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节蔬菜
反季节蔬菜(Out-Of-Season Vegetables),又称设施蔬菜、保护地蔬菜,是指在露地不适于蔬菜生长的季节(寒冷或炎热)或地区,利用特定的设施(保温、增温、降温、防雨、防虫),人为创造适于蔬菜作物生长的环境,以生产优质、高产、稳产蔬菜的一种环控农业。
汉代时期,中国在寒冬季节生产出了葱、韭等蔬菜,开创了温室栽培蔬菜的先河。唐代反季节蔬菜种类不断增多,其中菜瓜、菜豆、芜菁等较为普及。宋代人们除了使用温室以外,还通过粪土发酵所提供的热量来给土壤加温等技术,使得蔬菜能够在寒冷的季节生长上市。到元代时,人们继续利用畜粪进行冬季蔬菜生产。明清时期,用火室和土窖培植蔬菜花卉很是普及,培育出了白菜、韭黄、香椿、鲜小桃等反季节蔬菜和水果。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自身的条件,发展反季节的蔬菜生产。欧洲、北美国家,除利用自然气候差异生产外,还适当发展较为先进的工厂化设施生产。而泰国、马来西亚、日本及中国的台湾省,夏季利用高山气候条件栽培蔬菜,对解决淡季供应起到一定作用。北方地区,在冬春季节利用风障畦、阳畦、温床、日光温室等主要保护性及半保护性设施,发展冬春季节的反季节蔬菜生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23年以来,突泉镇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反季节蔬菜种植504亩,2023年已产出2000多吨菜,合作社实现销售额800万余元。
反季蔬菜一般可分为外地种植、应急储备、反季栽培三大类。夏季可利用高海拔山区的冷凉气候特点进行喜冷凉类蔬菜的反季节生产,冬季利用设施及材料的保温作用进行低温期喜温类蔬菜的生产。应季蔬菜种类单一,易导致营养素供应不均衡,且长时间贮藏与腌制,会增加蔬菜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含量,尽管反季蔬菜的营养素含量比同种应季蔬菜稍逊色,但可以弥补冬春季节单一蔬菜品种所带来的营养素不足。广东省省利用高山气候条件夏季种植反季节蔬菜,在20世纪50-70年代已存在一定的规模生产,粤西的茂名市、湛江市等市县,已成为全国、全省的一个重要“南菜北运”的蔬菜基地及广东全省早春瓜豆蔬菜的重要供应基地。截至2008年,贵州已初步形成以夏秋反季节蔬菜、干辣椒为主导的优势产业,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夏秋反季节蔬菜基地。
基本定义
反季节蔬菜又称设施蔬菜、保护地蔬菜,是指在露地不适于蔬菜生长的季节(寒冷或炎热)或地区,利用特定的设施(保温、增温、降温、防雨、防虫),人为创造适于蔬菜作物生长的环境,以生产优质、高产、稳产蔬菜的一种环控农业。与正常季节的蔬菜生产比较,反季节蔬菜的栽培及上市期比正常生长期及供应期提前或延后,从而达到周年生产、均衡供应的目的。故反季节蔬莱栽培实质上应叫提前或延后栽培更为恰当。
历史沿革
汉代
据《汉书・召信臣传》记载,汉元帝时期,召信臣在皇家苑囿上林苑的太官园中 “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从该记载可知当时温室生产方法为:播种后在其上建造房屋,覆盖天棚,室内昼夜不停生火提升气温,从而培育出严冬罕见的时鲜蔬菜。由此表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人们已能在寒冬生产葱、韭等蔬菜,开创了温室栽培蔬菜的历史。
唐代
到了唐代反季节蔬菜种类不断增多,北方常见反季节蔬菜品类达三十多种,其中菜瓜、菜豆、芜菁、有机白萝卜、茄子等较为普及,在此基础上,又引进了菠菜、莴苣、人工培育食用菌等品种。当时,为了保证冬季菜盘子的供应,一方面在条件最好的宫中,提前大量收购各类新鲜蔬菜,储藏起来,以备冬用。《太平御览》有载,当时冬季储藏各类蔬菜预计规模也在如今200万斤左右。其储藏技术主要有冰镇和窖藏。另一方面,他们也用温室种植反季节蔬菜。唐代的温室多用温泉及蕴火增温。唐代设有温泉监官职务,专门负责管理京城附近的温泉,并进行种植,使瓜果蔬菜早熟。同时,唐代还利用火室栽培蔬菜。
宋代
宋代除了使用温室以外,还利用浇粪,通过粪土发酵所提供的热量来给土壤加温等技术,使得蔬菜能够在寒冷的季节生长上市,此时期韭黄、芽菜等稀有蔬菜普及。到了南宋,其温室栽培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在杭州市发明了一种温室,他们先在地上凿地为坎,在坎上用纸糊个不透风的“密室”,室内用竹芭做床子,床上覆以一定厚度的肥土,上面种上各种花卉。坎下壅以粪土,掺入牛尿、人尿、硫之类,使之发酵生热。若遇到天冷气温降低,则还要往粪土中不断增灌开水,增加热量,加快发酵,使室内温度增高。这样,温床上的花卉便很快相继开放。温室是半地窖半密室式的,采用综合增湿法,即利用粪便、硫磺发酵生热及日暖等同时增加地湿和温度。
元代
到元代时,人们继续利用畜粪进行冬季蔬菜生产,当时人们使用一种温室增温方法来种植反季节韭菜。因为畜粪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后不仅可以增温,且可以起到肥料的作用。这种方法因为技术含量低,简单易操作,成本较低,更易于普及,至今北方的一些菜农仍沿用着这种方法。
明清
明清时期,用火室和土窖培植蔬菜花卉很是普及。明代对于土窖的使用更为广泛,它的原理是:用马粪覆培植物根部,利用马粪发酵生热以增加地温;同时在窖内燃马粪生火以增加气温,从而培育出各种蔬菜花卉。在明代的大量文献中对此种方法都有记载,京师等地用这种方法培育出了白菜、芫荽、韭黄、黄芽、黄瓜、香椿、鲜小桃、鲜郁李等反季节蔬菜和水果。
明清时期还有更为先进的温室,早期是一种土墙纸窗结构的温室,建设方法是以黄土筑墙建屋,在南面墙上安装倾斜的纸窗以透进日光,增加室温。室内分为三部分:靠纸窗的前面部分用于栽培植物;中间部分是人工加温的设备,包括火炉、火炕、烟囱等;后面部分用纸窗隔开,作一气温的缓冲地带。
近现代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自身的条件,发展反季节的蔬菜生产。欧洲、北美国家,除利用自然气候差异生产外,还适当发展较为先进的工厂化设施生产。而泰国、马来西亚、日本及中国的台湾省,夏季利用高山气候条件栽培蔬菜,对解决淡季供应起到一定作用。北方地区,在冬春季节利用风障畦、阳畦、温床、日光温室、加温温室、塑料薄膜覆盖等主要保护性及半保护性设施,发展冬春季节的反季节蔬菜生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日光温室设施及栽培技术的发展,对发展北方反季节冬季蔬菜生产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分类
按性质分类
外地种植
外地种植反季节蔬菜得益于交通的便利与物流的发达。所谓的反季节也只是地理概念上的标准,可能一种蔬菜在某地是反季节的,在另一个地方却正当时。
应急储备
应急储备反季节蔬菜得益于保鲜技术的进步,蔬菜可以储存更多时间。夏天的应季蔬菜通过保鲜技术保存,到了冬天才进入市场,也是“反季节蔬菜”。
反季栽培
反季栽培要归功于“大棚种植”,即利用保护性、半保护性的设施进行反季节蔬菜的栽培。大棚强大的保温、保湿作用令蔬菜不受严寒天气的影响,依旧可以正常生长。
按气候分类
夏秋季反季节蔬菜
利用山区立体气候资源,进行夏秋季反季节生产。以广东省地区为例,在高寒山区,夏秋季节利用高山区的自然凉爽气候资源和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发展夏秋反季节蔬菜生产。栽种的品种主要有越夏的番茄、方红甜椒、荷兰豆、包心生菜等。
冬春季反季节蔬菜
利用冬春温暖小气候进行冬季反季节蔬菜生产。以广东地区为例,部分地区,冬春气候温暖,几乎无霜冻出现,是冬季自然的“大温室”,有充足的光热资源,是发展冬种反季节蔬菜的良好地方。主栽的品种有番茄、青瓜、茄子、苦瓜、菜豆、豆角、甜椒、辣椒等种类。
大棚反季节蔬菜
利用保护性、半保护性设施进行反季节栽培。蔬菜保护性设施栽培是一种利用玻璃、塑料薄膜或凉爽纱等材料覆盖温室或大棚来调节蔬菜生产的小环境条件,以在一定范围内抵御不利的自然条件而使蔬菜生产能够取得高产优质的方法。以广东省地区为例,由于夏季高温、暴雨、强光,难于种植喜温和冷凉气候的蔬菜,采用凉爽纱覆盖育苗和栽培可以提前秋冬作物上市。冬春季节,由于气温较低,不能露地生产夏秋喜温不耐寒的蔬菜种类。因此,可以采用温室和塑料薄膜覆盖,种植夏秋的蔬菜品种,提早上市。
生长习性
反季节蔬菜多在大棚内生长,受到棚内光照和温度的制约。夏季可利用高海拔山区的冷凉气候特点进行喜冷凉类蔬菜的反季节生产,冬季利用设施及材料的保温作用进行低温期喜温类蔬菜的生产。
栽培技术
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主要有露地和大棚栽培两种方法。
选地及施肥
在选择栽培基地时,种植人员应该选择较为肥沃以及疏松的基地来种植反季节蔬菜,如果该基地已经种植完一批蔬菜了,则需要种植者在种植反季节蔬菜之前对土壤进行翻铺同时还需要在翻铺结束之后进行施肥操作,从而确保反季节蔬菜栽培基地土壤足够肥沃疏松。另外,在进行施肥操作时,种植者需要充分考虑基地地质,通常种植者会选择合适的复合肥,从而避免肥料过于单一,反季节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不到充足营养。
选种
在采用露地栽培方法对反季节蔬菜进行种植的过程中,需要选择优质的品种进行种植,不但能够提高反季节蔬菜的产量,同时该类品质还具备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从而为种植者带来更多效益。另外,在进行选种栽培时,种植者需要注重栽培方法,由于露地栽培方法与大棚栽培方法不同,种植者要选择适合季节特点的种子,保证其在露地栽培前提下能够健康生长。因此,种植者就需要能够选择具有较强抗灾能力、抗病能力的品种,从而保障种植者能够得到好收成。
棚温调控
不同的蔬菜对棚温要求不同,以落葵为例,落葵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在高温多雨季节生长旺盛。因此,在大棚栽培时从播种到出苗,一般不通风,温度应保持在30~35℃,以利尽快出苗。幼苗出土以后,可适当降低棚温,白天保持在25~30℃,超过30℃可略行小通风,夜间宜在15~20℃,不能低于13℃。在冬末春初低温阶段,需管好多层覆盖物,注意保温增温,不使夜温过低,以免生长缓慢,影响早期产量。
生长管理
不管对哪一类蔬菜进行种植,也不管是采用哪种方法进行栽培,想要提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就需要种植者做好农作物生长管理工作,其中包括除草、追肥以及防虫害防治等管理内容。
在对反季节蔬菜进行除草操作时,种植者应该尽量选择物理除草法,不但能够避免反季节蔬菜受到农药作用出现不良问题,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反季节蔬菜的产量;不过,如果种植面积较大,则有必要使用化学药剂等对其进行清除,但是在清除过程中要注意化学药剂的使用量、次数等,同时所选化学除草剂应该具有一定针对性,并且不会在反季节蔬菜上残留太多,从而将其对反季节蔬菜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另外,在对反季节蔬菜进行追肥的过程中,种植者需遵守科学追肥原则,切不可盲目对反季节蔬菜进行追肥。因此,就需要种植者对不同蔬菜特性以及蔬菜品种进行了解并据此对其进行追肥,避免追错肥。同时,采用露地栽培方法对反季节蔬菜进行种植要比大棚种栽培方法种植反季节蔬菜更易受病虫害侵害,因此就需要种植者能够定期对反季节蔬菜进行除虫、防病处理,在选择灭虫药时需要十分谨慎,尽量选择一些残留少、针对性强的灭虫药进行杀虫脒,从而起到良好的灭虫效果。
采摘
当上述环节完成之后,反季节蔬菜也已经成熟,也就进入到了最关键的采摘环节。但是,在采摘环节也需要种植者给予一定重视,采摘不能过早,容易在反季节蔬菜还没有发育完全的时候就被采摘下来,从而导致反季节蔬菜质量以及产量受到一定影响;如果采摘过晚,反季节蔬菜可能腐烂,从而导致种植者收益受到影响。
另外,在采摘反季节蔬菜的过程中,种植者还需要对运输方式等进行全面考虑,主要是因为采摘后的反季节蔬菜会被运送到全国各地,运输时间的长短也会对反季节蔬菜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为保证人们能够吃到新鲜的反季节蔬菜,就需要种植者对反季节蔬菜的运输、保存等进行综合考虑,从而保证地栽培方法所栽培的反季节蔬菜产量能够得到最大化,为种植者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通过种植反季节蔬菜不但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生活水平,同时也能够改善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从而为种植者带来更多经济效益。不过,反季节蔬菜栽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种植者能够对相关种植事项进行了解,并熟练掌握反季节蔬菜的栽培方法,从而选种到后期管理都要十分严谨,确保反季节蔬菜能够正常生长发育,最终实现对反季节蔬菜产量以及质量的有效提升。
营养价值
一般而言,反季节蔬菜营养含量低于应季蔬菜,棚种反季节蔬菜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以及矿物质含量明显低于应季蔬菜。例如反季节种植黄瓜每100克含叶绿素0.36毫克、维生素C12.7毫克、糖分1.7毫克,应季种植黄瓜每100克含叶绿素 0.75毫克、维生素C16.2毫克、糖分2.3毫克。反季节种植蔬菜的蛋白质、钾、钙、铁等营养素含量也均低于应季种植蔬菜。
价值意义
反季节蔬菜主要在合理膳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中国北方冬春季节寒冷,农作物种植受限,应季蔬菜种类单一,以白菜、青萝卜为主,而像豆类、茄果类、深色叶类蔬菜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₂、胡萝卜素的蔬菜却很少,从而导致了营养素供应不均衡。为延长冬季蔬菜的食用期限,北方居民常常将蔬菜进行贮藏或腌制。长时间贮藏与腌制的新鲜蔬菜,特别是叶类蔬菜,不仅会造成原有的营养素流失,并且还会增加蔬菜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含量,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尽管反季蔬菜的营养素含量比同种应季蔬菜稍逊色,但依旧可以弥补冬春季节单一蔬菜品种所带来的营养素不足。
相关产业
广东省利用高山气候条件夏季种植反季节蔬菜,在20世界50-70年代已存在一定的规模生产,如乐昌市和新丰县等县进行夏季番茄生产出口,取得成功。阳山市自1987年以来,发展番茄、豆瓣菜、荷兰豆等十多种蔬菜反季节生产,大量出口到港澳及供应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广东省面积较大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随后英德市、连县、信宜市、揭西县、乐昌等地也相继发展起来,且种植的品种及面积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粤西的茂名市、湛江市等市县,利用其冬春季良好的温、光条件,大量发展冬季反季节蔬菜生产,已成为全国、全省的一个重要“南菜北运”的蔬菜基地及广东省全省早春瓜豆蔬菜的重要供应基地。
贵州省作为中国蔬菜优势产区,经过多年建设,截至2008年已初步形成以夏秋反季节蔬菜、干辣椒为主导的优势产业。2008年,贵州省夏秋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90多万亩,已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夏秋反季节蔬菜基地。2000年至2008年,贵州省累计投入2200万元资金用于夏秋反季节蔬菜的发展,2009年又投入450万元支持蔬菜产业试点。2008年,贵州蔬菜种植面积已突破1000万亩,外销量560万吨,2009年上半年蔬菜种植面积729万亩,销售额77.3亿元,已经成为泛珠三角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亚的重要菜源地。
2023年以来,突泉镇工农村统一标准,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反季节蔬菜种植504亩。2023年已产出2000多吨菜,合作社实现销售额800万余元。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漠沙镇是当地最大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这里种植的反季节蔬菜包括茄子、苦瓜、辣椒、菜豆、咖啡黄葵等,在经过采摘、分类、包装后,这些反季节蔬菜将出现在北方市场上。燕窝镇姚湖村是湖北省最大的反季节大棚蔬菜基地,有11000亩大棚蔬菜基地,钢架大棚2万多顶,蔬菜品种涵盖莴苣、方红甜椒、苦瓜、西红柿、茄子等20多个品种,年产各类鲜菜上亿斤,产品远销武汉、长沙市、南京、北京、太原等大中城市。
相关争议
植物生长激素问题
对于反季节的东西由激素催长而来的说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何丽表示,允许使用的植物激素都经过长时间毒理实验才进入实用阶段,几乎都无毒或低毒且会降解,和动物激素不同。同时,有人担心其导致儿童性早熟,但没有证据表明二者相关,如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并未发现反季节水果与女童性早熟的关联性,并表示只要按照调节剂明确的适用范围和用量要求使用,就能保证安全性。
农药残留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称,大棚高温高湿环境利于反季节蔬果生长,但也适合病菌害虫生长,若不采用生物防治等手段就需大量使用农药,且大棚没有雨水和风冲刷,不利于农药分解,所以反季节果蔬更容易有农药残留。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凤兰认为不同种类农药分解条件不同,不能以 “气温高” 一概而论,多数情况下高温更有利于化学物质分解。不过专家们均表示,反季节蔬菜安全与否和是否反季无关,只要植物激素和农药使用合理就安全,监管部门把住检测关口可避免农药残留和激素问题。
参考资料
农业技术.农视网.2024-10-28
4 Reasons You Should Never Eat Out-Of-Season Vegetables Again.offthegridnews.2024-10-28
关于反季蔬菜,你应该了解这些…….澎湃新闻.2024-10-28
古代冬季的反季节蔬菜.光明网.2024-10-28
【乡村振兴】反季蔬菜促增收 乡村振兴添动力.澎湃新闻.2024-10-28
我国南方最大夏秋反季节蔬菜基地--贵州.中国供销合作网.2024-10-28
北上的菜品熟了!云南反季蔬菜种植基地见闻.百家号.2024-10-28
亚行项目湖北行.洪湖篇—渠通了,反季节大棚蔬菜俏了.中国日报网.2024-10-28
反季节果蔬能不能吃?你想知道的全在这里!.人民网.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