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田集街道

田集街道

田集街道办事于2004年9月由田集乡和袁庄街道撤销合并而成,全街道辖4个行政村及18个社区,常住人口83409人(2020年),土地总面积4655.39公顷,水资源丰富,空气清新,周边无污染源,自然环境较好,土壤肥沃,农业增产增效潜力大,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景较好。这里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店铺林立,商贾云集,邮政电信、金融保险、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服务机构和设施健全。

街道概况

田集街道办事处是潘集区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省政府区划调整工作会议精神,于2004年9月由田集乡和袁庄街道撤销合并而成,东邻古沟回族乡,西靠芦集镇,南接架河乡,北依泥河、潘集两镇,它南濒淮河,北依泥河,合阜铁路擦肩而过,泥河、淮潘公路东西横贯全境,全街道辖22个社区,土地总面积4655.39公顷,其中可耕地面积1828.4024公顷,人均耕地仅为0.72亩。农业灌溉主要以架河机电排灌站为依托,水源取自淮河。境内有国家大型煤矿淮南矿业集团潘一矿;有国家重点企业淮沪煤电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田集电厂;有年创汇50万美元的出口民营企业淮南市第二毛巾厂;有1.6万亩塌陷区水产养殖基地(已开发1400亩)。这里政通人和,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历史沿革

1950年建田集乡,1958年属潘集公社,几经析并,1974年成立田集公社,1983年改乡。1997年,面积44平方千米,人口4.4万,辖转、瓜园、杨集、李圩、刘圩、刘龙、刘庙、芦范、杨圩、秦庄、潘庄、田集、杨田、吴湖、苏杨、朱圩16个村委会。袁庄街道1980年设置。1997年,面积5平方千米,人口2.7万,辖矿北、保温材料厂、路西、东工房、路东、铁运处、一村、二村、三村、四村10个居委会。2004年9月由田集乡和袁庄街道撤销合并为田集街道。辖22个村及社区,经2005年、2009年、2011年三次将所辖的村全部划转社区,至2012年,辖22个社区。

行政区划

社区与自然庄名

吴湖社区:於庄、程王、前庄、杨庄、许庄、吴庄、老圩、吴湖、祁圩;

朱圩社区:圩东、朱圩、范庄、朱湖、朱庙、民主、潘集水厂、潘集职业高级中学、淮南二十中;

田集社区:田集、徐庄、杨庄、甄庄、华大、朱芦;

杨田社区:魏庄、胡庄、曹刘、梨树圩孜、新庄、徐圩孜;

瓜园社区:张家大树、马园、东马家、老郢孜、东湖、马家油坊、瓜园;

芦范社区:芦东、芦西、范庄;

杨集社区:杨集八队、田集新二村;

潘庄社区:(潘庄、朱庄、王庄、沟西、沟东已经搬迁)田集新一村、田集新二村、田集敬老院、田集教堂;

转塘社区:(新庄孜、马老家、瓦房、塘西、塘东已经搬迁)田集片、杨圩片、新村部片、和谐家园;

李圩社区:新王圩、(前袁、后袁、中袁、李东、李西已经搬迁)、田集搬迁东区、田集搬迁西区、田集派出所;

杨圩社区:杨圩孜、戴家瓦房、滨河小区;

刘庙社区:刘庙、庙西、新圩、新城1号、植保站、物质公司、田集供电所;

刘圩社区:东南庄、民兴、刘圩、区政务新区、嘉苑小区、淮南市五院新区;

刘龙社区:(大沟南、小沟南、刘龙集、桥王、前乡、后乡已经搬迁)、刘龙新村;

南圩社区:缪庄孜、小圩孜、巷东、巷西、沟东、沟西;

秦庄社区:(杨庄、谭庄、秦庄已经搬迁)、田集新一村;

碧海社区:碧海小区、(原路西村)、北方医院、红旗商贸、再就业一条街;

白云社区:白云小区、北城市场、翠圆小区、翠竹小区、北苑小区、袁庄商场、蔬菜公司;

荷苑社区:荷苑小区(原路东村)、彩虹小区、潘集机厂、供销社、粮站、铁运村、回收公司、建筑公司、永信实验、面粉厂、田集街道、田集火车站、中石化潘集加油站;

菊苑社区:财富时代、金荷小区、东风巷、二十一中、南苑小区、春苑小区、现代花园、新加坡花园、幸福家园、密泉小区、苏果、实验中学、市五院、劳动局、粮食局、卫生局家属区、农林局、新马、袁庄商场家属区、淮河银行、实验小学;

桃苑社区:供电小区、碧海西区、老干部小区(原路西村)、民政局、市五院、公交公司、长途站、军民小区;

矿北社区:金桥小区、单身宿舍、矿北三村、便桥小区、(保温材料厂已经搬迁)、现场小区。

社区代码

2006年代码340406001:~001菊苑社区~002荷苑社区~003碧海社区~004矿北社区~005桃苑社区~006白云社区~007李圩社区~008芦范社区~009潘庄社区~010秦庄社区~011杨集社区~200吴湖村~201朱圩村~202转塘村~203田集村~204杨田村~205瓜元村~206刘龙村~207南圩村~208刘圩村~209刘庙村~210杨圩村。

2011年代码

人口民族

2021年7月30日,潘集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公布,截至2020年田集街道常住人口83409人。

政治

历任领导

田集街道从2004年9月成立以来经历以下几届:

第一届(2004年9月-2005年)

书记:张延康

主任:聂有侠、宗卫东

人大常委会主任:平庆福

专职副书记:赵建福

第二届:(2006年-2008年)

书记:张延康

主任:宗卫东

人大常委会主任:平庆福

专职副书记:赵建福

第三届:(2009年-2011年)

书记:董明辉

主任:计庆丰

人大常委会主任:曹多义

专职副书记:李方云

第四届:(2012年-至今)

书记:汪诗明

主任:陈多阳

人大常委会主任:曹多义

副书记:平庆素

经济

田集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为原则,以“树形象、办实事、保稳定、谋发展”为工作思路,在城区以加强社区服务功能建设为重点,在农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重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团结奋斗,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健康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2004年底,在全区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水系治理和水利配套设施建设也基本完成,改水改厕和老村庄低产林改造工程的推广,使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更是推动了精神文明创建的进程,2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被省农委2005年首批认证,主要农产品有:“南龙”牌香酥瓜,“淮南王”大米,优质粮、反季节蔬菜、酥瓜、食用菌的规模生产标志着田集街道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粮食深加工、煤炭运输和水泥预制构建生产是我们个私经济发展的特色,26家粮油加工企业年产值近3亿元,产品远销成都市上海市等地,数百辆大型车辆长年奔驰在大江南北。

社会

社区管理

社区功能日趋健全,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尤其是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试点工作井然、高效,现已接收淮南矿业集团退休职工1523人,其中党员524名,各社区都实现了微机动态管理。尤其计划生育管理,各社区有专管员,有计划生育信息员,实行了包片责任制,而且在转塘社区建立了城市生活E站。

城市生活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阵地的标准和档次,田集街道全面开展“城市生活e站”建设。“城市生活e站”是新时期城市社区为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而构建的新型公共服务载体。建成后的“城市生活e站”将有家庭生活指导室、老年活动室、儿童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区域,将会为不同层次的社区居民群众提供集休闲、娱乐、健身、宣传、教育、援助为一体的网络平台和活动空间,不断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

田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积极探索、细化责任,并将之纳入2012年田集街道创新社区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一是精心策划。经过认真的谋划,田集街道将先进示范社区——转塘社区打造成“城市生活e站”的典范,在基础硬件上给予保障。二是严把质量关。该办的相关负责人与设计单位多次沟通,几易其稿,确定平面设计图、各功能区分布图以及室内效果图。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指定责任心强的人跟踪监督、验收,落实施工质量标准。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合力。“城市生活e站”在建设过程中将充分结合社区居民需求,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城市生活e站”功能,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其中,丰富社区活动新内容。同时,充分发挥志愿者和辖区单位作用,整合资源,挖掘力量,发展社区服务新的生命力,让社区群众见实效、得实惠。

获得荣誉

荣获2004年度潘集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街道;荣获2005年度潘集区扶贫开发目标考核第一名;荣获2005年度潘集区农村道路建设先进集体;荣获2005年度潘集区生态区建设第三名;荣获2006年度潘集区生态区建设第一名;荣获2006年度淮南市林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获2006年度淮南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先进集体;荣获2006年度潘集区农村经济管理先进集体;荣获2009年度潘集区水利冬修第三名;2010年荣获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省级先进集体;荣获2010年度潘集区造林绿化暨创模工作第三名。除农业外,从2004年街道成立以来,还获得淮南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模范街道”、淮南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工作区级先进单位等四十多块奖牌。

参考资料

潘集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中国政府网.2021-08-10

安徽淮南市潘集区田集街道.中华地名网.2012-08-31

无公害酥瓜规模种植项目.淮南五彩之城.2012-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