该师番号为第一战区第6游击纵队,任毕梅轩为少将纵队长(又称司令员)。

1939年春,6纵队奉命开赴山西省,配合第四集团军38军赵寿山部,担任晋南翼城、垣曲县一线防务。

1941年春,日军对晋西南中条山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毕梅轩部及一部分中国国民党正规军与几倍于自己的日军恶战。5月9日,在最后的关头,毕司令为保住最后的一些实力,以图日后东山再起,便决定纵队大部分人员撤离,分散突围过黄河退到河南省陕西省,而自己身先士卒,带领全部直属队的两个营在后面掩护,坚守在司令部附近的山上。最后只有少部分人突围出去了,大部分官兵牺牲了。毕司令和一部分官兵不幸被日军俘虏。当时毕司令被日本人包围了,日本人看出毕司令是大官,所以没有开枪。

抗战胜利后回高陵区,1949年被裴昌会任命为“关中挺进军”12月被俘与四川省,后返乡回高陵。1965年自杀。

参考资料

天水历史上的两次马韩交恶.人民网.2013-02-14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授予将军全名录.豆瓣网.2013-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