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南泉街道

南泉街道

南泉街道,隶属于重庆市巴南区,地处巴南区西部,东与惠民街道、南彭街道毗邻,南与鱼洞街道、界石镇连接,西与花溪街道接壤,北与南岸区长生镇相邻,距区人民政府8千米,总面积84.5平方千米。

民国元年(1912年)初,南泉街道境域属界石场;2009年3月,撤南泉镇改为南泉街道。2011年末,南泉街道总人口5.1万人。截至2020年6月,南泉街道下辖3个社区、16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鹿角场富源街67号。

2011年,南泉街道财政总收入1.4亿元,比2010年增长16%;农业总产值达到1.8亿元,比2010年增长8%;工业总产值为45亿元,比2010年增长26%。

2021年,重庆市巴南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南泉街道人口为69411人。

历史沿革

民国元年(1912年)初,属界石场;民国五年(1916年),置温泉乡;民国十九年(1930年),温泉乡改称南泉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为南泉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南泉联保改为南泉乡。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南泉乡并入南泉管理局。

1950年11月,界石乡划入南泉管理局。

1951年11月,立桅划入南泉管理局,同时,划出界石乡。

1954年,南泉管理局改为南泉管理处。

1958年,南泉管理处改建南泉街道。

1960年,南泉街道改为李家沱城市分社。

1962年,李家沱城市分社改建为南泉街道。

1983年4月,南泉公社改南泉乡

1986年,撤销南泉乡和南泉街道,设南泉镇筹备委员会。

1987年4月,设立南泉镇

1994年12月,樵坪乡、鹿角乡合并为鹿角镇

2001年,鹿角镇并入南泉镇。

2009年3月,撤南泉镇改为南泉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南泉街道距渝中区18千米,总面积84.5平方千米。南泉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境内拥有南温泉樵坪山两大自然风景区,区位与交通优势显著,它西接渝黔高速公路,南连渝沙高速公路,通过内环与主城和全市各区县融为一体,是重庆市主城通往南方各省与东盟自贸区的南大门。主要产业为传统工业配套产业、信息外包产业、旅游业和生态休闲农业,正在打造“江南新城大型人口聚居区、研发、信息、数码产业区、都市休闲旅游区、城乡一体发展先行区”。

地形地貌

南泉街道大部分为浅山低丘。

水文

南泉街道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其中花溪河流域面积0.2平方千米;河流总长度8千米,年径流总量124万立方米,年排涝量62万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80万立方米。

自然灾害

主要的自然主要自然灾害有特大暴雨引起的洪灾等。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3年7月19日凌晨1时,遭受特大暴雨大风袭击,经济损失达200余万元。

自然资源

南泉街道地处重庆市市主城区东南部,位于重庆“内环”与“外环”之间,属重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拓展区,是重庆市打造“江南新城”的重要镇街之一。南泉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境内拥有南温泉樵坪山两大自然风景区。

1920年新建的温泉浴室开放后,南泉由一泉(温泉)一洞(仙女洞),发展为三泉(温泉、飞泉、冒泉)三洞(仙女洞、潮音洞、龙泉洞)一峰(建文峰)一滩(花滩溪)。自此后大自然赋予南泉的绚丽多姿的景色,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1929-1938年,南泉形成了上至虎啸口,下迄同心堤的游览区,其名胜景点的命名也为人们所关注。当时,白鹤林有一“存古学堂”,把对南泉风景点的命名,作为学生语文作文之一,学校将学生所提景名,陈列在南泉风咏楼展出,供游人品评。群众选中的景名有:钟乳石滴珠、高崖翠柏、三峡奔雷、五湖春涨、仙洞纳凉、花溪区泛舟、塘水流烟、渡月桥等8个。1938年2月26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由吕超参军长陪同初游南泉,又修订为十二景名,亲笔题书。此乃南泉十二景的由来。

2011年,南泉街道有耕地面积3.9万亩,人均0.8亩;可利用林地面积3.7万亩

行政区划

人口

2010年,南泉街道人口有53056人。

2011年末,南泉街道总人口5.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275人,城镇化率18.2%;另有流动人口13489人。总人口中,男性26896人,占52.8%;女性24104人,占47.2%;14岁以下5169人,占10.1%;15—64岁39507人,占77.5%;65岁以上6324人,占12.4%;人口以汉族为主,达5.07万人,占99.4%;有土家、蒙古、苗、壮等20个少数民族,共328人,占0.6%。2011年,南泉街道人口出生率7.9‰,人口死亡率5.2‰,人口自然增长率2.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03.5人。

2021年,重庆市巴南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南泉街道人口为69411人。

经济发展

街道抓重点企业发展,促进工业规模壮大。着重抓丝爽、长庆、力波、文辉、渝路股份等63家规模企业,实行重点企业领导联系制度,在资金、用地、政策等方面积极协调,帮助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实行品牌创新战略,强化企业技术革新,不断培育丝爽“自由点”卫生巾、“小燕子”手撕牛肉干、“樵坪米业”等知名产品。2006年,重庆丝爽卫生品有限公司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达到近3个亿。预计长庆压铸机械厂、力波机械厂和渝路股份年产值也将突破亿元大关。

村级经济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镇党委、政府坚持“解放思想、放手发动、科学规划、统筹城乡、加快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总原则,强力推动村级经济快速发展。组织村两委会干部西上成都市,东进江浙,学习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采取出租等多种土地流转形式,大力引进无污染企业,全镇民营经济星火燎原、如火如荼、方兴未艾。不到3年时间,村级经济从无到有、由少及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形成以自由、丹顶鹤、虎啸、红星和鹿角为中心的5个工业产业带。全镇企业由2001年的76个发展到250家,解决就业15000人,促进商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富裕了农民,壮大了村集体收入,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

2011年,南泉街道财政总收入1.4亿元,比2010年增长1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09万元,比2010年增长32%;人均财政收入3043元,比2010年增长26.2%。2011年,南泉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8643元。

农业

2011年,南泉街道农业总产值达到1.8亿元,比2010年增长8%,农业增加值1.1亿元。南泉街道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番薯为主。2011年,南泉街道生产粮食14691吨,人均319.3千克,其中水稻8044吨,玉米366吨,红苕2216吨;蔬菜种植面积1.7万亩,产量1623吨。南泉街道畜牧业以饲养生猪为主。2011年,南泉街道生猪饲养量1.5万头,年末存栏0.5万头;羊饲养量132只,年末存栏89只;牛饲养量69头,年末存栏69头;家禽饲养量17万羽,上市家禽16万羽。2011年,南泉街道生产肉类317.6吨,其中猪肉316吨,羊肉1.1吨,禽蛋597吨;畜牧业总产值3398万元。2011年,南泉街道水果种植面积1738亩,产量1292吨,主要品种有柑橘、桃等,其中柑橘624吨,桃541吨。南泉街道渔业以淡水养殖为主,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淡水水面1447平方千米。2011年,南泉街道产量777吨;水产品总产量831万吨,渔业总产值1108.4万元。

工业

2004年,南泉街道在毗邻茶园工业园区的八斗坪地区,规划建设以装备/机械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高附加值产业为主的6.8平方千米鹿角工业园。

2011年,南泉街道工业总产值为45亿元,比2010年增长26%,工业增加值14.8亿元。2011年,南泉街道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职工0.3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4亿元,比2010年增长30%,其中大中型有工业企业1家,职工0.2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3亿元,比2010年增长15%;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2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2家。

商贸

2011年末,南泉街道有商业网点1628个,职工4884人。2011年,南泉街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6亿元,比2010年增长-8%;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6亿元,比2010年增长7.8%。2011年,南泉街道进出口总额670万美元,比2010年增长-1.9%。

金融

2011年,南泉街道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1548万元,比2010年增长31.2%;年末,有4家金融机构在境内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为10.6亿元,比2010年增长57%;人均储蓄2万元;各项贷款余额4981万元,比2010年增长52%。

旅游业

2006年,南泉街道实现旅游收入5058万元。

2011年,南泉街道旅游总收入0.2亿元,比2010年增长6%,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0.7%。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南泉街道因地处长江以南,境内有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记载的南温泉而得名。 

文物古迹

南泉街道有重庆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泉革命烈士纪念碑暨墓、“三三一”死难志士李远蓉墓、南泉抗战遗址群(林森公馆、孔祥熙官邸陈立夫陈果夫别墅、蒋介石官邸等)、南泉日本战俘营(红旗村刘家湾战俘营、和平村梁家边战俘营)4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虎啸村建文峰的解放重庆主战场遗址1个。

交通

南泉街道有X241县道经过境内;另有G65高速公路经过境内并设有出入口。

社会事业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组建劳务经济人,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促进劳务输出。下达劳务经济目标任务,纳入各村(社区)的年终工作目标考核,入驻企业必须按比例解决本地劳动力就业。2006年,全镇实现100%的城镇就业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063万元。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6255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827万元;向外输出农村劳动力5945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3236万元。

一抓救助保障推进社会和谐。初步建立以失业、医疗、低保、农村五保户救助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镇机关党委建立贫困党员“结队帮扶”制度,2006年发放帮扶救济款97.54万元。逐步推行农村“养老保险”,社会福利事业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5.8%。2007年,建立“稻草援助服务中心”,募集“稻草援助基金”41万多元,及时对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受灾群众进行救援。

二抓信访治安保证社会和谐。坚持每月召开矛盾纠纷排查会,上半年排查出各类重点矛盾纠纷162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40余件,保证社会治安的稳定,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和和谐南泉建设

三抓精神文明提升社会和谐。成功举办首届“信合杯”龙舟旅游文化节,歌舞《再见大别山》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神州大舞台》栏目播出;轻质混凝土墙板项目获伦敦国际金奖和国家建设部铜奖;重庆正大软件学院被评为全国重点软件示范学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逐步形成安定和谐的民生环境。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南泉街道有幼儿园(所)6所,在园幼儿6人,专任教师56人;小学5所,在校生2170人,专任教师14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782人,专任教师7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有高职(专科)院校1所,在校生7412人;教职人员552人。2011年,南泉街道教育经费达90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800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850万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0.2%、0.2%、0.2%;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4%,比2010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

2011年末,南泉街道专业技术人才11人,经营管理人才337人,技能人才8人,农村实用人才8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南泉街道有文化艺术团体3个,会员60个;各类艺术表演团体3个,演职人员30人;电影放映单位1个,年放映456场次,观众达3000人次;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个,建筑面积40平方米,藏书6000册;有文化行业从业人员5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5人。2011年末,南泉街道有体育场地16处;全部城市社区和农村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50%。2011年末,南泉街道有线广播站1个,有广播喇叭170只,通响率90%,广播综合覆盖率90%,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450小时。2011年末,南泉街道电视台开通45频道,有线电视用户数为0.8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南泉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0个;病床150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120张,固定资产总值78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16人,其中执业医师27人,执业助理医师25人,注册护士64人。2011年,南泉街道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9500人次,住院手术466台次,出院病人7473人次。2011年,南泉街道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2/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9万人,参合率95.7%;孕产妇死亡率为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0、0.1‰。

社会保障

2011年,南泉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207户,人数245人,支出73.5万元,比2010年增长5.5%,月人均250元,比2010年增长12%;城市医疗救助3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50人次,共支出1.3万元,比2010年增长4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85户,人数1336人,支出175.4万元,比2010年增长35%,月人均109.4元,比2010年增长10.2%;农村五保集中供养70人,支出320万元,比2010年增长28%;农村五保分散供养57人,支出290万元,比2010年增长26%;农村医疗救助7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721人次,共支出18万元,比2010年增长44%;农村临时救济121人次,支出8.1万元,比2010年增长1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26人;有社区服务设施3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3个,社区服务站3个2011年,南泉街道新增就业人员486人,有137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6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8%;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5000元,比2010年增长200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0000元,比2010年增长3000元;年末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40%。

基础设施

根据区位状况和功能特点,南泉整体开发分两个片区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一是《重庆市南温泉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承担编制,规划区面积为114.27公顷。二是南泉—鹿角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即《重庆市主城区茶园—鹿角组团M、N、R、P、Q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重庆市规划设计院承担编制,规划区面积为2126.77公顷,包含茶园—鹿角工业园区、新市镇、生态居住区。

《重庆市南温泉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庆市主城区茶园—鹿角组团M、N、R、P、Q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获得市政府的批准,南泉整体开发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得市政府的批准,为该区域开发建设提供了法定的规划依据,为南泉整体开发建设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街是市规划建设中的以茶园——鹿角为中心的重庆市东部茶园新区

2004年,巴南区委、区政府作出开发南泉的重大决策,规划27.74平方公里的南泉整体开发;在毗邻茶园工业园区的八斗坪地区,规划建设以装备/机械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高附加值产业为主的6.8平方公里的鹿角工业园。经过2年的艰苦工作,2006年6月南泉整体开发和鹿角工业园区规划都获市政府审批通过。市绿谷公司已投入2亿元资金启动以“温泉主题”为主的南温泉核心景区开发建设。

旅游

南泉街道境内重庆市级风景名胜区南温泉风景区1处;另有樵坪山风景区。南温泉风景区主要景点有钟乳石滴珠、高崖翠柏、三峡奔雷、五湖春涨、仙洞纳凉、花溪区泛舟、塘水流烟、渡月桥等8个。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1-05-21

重庆市巴南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重庆市巴南区统计局.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