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东营市

东营市

东营市,别称油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是中国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中国重要的石油基地。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6°55′~38°10′,东经118°07′~119°10′之间。陆域总面积8243.26平方千米,海岸线长412.67千米。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境内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东营市地势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总体平缓,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截至2021年,全市下辖3个区、2个县。截至2021年末,东营市常住人口为219.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1.51%。

东营市建市之前的历史主要以广饶县利津县垦利区的历史追溯,西周公国至战国时期,市域内已成陆部分均为齐国地,清代,市境南部属山东省青州府乐安县。西部属山东省济南府利津县和沾化区(局部)。1982年11月10日,国务院批复山东省人民政府请示,成立省辖地级东营市。1983年10月15日,东营市正式挂牌成立,市人民政府驻东营市东营区府前大街77号。

2024年,东营市全年生产总值4307.70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6.67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561.02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1550.01亿元,增长6.3%。

东营市处于连接京津冀和胶东半岛的枢纽位置,2023年,东营市等级公路通车里程9360.89公里,干线公路里程889.04公里。铁路总里程394.6公里,拥有4D级民用航空机场一座——东营胜利机场和一座万吨级以上港口——东营港经济开发区

东营市是古代军事家孙武的故里、是山东省地方代表戏曲吕剧的发源地和中国第二大石油工业基地胜利油田崛起地。2015年,东营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2019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东营市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地名由来

相传唐王东征时,曾在此安营扎寨,后人在此立村时按所处相对位置得村名为东大营村,后简化为东营村。

1961年4月,华北石油勘探处在东营村附近打成第一口勘探井,1964 年,经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批准, 建立县级惠民专区驻东营办事处,并形成一批为矿区服务的商业、金融、邮电等行业机构。1982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市,即以"东营"为名。

历史沿革

东营市建市之前的历史主要以广饶县利津县垦利区的历史追溯,据2013年11月发现后李文化遗址考证,南部广饶县境内早在8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繁衍;西部利津县地大约成陆于春秋战国时期;北部、东部系近代黄河泥沙造陆所成,仅有近百年历史。

夏至秦

夏朝至殷末,东营为季氏、逢伯陵、蒲姑氏居地。

西周至战国时期,市域内已成陆部分均为齐国地。

秦朝齐郡

汉至南北朝

西汉,境内属千乘郡和齐郡。汉高祖六年(前201年)首置广饶县,属齐郡。广饶县境分属2郡5县之地,即千乘郡之千乘县、琅槐县;齐郡之广饶县、巨定县、利县。利津县南部之地属千乘县之漯沃县、蓼城县。

刘彻元狩元年(前122年),广饶曾一度被封为侯国。

新朝时,市境属建信郡。南部为千乘县、琅槐县地,西部为施武、延亭县地。

东汉初期沿西汉建置。刘庄永平三年(公元60年),以千乘郡改为千乘国。

刘肇永元七年(公元95年)改千乘国为乐安国。市境属乐安国。南部置利、益、博昌3县(广饶县、巨定、琅槐3县废),西部置有蓼城县(漯沃县废)。

三国时期,属魏国青州乐安国博昌、利县、蓼城县地和冀州乐陵国漯沃县地。

晋朝时,复置广饶县,属齐国。市境西部部分属冀州乐陵国漯沃县和青州乐安国蓼城县。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市境先后为后赵前燕后燕前秦北魏等国属地。其行政建置,皆相因袭,市境属青州齐郡和乐安郡、冀州乐陵郡

隋至清

隋朝,初期罢郡存州,实行州县两级行政,杨坚开皇三年(583年)移千乘于广饶县,广饶县名改为千乘,属青州城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废漯沃县置蒲台县,辖永利镇,属棣州。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复改州为郡。青州市改为北海郡,棣州改为渤海郡,市境分属之。

唐朝,复改郡县制为州县制,又在州县之上设“道”,市境南部先属河南道乘州千乘县,后属河南道青州千乘县。市境西部属河北省道棣州渤海县、蒲台县。

宋朝,初废道制。赵光义至道三年(997年)在州县之上设置“路”。广饶县地属京东东路青州千乘县利津县地先属河北路,后属河北东路滨州渤海县。

金朝统一北方后,仿宋制,实行路、州(府)、县三级行政。完颜亶天眷元年(1138年),改千乘县为乐安县,属山东东路益都府

完颜璟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以永利镇升置利津县,属山东东路滨州。

元朝统一中国后,首设行中书省。市境南部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府乐安县,西部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滨州利津县。

明朝,废除行省,设置直隶区和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州、县。市境南部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乐安县,西境属山东省承宣布政使司济南府滨州利津县

清代,实行省、府、县三级行政,市境南部属山东省青州府乐安县。西部属山东省济南府利津县和沾化区(局部)。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属武定府。

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1913年),今市境南部属山东省胶东道乐安县。民国三年(1914年),乐安县更名为广饶县。1915年改属淄青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直属山东省。

市境西部初属山东省岱北道利津县、沾化县地,民国四年(1915年)改属济南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属山东省。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利津县垦利区同属渤海区第四专署。1949年第四专署改称垦利专署。

1945年,广北县、四边县撤销,建立广饶县政府,隶属渤海区清河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5月,撤销渤海行政区,市境内广饶县、利津、垦利均隶属于惠民专区行政公署。

1956年,垦利县建制撤销,垦利、利津合并为利津县。

1958年,沾化区、利津合并为沾化县。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境内广饶县、沾化(含利津)县、县级孤岛人民公社(1958年10月,析利津县东部的建林、永安等4处人民公社设立县级孤岛人民公社)属之。

1959年,孤岛人民公社撤销,恢复垦利区

1961年,沾化、利津县分置,惠民地区与淄博市分开。境内广饶、利津、垦利及沾化局部隶属于惠民专区

1965年3月,为支援石油会战,经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批准,惠民地委在此设立县级工作机构——中共惠民地区东营工作委员会和东营办事处,但无行政辖区,只组建和统辖一批为矿区服务的商业、金融、邮电等机构。

1982年11月10日,国务院批复山东省人民政府请示,划原惠民地区的垦利、利津县2县,广饶县的4个公社,沾化区的4个公社,博兴县的1个公社和3个大队,成立省辖地级东营市。

1983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复山东省人民政府请示,把广饶县划归东营市。

1983年10月15日,东营市成立庆祝大会召开,东营市正式挂牌成立。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东营市建市初,全市划为东营、牛庄、河口3个区,广饶、利津、垦利区3个县。

1987年6月,牛庄区东营区合并为东营区。

2016年8月,垦利撤县设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12月,东营市有5个县区,25个乡镇(23个镇,2个乡),15个街道,203个居民委员会,1666个村民委员会(含黄河三角洲农高区49个村民委员会)。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处于连接京津冀和胶东半岛的枢纽位置,是环渤海经济区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营市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6°55′~38°10′,东经118°07′~119°10′之间。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南北最大纵距123千米,东西最大横距74千米,陆域总面积8243.26平方千米,海岸线长412.67千米。

地质

东营市地处华北坳陷区之济阳坳陷东端,基底构造以强烈的褶皱和断裂构造为其特征,地层自老至新有太古界泰山岩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缺失元古界,古生界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纪、下古炭统及中生界三叠系。凹陷和凸起自北而南主要有:埕子口凸起(东端)、车镇凹陷(东部)、义和庄凸起(东部)、沾化区凹陷(东部)、陈家庄凸起、东营凹陷(东半部)、广饶县凸起(部分)等。

地形地貌

东营市地势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总体平缓,南高北低,西高东低。西南部最高高程为28米,东北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为1/8000~1/12000;西部最高高程为11米,东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为1/7000。东营市被黄河穿境而过,背河方向近河高、远河低,背河自然比降为1/7000,河滩地高于背河地2~4米,形成“地上悬河”。

东营市除广饶县境内小清河南部地区为山前冲积平原外,大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典型的三角洲地貌。由于历史上黄河改道和决口频繁,地表既受洪水的反复冲切,又有淤积套叠,故而形成了岗、坡、洼地相间排列的复杂微地貌。在纵向上,呈指状交错, 在横向上,呈波浪状起伏。东营市微地貌有缓岗、河滩高地、微斜平地、浅平洼地、海滩地5种类型。

土壤

东营市土壤分为褐土、砂姜黑土、潮土、盐土及水稻土五个类别。

褐土主要分布于小清河以南区域,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4%左右,是东营市粮棉菜高产稳产区。砂姜黑土主要分布于小清河南褐土区的低洼处,占东营市土壤总面积的0.6%,适种小麦玉米、高粱等浅根作物,在农业上是较有潜力的土壤类型。潮土占东营市土壤总面积的59%,是东营市主要耕种土壤,经耕作改良适种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盐土在近海呈带状分布,占东营市土壤总面积的36%,自然植被有芦苇、黄须菜茅根蒿子等,以开发水、牧养殖(植)为主。水稻土主要分布于利津县、垦利老稻区,占东营市土壤总面积的0.2%,经多年水耕熟化,初步具备幼年水稻土的特征。

水文

东营市境内分布着大小河流4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0条,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7条,流经两个以上县区的河流16条。东营市现行水系可以划分为黄河流域水系、海河流域水系及淮河水系。只有黄河本身属于黄河流域,其他河流以黄河为界线,黄河以北属海河流域,黄河以南属淮河流域。海河流域水系多为南北走向,共有潮白河、沾利河等14条河流;淮河流域水系多为东西走向,共有小清河支脉河广利河、永丰河等25条河流。

黄河流域水系。黄河东营段河长138千米,河道是黄河下游之窄河段,两岸堤距0.5~5千米,河道曲折系数1.2,比降为1/10000,属弯曲型单式河道。渔洼至入海河口段长70千米,河道淤积延伸,改道频繁,堤防纵横交错,堤距宽窄不一,属于强烈堆积型河流。

海河流域水系。东营市海河流域位于黄河以北,包括河口区利津县,水系主要有潮河及其支流褚官河和太平河、马新河、沾利河、草桥沟及其支流草桥沟东干流、挑河、神仙沟及其支流新卫东河等14条河道组成,境内总长度475.58千米,流域面积2785.55平方千米。

淮河流域水系。东营市淮河流域地处黄河以南,包括东营区广饶县垦利区。主要包括小清河及其支流淄河阳河、泥河子、预备河支脉河及其支流小河子、武家大沟、广蒲河、五干排,广利河及其支流溢洪河、东营河、老广蒲河、五六干合排、六干排,永丰河及其支流三排沟,张镇河和小岛河等25条河流。市境内总长度670.55千米,流域面积5540.77平方千米。

气候特征

东营市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受亚欧大陆和西太平洋共同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基本气候特征为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下降,雨水骤减,天高气爽;冬季,天气干冷,寒风频吹,多刮北风、西北风,雨雪稀少。因地处平原,东营市境内气候南北差异不很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3.2℃,1月平均气温-2.5℃,极端最低气温-21.3℃(1985年12月9日);7月平均气温26.9℃,极端最高气温41.6℃(2009年6月25日)。无霜期285天,最长达329天,最短为249天。年平均降水量540.3毫米,多集中在每年6~8月,7月最多。

自然灾害

东营市主要气象灾害有霜冻干热风、大风、冰雹、干旱、涝灾、风暴潮灾等,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清同治九年至十一年(1870年~1872年)境内连续3年大旱或夏秋大涝。清光绪元年至三年(1875年~1877年)连续三年大旱。1921年利津县县宫家坝决口,淹没利津(含今垦利区)210个村,沾化区(含今河口区)80个村等,受灾面积5400平方千米,人民除迁移他乡以外,无家可归露宿大坝的多达6万余人。1997年8月19日~1997年8月21日,受第十一号台风影响,境内遭受暴风雨和特大海潮袭击,陆地风力7~8级,阵风11级,平均降水130毫米以上,农作物受灾面积177万亩,成灾166.6万亩,被水围困71个村庄,受灾人口71.1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3000万元。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0年12月,东营市土地总面积82.43万公顷,其中农用地42.96万公顷,占东营市土地总面积的51.12%;建设用地14.21万公顷,占东营市土地总面积的17.24%;未利用地25.26万公顷,占东营市土地总面积的30.65%。

东营市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等5类14型湿地,湿地总面积4580平方公里,湿地率41.58%,约占山东省的1/4,是山东省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市。

水资源

东营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9.0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8.21亿立方米,2020年,黄河完成供水15.46亿立方米,其中为东营市供水6.58亿立方米,黄河三角洲应急生态补水4.56亿立方米,河道外生态补水(广饶回补地下水)0.1亿立方米,黄水东调2.42亿立方米。小清河东营境内河长34千米,境内流域面积58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入境径流量为5.82亿立方米;支脉河境内河长68.2千米,流域面积150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入境流量为2.82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东营市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地热、石盐石膏、地下卤水、油母页岩、煤、矿泉水、贝壳、砖瓦黏土等。东营市是胜利油田主产区,截至2020年底,胜利油田共发现油气田81个,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5.87亿吨;投入开发油气田74个,累计生产原油12.46亿吨,累计生产天然气594.02亿立方米。

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以东营城区为中心的东营潜凹区和以河口—孤岛—仙河镇为中心的车镇潜凹区以及垦利区广饶县利津县部分地区,分布面积5655平方千米,查明地下热水资源量3447亿立方米,是全省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石盐主要分布在东营凹陷地带,估算资源量1096.79亿吨。煤的发育面积约630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广饶县东北部和河口区西部,估算资源量61.8亿吨。全市地下卤水资源量58.43亿立方米,油母页岩资源量1544.6亿吨,矿泉水可采资源量365万立方米/年,砖瓦黏土资源量28.44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

截至2021年底,东营市共有木本植物44科、79属、179种(含变种),其中用材树种主要有刺槐毛白杨旱柳、国槐、白榆等,经济树种主要有苹果、梨、枣等;草场类植物有35科、84属、93种;中草药类植物300余种,其中有采集价值的近70种;有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4种。

东营市有各种野生动物1629种,鸟类370种,占全国鸟类总种数的21%,有候鸟271种。鸟类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东方白鹳、丹顶鹤大鸨白头鹤金雕白尾海雕中华秋沙鸭遗鸥、东方白鹳、黑鹳黑脸琵鹭等22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灰鹤白枕鹤等67种,每年迁徙路过的鸟类有600余万只。水生动物有641种,其中有淡水鱼类108种、海洋鱼类85种;主要经济鱼品种有草鱼、刀鲚、鲫鱼、鲤鱼、鲈鱼、刀鱼等。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1年末,东营市常住人口219.5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1.51%,户籍人口198.34万人,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1.47万人,出生率7.35‰;死亡人口0.8万人,死亡率3.96‰;自然增长率3.4‰。

民族构成

东营市境内居民主体为汉族。2020年,东营市有41个少数民族成分,少数民族常住人口近8000人,境内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回族,其他人口较多的有满族蒙古族土家族壮族等。

政治

经济

综述

东营市处于连接京津冀和胶东半岛的枢纽位置,是环渤海经济区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中国重要的石油基地。石化产业,是东营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原油产量持续大幅度增长,1984年达到2301万吨 。1988年原油产量达到3330万吨,比1981年的1611万吨增加1719万吨。作为“老牌”工业城市,东营市围绕培植了石油化工及盐化工、橡胶轮胎及汽车配件、有色金属、石油装备四大产业集群。“十三五”时期,东营市突出资源型城市转型、经济转型升级“两大任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传统产业发生巨大转变。

2024年,东营市生产总值为4307.70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6.67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561.02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1550.01亿元,增长6.3%。

第一产业

东营市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大豆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蔬菜等。主要品种有黄瓜、西红柿、茄子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渔业以养殖海参、中华绒螯蟹、鱼、贝类等为主。

2024年,东营市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386.9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2%。其中,农业增长3.9%,林业增长5.1%,牧业增长3.3%,渔业增长4.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6.3%。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粮食总产量153.96万吨,增长1.3%。“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4.1%。牧渔业稳定向好,肉蛋奶总产量增长1.4%。

第二产业

东营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精细化工、橡胶制品、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盐化工、造纸等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作为“老牌”工业城市,东营市围绕培植了石油化工及盐化工、橡胶轮胎及汽车配件、有色金属、石油装备四大产业集群。

2024年,东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2.7%,制造业增长11.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8%。从主要行业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2.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3.0%,石油加工业增长8.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4.5%。

第三产业

2024年1至11月份,东营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10个行业门类中有9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分别增长57.9%、30.4%、17.5%、15.6%。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4.49亿元,同比增长6.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增长6.3%,乡村增长5.7%。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增长6.1%,餐饮收入增长7.1%。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高能效等级家电,智能手机,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分别增长62.0%、28.6%、20.2%。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4%。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3.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5%。从主要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3.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0.3%。从投资构成看,建筑安装投资增长6.8%,设备工器具购置增长9.3%。

经济功能区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1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第一家国家级开发区,拥有“四上”企业335家,规上工业企业115家,高新技术企业108家,产值过亿元企业111家。先后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铜及铜材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是2006年4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是《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18-2025年)》东营炼化一体化区的核心园区。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按照“新旧动能转换主战场、鲁北高端石化基地核心区、双招双引主阵地、新材料产业拓展示范区”目标定位,紧抓重大项目推进、“五个一体化”建设和环境优化提升,强力推动高端石化产业扩规模、增质效,全力打造国家绿色循环能源石化产业基地。

2015年10月,国务院批复设立黄三角农高区,成为第二个国家级农高区。2016年11月,黄三角农高区正式挂牌运行,总面积350平方公里,辖49个行政村,截至2021年常住人口5.4万人。

作为滨海盐碱地和冲积平原的典型代表,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土壤分布广泛、类型丰富,面积达到43.97万亩,占东营市总面积的83.75%,是探索荒碱地治理新技术的天然本底试验场。

按照国务院要求,黄三角农高区纳入国家高新区序列,实行现行国家高新区支持政策。共有已建或在建重大科研平台9个,其中山东省政府与中科院在黄三角农高区共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与中科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山东省农科院等36家高校院所合作,引进科研团队116个,高层次科技人才713人,实施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8项。

文化

东营市是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的故里,优秀地方戏曲山东吕剧的故乡。东营境内发掘出的西大张遗址、傅家遗址五村遗址、南河崖制盐遗址、南望参古窑群遗址和现存的柏寝台、南宋关帝庙等文物古迹,西周至春秋时期,这片由山前冲积平原、河流冲积平原及沿海滩涂构成的广袤土地,肩负起了齐国经济和军事的两项重任。齐桓公曾经在今东营境内筑柏寝台会盟诸侯,齐景公则曾多次登临柏寝台,并在这一带进行游猎活动。

文化保护

截至2020年末,东营市共有广饶关帝庙大殿、傅家遗址、五村遗址、南河崖盐业遗址群4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东营市东营区吕剧、广饶县陈官短穗花鼓2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方戏曲

东营市是山东吕剧的发源地,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民间艺人时殿元等是吕剧的主要创始人。吕剧自形成以来,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吕剧原名“坐腔扬琴”“化妆扬琴”,系在山东琴书基础上吸收民间腰鼓、小曲、腔等发展演变而成,流行于山东和江苏省、安徽部分地区。吕剧唱腔音乐系由民间俗曲演化而来,属于典型的板腔体结构,由“四平”、“二板”等调式和部分曲牌构成,在流行地群众中有“拴老婆子”的美誉。吕剧演出剧目近三百个,《王小赶脚》《姊妹易嫁》《李二嫂改嫁》等都是其中代表性的作品。

2006年,广饶县吕剧和东营区吕剧同时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东营区吕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美食特产

东营地处黄河入海口,物产丰富,食材广泛,以河海交汇处的水产品见长,代表美食有黄河刀鱼、利津水煎包黄河口大闸蟹广饶肴驴肉等。

黄河刀鱼因其形似利刀而得名,是生长在黄河下游的珍稀鱼类,肉质细嫩,脂肪丰厚,通常以单饼卷食。

利津县传统美食,始于清代,为发面煎包,分荤、素馅两种。其特色在于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嫩软,皮薄馅大,香而不腻。

黄河三角洲丰富的资源养育了肉质鲜美的黄河口万蟹楼大闸蟹,这种大闸蟹膏满黄肥,通常以清蒸为主,保持大闸蟹的原汁原味。大闸蟹色泽橙黄,肉鲜香甜美。

广饶肴驴肉历史悠久,刚出锅的肴驴肉呈紫红色,肉质硬实但易咀嚼,味道浓香却不油腻。

市树、市花、市鸟

2019年,为进一步彰显东营地域特色、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增强市民生态文明意识,东营市组织开展了“市树、市花、市鸟”评选活动,最终确定“国槐”为东营市市树、“荷花”为东营市市花、“东方白鹳”为东营市市鸟。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0年末,东营市境内高等院校有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公办本科)、东营职业学院(公办专科)、山东胜利职业学院(公办专科)、东营科技职业学院(民办专科)4所,东营市有幼儿园401所;小学103所;普通初中90所。其中初级中学4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7所;普通高中16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高中13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特殊教育学校3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9所(含技师学院);高等院校4所。

医疗事业

截至2021年末,东营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10家。其中,医院7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7家,卫生院29家,村卫生室867家,门诊部、个体诊所、卫生所、医务室706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6家,专科疾病防治院(所)2家,卫生监督机构6家,妇幼保健机构7家,采供血机构1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4家,其他卫生机构5家。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13700张,其中,医院12029张,妇幼保健机构366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57张,卫生院741张,门诊部7张。全市区域内国家免疫规划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报告接种率99.81%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为70.07%。

科学技术

2021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1603件。PCT(一般指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19件。2021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254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9.39件。2021年新增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4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19家、市级农业科技园区7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市级众创空间8家。

文化事业

2023年末,东营市共有国有文艺团体4个,公共图书馆6个,文化馆6个,美术馆3个,文化站40个。其中,6个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6个公共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共有院线影院29家。其中,汽车影院1家,城市影院28家,全年票房收入7458.44万元;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队82个,全年共放映电影21713场,覆盖率达到100%,合格率达到99.8%以上。

体育事业

“十三五”期间,东营市累计建造各类体育运动场地8007个,体育公园和健身广场15处,铺设健身步道800公里,健身骑道400公里,建设社会足球场地47处,城市社区健身设施覆盖率达100%,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到了99%,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了3.07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39.8%,国民体质测定合格率超过92%,各项指标均居山东省前三。

2021年,东营市成功举办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东营)马拉松赛、黄河口(东营)公路自行车赛、首届中国东营·国际湿地城市钓鱼公开赛、黄河口(东营)汽车场地越野赛。派出995名运动员参加山东省年度锦标赛和冠军赛,取得17枚金牌,27枚银牌,47枚铜牌。东营市“万象冰雪精品游”获评2021春节黄金周山东体育旅游精品线路,“黄河口体育旅游基地”获评首批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社会保障

2023年末,东营市职工基本养老(不含油田)、失业(不含油田)、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67.91万人、38.08万人、74.03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不含油田)、生育(不含油田)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54.87万人、35.74万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9.46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22.99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2856元。

环境保护

2023年,东营市完成造林面积2215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194亩。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地2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地9个,省级自然保护地14个。共有湿地保护小区6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中国湿地公园1处,省级湿地公园9处,市级一般湿地37处。

2023年,东营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27,居全省第5位;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一氧化碳(CO)等5项污染物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连续2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成为省内继青烟威日后唯一达到二级标准的市。空气优良率61.6%,重污染天数6天。

2023年,东营市水环境质量指数5.4819。9个国控断面中有5个达到或超过三类水标准,优良比例达到55.6%,超过省定“十四五”考核目标33.4个百分点。黄河入海断面丁字路口总氮平均浓度3.04mg/L,比上年改善10.3%,较黄河入鲁断面改善18.3%,再次实现总氮“双连优”。近岸海域优良水体面积比例达到78.7%,比上年改善30.6个百分点,超过省定考核目标12.4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

综述

东营市处于连接京津冀和胶东半岛的枢纽位置,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十三五”时期,东营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9332公里、铁路里程354.1公里、油气管道里程1935公里,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建成码头泊位63个,胜利机场通航城市达到17个,与“十二五”末相比,新增公路里程320公里、铁路里程175.8公里、油气管道里程1290公里,新增码头泊位12个,东营的交通区位优势加快凸显。

公路

“十三五”时期,东营市建成投用济东高速、长春-深圳高速公路广饶至高青段、青州何官互通立交等一批交通项目,新改建、大中修国省道干线公路397.6公里,新建改造“四好农村路”1498公里,建设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974公里。

截至2021年4月,东营市境内现有荣成-乌海高速公路、长深高速、济东高速和东营港疏港高速4条高速公路,G220(东营-深圳市)、G340(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子长市)、G516(沾化-青州)3条国道,S227河辛线、S228黄临线、S309田高线、S315孤阳线、S316寿高线、S507东利线、S508田广线7条省道

截至2021年末,东营市公路网主框架初步构成,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935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237公里,实现“县县通”;普通干线国省道里程652公里,实现“镇镇通”;农村公路8468公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村村通”。2021年全年公路客运量218.83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46872.16万人公里。公路货物运输量完成4114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完成721475.58万吨里。

铁路

2020年9月28日,东营港董家口港区疏港铁路正式运营,铁路全长114.24千米,途经利津县河口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全线设9个车站,8个区间,这是东营市建市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是全国里程最长的疏港铁路,也是全国首个地方铁路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项目, 获评全国PPP示范项目。

2020年12月26日,黄大铁路全线通车,全长216.8千米,其中,东营市境内60.9千米,与朔黄铁路黄万铁路组成横跨山西省、河北两省,北通天津港、河北黄骅港,南达山东龙口港的国家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干线铁路网。

截至2021年,东营市铁路总里程394.6公里,境内有德大铁路(德州-大家洼)、黄大铁路(黄骅-大家洼)、曹寿铁路(曹王-寿光市)、淄东铁路(淄博张店-东营)、东营港疏港铁路5条干线铁路和西郊铁路货场、胜利发电厂、胜利石化总厂、华星石化、新兴物流、华泰集团、大唐电厂等7条专用线铁路。境内东营站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三等站东营南站为德大铁路(德龙烟铁路一部分)上的一个车站,是隶属于济南铁路局管辖的二等站

2022年10月31日上午,山东省政府召开津潍高铁东营黄河公铁大桥开工动员会,标志着新建天津市至潍坊高铁控制性工程东营黄河公铁大桥正式进入施工建设阶段。

航空

东营胜利机场坐落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位于东营市政府东北13公里处,机场始建于1984年,总占地面积约6110亩。为4D级民用航空机场。航站楼面积2.6万平方米,跑道长3600米,建有停机坪2个,可停放8架C类和1架D类飞机,设计年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5000吨。2020年东营市成功入选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成为山东省唯一入选的地市。2021年3月28日,东营胜利机场执行2021年夏航季航班计划,并开通威海-东营-太原市、海口-武汉-东营2条新航线,原北京(大兴)-东营航线优化为北京(大兴)-东营-温州市航线,总计通航城市达到22座(24座机场)。

2021年东营胜利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68.2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05.18吨。

水运

东营港地处黄河入海口以北,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北部渤海湾西南岸,东南距黄河入海口约十八海里。东营港北距天津港85海里,东北距大连港166海里,东距龙口港78海里,是渤海西南部较大的综合性港口。东营港以东营市为依托,分为东营港区,广利港区,广北港区,广饶港区,刁口港区,共5个港区,形成了以东营港区为主,其他港区为辅的港口体系。东营港主要进出口货物为原油。石化产品盐及盐化产品,建材农副产品等。截至2021年,东营港港口经营企业14家,泊位数63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1个,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6000万吨。

景区

综述

2023年末,东营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64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8家,3A级景区49家,2A级景区6家。

主要景点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3万公顷。2005年10月1日正式对游客开放。2020年1月7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为了弘扬孙子文化,广饶县规划建设孙子文化旅游区,是集休闲度假、 旅游观光、商贸服务、宗教朝圣、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废假区。2012年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红色刘集旅游区位于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刘集党支部是山东省乃至全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使用和保存了首版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

天宁寺文化旅游区,位于垦利区西部,总占地面积约1500亩,是天宁湖湿地公园重要组成部分。天宁寺大雄宝殿于2013年6月14日举行开光大典正式对游人开放;2014年5月4日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东营红滩湿地旅游区位于黄河入海口南侧,是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区域,湿地南起永丰河,北至小岛河,海岸线总长约10公里,是“中国醉美艺术海岸”。2022年10月27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公告,确定东营红滩湿地旅游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著名人物

友好城市

城市荣誉

参考资料

在东营,沿着黄河遇见海.东营文旅微信公众平台.2024-12-28

国际湿地城市|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的生态之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2-11-22

东营市人民政府 自然环境.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1-07

东营市人民政府 建置沿革 东营市建置沿革.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1-07

全国行政区划查询平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2-11-07

东营市人民政府 人口情况.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1-07

2024年全市经济运行稳健向好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东营市统计局.2025-02-02

东营市人民政府 风景名胜.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1-14

东营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2-11

山东人均GDP第一的城市,不是青岛济南.新浪财经.2022-10-26

东营港-港口网.中国港口.2022-11-12

市树、市花、市鸟.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0-2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2-10-26

东营市情资料库.山东省情网.2022-12-11

东营市.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2-11-29

2023年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东营市人民政府.2024-06-03

东营交通概况.东营市交通运输局 .2022-11-16

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东营机场:不畏难关 锐意进取 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发展新跨越-中国民航网.中国民航网.2022-11-16

山东东营举办孙子文旅节.中国旅游新闻网.2022-11-19

答记者问丨牛庄镇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张立华:持续做优“吕剧故里”特色名片 形成“人人爱吕剧、家家唱吕剧”的浓厚氛围|东营区_网易订阅.网易.2022-10-26

公司简介 | 胜利油田.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官网.2022-10-26

文明之花在东营绽放——东营市荣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综述.百家号.2022-11-17

东营市被命名为2019年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百家号.2022-11-17

..2022-11-28

东营40余条河流有了“河长”.齐鲁晚报网.2022-11-12

东营市人民政府 自然资源.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1-12

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中国政府网.2022-11-19

东营市人民政府 民族宗教.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1-14

东营市人民政府 头条新闻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 杨国强主持并讲话.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1-07

主页.东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09-06

东营市人民政府 政务公开.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0-26

刘美华在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作常委会工作报告.东营网.2022-12-31

十强产业看东营|主攻链条经济,东营“硬核出圈”.百家号.2022-12-14

《东营市志》综述.山东省情网.2022-12-14

经济增速4.2%,东营如何借助资源优势带动经济转型?.百家号.2022-12-14

东营市人民政府 最新动态 2020年及“十三五”时期工作怎么看——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成绩篇.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2-14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概述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区情简介.东营经开区管委会.2022-11-14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 东营港概览.东营港经开区管委会.2022-11-14

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园区概况.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022-11-14

东营概况——人文资源.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11-19

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2022-12-14

东营市吕剧.山东省人民政府.2022-11-14

吕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1-29

16地市小吃系列 东营.山东省人民政府.2022-11-14

学校简介-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官网.2022-11-29

学校简介 - 东营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东营职业学院.2022-11-29

学校简介-山东胜利职业学院.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招生信息网.2022-11-29

学院简介-东营科技职业学院.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官网.2022-11-29

二〇二〇年东营市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东营市教育局 市委教育工委.2022-11-15

2021年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1-15

医院简介-东营市人民医院.东营市人民医院.2022-11-29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医院简介.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官网.2022-11-29

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医院介绍.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官网.2022-11-29

医院基本情况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东营医院(东营市中医院)官网.2022-11-29

2023年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东营市人民政府.2024-06-03

《东营市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解读.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1-16

东营:118个重点项目助力攻坚“交通强市”_腾讯新闻.腾讯网.2022-12-17

我市召开展望“十四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努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百家号.2022-12-18

十年答卷·东营丨大道如虹天地宽 东营交通运输工作十年“答卷”.百家号.2022-12-18

交通 邮政 电力.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1-16

德大铁路东营南站开通1周年 华丽变身“美美哒”_东营_东营大众网.大众网东营.2022-12-18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东营“高铁梦”即将照进现实.东营网.2022-11-16

通达22城!东营胜利机场2021年夏航季航班时刻表发布 . 海报新闻.2022-11-16

喜迎二十大·非凡十年|人享其行 物畅其流.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1-16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1-16

孙子文化旅游区荣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众网东营.2022-11-16

红色刘集旅游景区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众网东营.2022-11-29

天宁寺文化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1-17

风景名胜 揽翠湖旅游度假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1-29

风景名胜 黄河三角洲动物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1-29

风景名胜 孤岛槐树林温泉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1-29

东营市人民政府 风景名胜 龙居黄河森林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1-29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区情概况.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2-11-22

孙子文化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1-16

红色刘集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1-17

东营红滩湿地旅游区.垦利区人民政府.2022-11-17

山东新增11家4A级旅游景区 .鲁网.2022-11-17

历史人物 千古兵圣——孙武.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1-29

历史人物 西汉经学家——欧阳生.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1-29

东营市人民政府 历史人物 元代名将——綦公直.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1-29

印尼巴里巴班市.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1-17

法国东比利牛斯省.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1-17

韩国江原道三陟市.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1-17

美国德克萨斯州米德兰市.东营市人民政府.2022-11-17

2024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百强榜发布,上海多个指标名列前茅.今日头条.2025-01-07

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区,榜单来了!.百家号.2024-09-23

深圳第一!2022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公布.腾讯网.2025-01-06

中国成为“国际湿地城市”最多的国家.东营区人民政府.2022-11-17

东营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一县七镇榜上有名.百家号.2022-11-17

喜报!东营入选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澎湃新闻.2022-11-17

东营荣获2013年中国人居环境奖.人民网.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