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1916:全球史

1916:全球史

这是一场不应被遗忘的战争,直到今天,它仍影响着我们的世界。

1. 首部涵盖所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历史细节的全景式著作,全面剖析那一年所有颠覆世界格局的大事件,《华尔街日报》、英国广播公司等多家权威媒体联名推荐。

2. 从军事机密文件到私人家庭信件,作者被女王陛下政府“破格”允许搜集大量情报机构的一手史料,以独一无二的新颖视角解释“一战”不仅是一场战争,更是影响世界格局的转折点。

3. 语言流畅优美,叙述感人至深,除了战场还花了大量篇幅描写普通百姓的生活变化。用细腻的笔触绘出战争中的人性画卷。

作者简介

基斯·杰弗里(1952—2016),英国著名军事史学家,爱尔兰皇家科学院成员。专攻英国近代史和爱尔兰史。曾任教于爱尔兰、美国和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曾任《爱尔兰历史研究》杂志的联合编辑及董事会主席。2007年,他所著传记《亨利·威尔逊爵士》被《英国军事史》评为年度最佳书籍,他也因此被军队历史研究会授予坦普勒奖章。之后,他被女王陛下政府“破格”允许,收集了大量的英国情报机构的一手资料,并写成《军情六处》,获得了多个历史类奖项,成为军事史领域的权威史学家之一。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曾撼动历史的年份,1916 年是亚当·图兹(Adam Tooze)绘制战后随之而来的全球政治新格局的起点。大规模的战争可以使国家遭受毁灭。这毫无疑问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真相。

本书除了对军事、政治对抗有细致入微的描写,还汇集了各国平民百姓的故事,他们不仅是这场战争的参与者,也是这场战争的受害者。《1916:全球史》结合了众多一手史料、研究著作甚至文学作品,向我们展开了一幅与众不同的“一战”全球画卷。和以往研究“一战”历史侧重于欧洲战场不同,英国著名军事史学家基斯·杰弗里认为这场战争实际上是一场全球的冲突。而这场冲突,正是开启了战后百年政治新格局形成的转折点。

从一月份的灾难事件加里波利之战的尾声开始,杰弗里讲述了二月份和三月份争夺凡尔登的大规模战斗;四月份爱尔兰复活节起义,几乎将英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抽离了出来。还记载了六月俄罗斯发生在东部战线的戏剧性事件,以及有大约20万非洲人死亡的非洲东部战场上几乎不为人知的故事。然后是十一月的美国总统竞选,在这场选举中,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宣称要让美国远离这场战争,并以此为竞选平台再次当选,然而,还不到五个月他就推翻了这一立场。作者以时间作为顺序,生动描写了同一时间段内不同国家所遭遇的战争浩劫。有焦虑的军官、受难的平民、战死的士兵,他们都是这场战争伟大的脚注。而这一年,也是部分国家开始分裂的起点,开启了各国军事政治领域的新纪元。

媒体推荐

一部了不起的全景式历史著作……写得极其生动,杰弗里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历史缝隙中的小插曲比比皆是。

——《华尔街日报

细节丰富,令人百读不厌……一部详细解读“所有你不知道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的作品。相信对许多读者来说都很受用。

——《科克斯书评》

杰弗里提出了一个崭新的、优秀的历史研究方法,他以一腔热情去钻研那些被遗忘的历史细节,向历史学家、历史学爱好者描绘了一幅充满人性的战争画卷。

——《图书馆杂志

1916年是“一战”极为关键的一年,这本书脱离了描写西方战场的传统路数,转而描写全球层面的冲突,这不只是一部战争史,更是一部全球史,值得推荐。

——《出版人周刊》

在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百年的众多作品中,这是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部作品。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杰弗里这本书涵盖了所有“一战”参战国的历史细节。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份全球史研究,其目的是通过这个关键年份里发生的事件告诉我们,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真正的全球战争。杰弗里最擅长的事情,就是通过描写战争的各个方面,来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

——《文学评论

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历史学家之一,一个无比得体、博学的人。

——英国英国广播公司

目录

序 言 // 001

第一章 加里波利 // 011

撤退 / 013

东方人与西方人 / 024

加里波利的军队 / 027

铭记加里波利 / 037

第二章 凡尔登 // 041

会战 / 043

两线作战 / 052

法兰西及其帝国的男女 / 060

无名士兵 / 068

第三章 伊松佐河 // 073

英国救护队和意大利伤员 / 075

意大利的战争 / 087

奥匈帝国的战争 / 094

伊松佐的遗产 / 101

第四章 利菲河的伊普尔 // 105

罗杰·凯斯门特与起义 / 107

爱尔兰的战时动员 / 116

英勇的比利时 / 123

“但一切变了,彻底变了”/ 130

第五章 日德兰半岛与海战 // 133

莱因哈特· 舍尔与斯卡格拉克之战 / 136

封锁 / 142

日本的海上战争 / 154

巴里·宾厄姆纪念碑 / 156

第六章 东线 // 161

布鲁西洛夫突破 / 165

罗马尼亚 / 172

东线军民 / 184

“战争中的关键转折点”/ 187

第七章 亚洲 // 189

俄属中亚的叛乱 / 191

中国与印度 / 201

美索不达米亚和高加索 / 212

帝国主义的全球化危机”?/ 218

第八章 非洲战争 // 221

莫罗戈罗 / 224

征服德国殖民地 / 228

冯·莱托-福尔贝克与德属东非 / 233

黑军(Forces noires) / 243

“还有102名阿斯卡里人……” / 250

第九章 索姆河 // 253

吉耶蒙,然希和弗莱尔-库尔瑟莱特 / 258

帝国记忆之场 / 266

索姆河会战中的德国人 / 278

会战回响 / 281

第十章 东地中海与巴尔干 // 283

希腊大分裂与希腊记忆 / 285

塞尔维亚塞萨洛尼基 / 295

苏伊士防御战与阿拉伯起义 / 305

“赛克斯-皮科协定”与现代中东 / 313

第十一章 美国 // 315

威尔逊的1916年大选 / 317

战争中的美国人 / 327

美国国内的战争 / 338

第十二章 俄罗斯 // 347

拉斯普京谋杀案 / 350

英俄同盟的特工们 / 360

走向革命 / 368

从加里波利半岛到冬宫 / 373

结语:1916年里潜在的和平 // 375

致谢 // 387

缩写 // 389

参考文献 // 39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