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国楹联文化城市

中国楹联文化城市

“中国楹联文化城市”是中国楹联学会授予国内楹联文化底蕴深厚、楹联工作突出的城市的一项荣誉称号。这一称号体现了城市的历史底蕴、文化品位和文明程度的实力。楹联作为汉语语言的独特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命名标准

领导重视

1. 主要领导人应具备较强的楹联文化意识,对当地楹联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将其纳入议事日程。分管文化的领导应对楹联文化事业表示热爱、理解并提供支持。

2. 政府应在楹联活动方面提供一定的资金投入,并取得显著成果。

3. 相关职能部门如发展改革委员会、文化、教育、财政、文物、旅游、交通、住房和城乡建设、城市管理、工商、宗教、新闻等部门应积极支持楹联文化城市的创建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4. 成立创建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人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群众基础

1. 至少一半以上的区县已成立县级楹联组织。这些组织须在当地民政局登记注册,设有固定办公室和稳定工作人员。

2. 尚未成立楹联组织的区县也应有一定数量的楹联专家和爱好者。

3. 至少一所中小学或成人教育学校应成为该市的楹联教育基地。

4. 应有一定数量的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其中地市级不少于50名,县级不少于15名。

5. 创建楹联文化城市活动应得到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楹联组织

1. 市楹联组织应按照章程合法开展楹联活动。

2. 市楹联组织应有一个团结、务实、创新、进取的领导班子。

3. 市楹联组织在创建楹联文化城市过程中应发挥积极作用,工作活跃且成绩突出。

4. 市楹联组织的财务管理工作应合规,账目清晰。

楹联活动

1. 在过去两年内至少举办过一次有影响力的征联活动。

2. 对联集成本市的工作应被列入议事日程。

3. 每年春节期间应组织人员深入基层,为群众撰写春联。

4. 市报及电视台等媒体应积极参与报道楹联文化活动。

5. 广大会员和楹联爱好者应有自己的创作园地,积极开展楹联学术研讨活动。

标志性工程

1. 应至少拥有一处标志性楹联场所,如楹联一条街、楹联公园、楹联艺术馆、楹联展览馆、楹联旅游胜地等,并具有自身特色。

2. 应充分利用楹联提升本地区名胜古迹的文化品位。创建楹联文化区、县、乡镇及企业时,可参照此标准执行。

获得城市

2005年,阳江市荣获“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

同年,运城市也被中国楹联学会命名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

2010年12月6日,东营市举行了“中国楹联文化城市”授牌仪式,成为全国第十五个获得此项荣誉的地级市。

当年,寿光市同样获得了“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的荣誉。

2012年9月20日,雷州市市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雷州举办了“中国楹联文化城市”授牌仪式,成为广东省第二个、全国第五十四个城市获得该项荣誉。

2012年12月18日,运城市再次被授予“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称号。

2017年5月18日,广元市成为中国第九个、四川省第一个获得“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的地级市。

参考资料

亮出“国字”新名片 南京举行“中国楹联文化城市”揭牌仪式.南报网.2024-11-08

阳春市荣获“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中国新闻周刊.2024-11-08

从“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向“楹联之都”迈进——南京楹联文化厅堂上欢歌市井中笑语.网易.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