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市
子长市(英文名:Zichang C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下辖县级市,延安市代管,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延安市北部,总面积2405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子长市常住人口21.53万人,下辖8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市政府驻瓦窑堡街道安兴路46号。
子长市地处陕北高原丘陵沟壑区横山山脉东端,境内河流属黄河水系,分属清涧河、无定河、延河3个支流水系,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禹贡时属武威郡之域,商末为翟地,春秋归白荻,战国属魏。历经多代政权更迭,至蒙古宪宗二年(1252年),升安定堡为安定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五月一日,安定县改为子长县。201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子长县,设立县级子长市,由陕西省直辖,延安市代管。
子长市2022年经济总量在延安市13个县级区划中位列第6,农业以山地苹果为主,工业形成了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其中煤炭产业是子长市的支柱产业。服务业以文化旅游业为主导。2022年,子长市实现生产总值165.84亿元,产业结构比为6.8:65.9:27.2,人均生产总值76993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0740元。子长市境内有子长至延安和子长至清涧高速公路、340国道、205省道、包西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
子长市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民族英雄谢子长的故乡,为革命老根据地之一,先后有10名子长籍军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素有“红都”和“将军县”之美誉。子长唢呐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瓦窑堡革命旧址、钟山石窟等2处遗迹遗址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钟山石窟景区、龙虎山景区、子长革命烈士纪念馆、子长市高柏山黄帝文化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安定镇安定村、涧峪岔镇石窑台村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
名称由来
1942年,为纪念著名革命烈士谢子长,安定县更名为子长县。201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子长县,设立县级子长市。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远在6000年前,子长市境内就有先民繁衍生息,渐有原始聚落出观。禹贡时属武威郡之域,商末为翟地,春秋归白荻,战国属魏。
秦实行郡县制,在石家湾乡曹家附近设阳周县,隶上郡(今榆林市)。东汉初,县属肤施县地(今绥德县附近)。东晋义熙三年(407年),赫连勃勃建夏国(今靖边白城子),市境属夏州辖。北魏中叶,境内为魏平县地(今子长,延川县交界地带)。神龟元年(518年),市境东北部设城中县(治所在今子洲境内),市境分属城中、魏平两县。
隋唐至宋元
隋朝开皇元年(581年),城中县改称城平县,治所东迁30里(今清涧县境内),隶延州。大业三年(607年),延州废,置延安都,市境为延安郡辖地。大业十三年(617年)八月,延安市、雕阴诸郡降唐,境属唐。唐代武德元年(618年),并州县,分天下为15道,境为关内道延州延川县地。天宝(742年),改州为郡,境为上郡延川县地。五代十国时期,境内相继为后梁、后唐所辖,隶延州。
北宋初,设路以辖州,境内隶郎延路延州,仍为延川县地。至道年间(995~997年),境内被西夏占据。康定元年(1040年),升安定寨为安定堡。庆历元年(1041年),设丹头寨(今史家畔乡丹头村)。元符元年(1098年),在安定堡西北置殄羌寨。崇宁元年(1102年),在安定堡西北筑天降山骈城。政和八年(1118年),更名制戎城。正大三年(1226年),升绥平、怀宁、克戎3寨为绥平、怀宁、克戎3县,今南沟岔乡属怀宁辖,余为延川县地。
蒙古宪宗二年(1252年),升安定堡为安定县,属延安路辖。至元元年(1264年),析置丹头县。至元四年(1267年),撤丹头县并入安定县。
明清时期
明洪武二年(1369),改延安路为延安府,县属延安府绥德州。
清代实行省、道、府、县四级行政制,县属陕西省延棉绥逍延安府。
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1913年),省下设道、县两级,县隶属陕西省榆林道。二十二年(1933年),道制废除,县直属省。二十三年(1934年)八月,中共陕北地区特委在涧峪岔区景家河村建立陕北第一个县级政权——安定县革命委员会。十月,更名为赤源县临时苏维埃政府,十二月改称赤源县苏维埃政府,为陕北第一个县苏维埃政府,与南京政府陕西省安定县政府并存。二十四年(1935年)二月,秀延县苏维埃政府在境内建立(治所在今玉家湾镇柳树沟村,1937年10月并入边区安定县)。同年一月底,陕北省在境内白庙岔(今属安塞县)成立。四月,西北工委在安定县西北和安塞县北部筹建重远县(未公开),五月,在此区域建立子长县(1937年10月废)。赤源、秀延、子长3县隶属陕北省。九月,赤源、秀延、子长3县隶属陕甘晋省。十月,瓦窑堡市(县级建制)建立,隶属陕甘晋省。十一月,中共中央机关进驻瓦窑堡,遂成中国革命红都。西北办事处成立,赤源、秀延、子长、瓦窑堡4县市属陕北地区省辖。二十六年(1937年)九月,境内并置边区安定县与陕西省安定县,边区安定县直属陕甘宁边区政府。二十九年(1940年)二月二十九日,陕西省安定县政府撤离,境内属边区安定县辖。三十一年(1942年)五月一日,安定县改为子长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年5月2日,县划属缓德分区。1956年10月5日,县划归延安专署。1958年11月,安塞县治撤销,其北部地区划入县域。1961年6月,该区复归安塞。
201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子长县,设立县级子长市,由陕西省直辖,延安市代管。
地理
位置境域
子长市地处陕西省北部居中,北依横山山脉南麓,南临永坪川,居延安地区北部清涧河上游。东端马家砭、南沟岔乡与清涧县、子洲县两县接壤;南部热寺湾、余家坪乡与延川县、延安市毗邻;西部安定镇、李家岔乡与安寨、靖边县两县相连;北依横山山脉与横山区交界。全县介东经109°11'58"~110°01'22"、北纬36°59'30"~37°30'00"之间,东起马家砭乡西沟岔村,西至李家岔乡麻岭山村,最长处72千米;北起高台乡石窑台村,南至余家坪乡邢家沟村,最宽处55.70千米。总面积2405平方千米,约占陕西省总面积的1.16%,占延安市的7%。
气候
子长市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少阴雨,多晴天,日照长,太阳辐射强烈。年平均气温9.1℃,截止到2010年,极端最低气温-23.6℃,出现在1998年1月19日,极端最高气温39.0℃,出现在2005年6月22日;年均降水量514.7毫米,降水值季节变化幅度大,区域分布迥异。夏季降水最多,占年降水量的59%,冬季降水最少,占年降水量的2%。年内降水多集中于7、8、9月,占年降水量的62%,其中8月为高峰值,占年降水量的23%,1月和12月最少。无霜期175天,多年平均日照2476.7小时,境内盛行西风。
地质
子长市地处华北陆台鄂尔多斯市地台向斜东南翼斜坡带,为陕北地区构造盆地一部分。南部发育有次一级低角缓倾、轴向北西的短轴鼻状和箕状褶曲,主要有二进沟、闫家枣林、白家窑子鼻状背斜及流泪坡单斜晶系。二进沟背斜为宝塔区石家砭背斜向北延伸至二进沟,倾向西南,转轴倾角3度,逐渐趋向平缓;流泪坡单斜为延安市白家沟箕状向斜向西延伸至流泪坡呈单斜;闫家枣林背斜两翼地层倾角1~3度,部向北延伸2~3千米逐渐消失;白家窑子鼻状背斜轴向西偏北,至瓦窑堡附近为北西西向,向西至栾家坪两翼渐变开阔,两翼地层倾角2~3度。境内地层基底属前震旦系,主要沉积古生代和中生代陆相碎屑岩。第四系黄土岩系深厚,广覆全境老岩层之上。露地层最老的有三叠系延长统,依次为侏罗系、白垩系保安统、第三系三趾马红土层及第四系。
地形地貌
子长市地处陕北高原丘陵沟壑区横山山脉东端,主脊为秀延河与润峪岔河分水岭,北支岭为大理河与淮宁河(境内河段称涧峪岔河)分水岭,南支岭又为延河上游与秀延河上游的分水岭。地势西高东低,以英板沟与高台沟分水线向南,经李家岔乡境东界,南连安定镇东界和寺湾乡东界。连线以西海拔1400~1562米,连线以东海拔930~1300米。李家岔乡墩梁圪堵最高,海拔1562米。马家砭村河滩最低,海拔930米。
境内沟壑纵横,河谷深切,梁起伏,蜿蜒连绵。发源于西部的秀延河、涧峪岔河弯曲蛇行,横穿中、北部。永坪河、大理河呈羽状分流,向南、向北汇人延河和无定河,各河支流呈放射状密集分布。经地壳升降起伏和河流切割冲蚀,形成深谷高崖,千沟万壑,山、坡、梁、峁星罗棋布破碎地貌。沟谷切割深度大,相对高差100~300米。地貌初为浅海,距今4.70亿年左右上升为陆地。中生代时,东、西、南隆起,形成内陆盆地,低洼之处为湖泊。时气候湿润,陆地森林茂密,湖中淡水动物繁衍,燕山运动时,盆地中心逐渐由南移向西北,形成准平原。自喜马拉雅山脉运动(第一系末到第四系初)始,原沉积较厚处变成岭脊,形成清涧河、淮宁河、延河、无定河等水系。第四系后期,白于山地区切割为起伏不大的丘陵状地形。嗣后,气候趋旱,风尘黄土盛行,离石黄土成为地面主要构成物。中、晚更新世,黄土堆积减少,侵蚀加剧,沟道增多加深,地形起伏增大。后气候干寒,进入新黄土堆积时期,风尘黄土堆积在河谷平原中。晚更新世后期,气候变化,堆积转弱。全新世时,川道中出现宽广的一级阶地与河漫滩,梁峁坡上出现现代侵蚀沟——浅沟、切沟、冲沟、陷穴、滑坡和崩塌陡崖。境内原始地貌发育成以基岩为骨架的峁、梁、沟、坡相互交织景观。秦汉以来,人为过度垦殖,加速水上流失,形成丘陵沟壑地貌。
境内地貌黄土疏松软绵,经暴雨渗透、冲蚀,形成陷穴、崩塌堆、沟坡、滑坡、泻溜坡等多种潜蚀地貌。属黄土丘陵沟壑组合类型,分为沟间地(土质山丘)和沟壑地(河谷川台)两大类型。沟间地分为梁、峁梁、峁等,沟壑地分为细沟、浅沟、切沟、悬沟、冲沟、坳沟(干沟)和河谷。
水文水利
水文
子长市境内河流属黄河水系,分属清涧河、无定河、延河3个支流水系,流域面积2395.36平方千米,其中清涧河水系1631.1平方千米,无定河水系759平方千米,延河水系5.26平方千米。全县沟道面积1159.21平方千米,其中流水沟道474条,总长度258千米,沟道比降0.40%~6.30%。年径流系数约0.09,多年平均径流量1.78立方米/秒,年径流总量10911.23万立方米。主要河流有秀延河(统称清涧河)、涧峪岔河(统称淮宁河)、大理河、永坪河4条。
水利
子长市有百万方以上水库3座,淤地坝872座。中山川水库位于清涧河上游安定镇石畔村,建于1972年,1977年10月投运,为中型综合效益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43平方千米,主河道长17.7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655万立方米,年输沙量176万吨。库容4347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123立方米方、滞洪库容1224万立方米),死库容83万立方米,水面面积260公顷。正常防洪水位1255.12米,防洪保护面积1500公顷,灌溉面积1000公顷,年供水量300万立方米。
土壤
子长市土壤分为6个土类、11个亚类、21个土属、72个土种。6个土类分别为黄土性土、黑垆土、红土、淤土、潮土和草甸土。全市土壤分布呈自西北至东南土壤沙粒含量由多到少、土粒由细变粗特点。绵砂土含沙量大,土粒粗,主要分布在市境西北部两条地带:一条在李家岔、涧峪岔、马家砭 3乡之北:另一条在安定、栾家坪、玉家湾、南沟岔4乡镇北部部分村庄。其余各处多属黄绵土地带。黑垆土多在沟谷的二级阶地、梁鞍部、峁前缘,零星分布。沟沿以下分布潮土、红土和草甸土。境内清涧河、涧峪岔和大理河等流域的开口环状地带,沟谷、阶地、台地、缓坡、陡坡、梁峁顶部分别覆盖不同土壤类型。秀延河河道两岸一级阶地主要土壤有砾质土、夹砂(石)淤绵土、川地黄绵土。二级阶地上有次生黄土覆盖,土壤有台地黄绵土和黑垆土,二级阶地以上成土母质为马兰丹黄土和次生黄土。沟谷陡坡的地表多有红色古土壤层裸露,主要土壤有各种坡度的黄绵土、二色土、硬黄土和红胶土等。沟谷的成土母质为河流冲击和次生黄土,主要土壤的沟条二色土、沟条黄绵土、料姜红土及少量砾质土。沟坡以上成土母质多为较厚的马兰黄土和次生黄土。马蹄状二级阶地前缘有黑垆土残存,主要土壤有各级坡面的黄绵土、绵砂土、生草黄绵土和硬黄土。绵砂土主要分布在李家岔、涧峪岔、高台、石家湾4乡,成土母质为马兰黄土和次生黄土。坡地有各级坡度的绵砂土,鞍部有少量的黑垆土,沟底有红土裸露,沟掌湾塌多有小面积草甸土,打坝淤地形成坝淤土,部分坡地有生草绵砂土,部分梁峁坡上有硬黄土,分水岭坡面形成过渡带。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子长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子长市有耕地28401.02公顷(42.60万亩),园地3863.42公顷(5.79万亩),林地84970.48公顷(127.46万亩),草地107570.74公顷(161.36万亩),湿地8.43公顷(0.01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471.26公顷(9.71万亩),交通运输用地3293.29公顷(4.94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729.06公顷(4.09万亩),其他土地2321.69公顷(3.48万亩)。
矿产资源
子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10余种。煤炭地质储量28.94亿吨,探明23.88亿吨,主要分布于市境西部;石油储量3.26亿吨,境内石油主要赋存于三叠系延长统中下部的长2、长4+5和长6油层组,其中长2和长4+5油层主要分布于中山川,长6油层在全县均有分布;天然气储量1000亿方,主要分布在东、西部,涉及涧峪岔、李家岔、安定、瓦窑堡、南沟岔、杨家园子等12个乡镇900平方千米;铁矿石储量64.8万吨,主要分布在寺湾乡邱家塌、凉水湾2处;石盐储量2000亿吨,子长市域整体居于特大型陕北地区奥陶系盐田之内,主要盐层为马口、马五4一10,埋深2866米以下,平均厚度超过100米。
水资源
子长市地表溪流多,但流量不大。境内无过客水资源,主要靠径流自产量。水资源主要补给来源是天然降水,每年7、8、9月为主要降雨期,占年降水量64%。径流分布不均,西北无定河河源区,径流量为3294.20万立方米,总流量1.04立方米/秒;中部川道区径流量为5715.13万立方米,总流量1.81立方米/秒;南部清涧河河源区径流量190.19万立方米,总流量0.61立方米/秒。
地下水有第四纪潜水、基岩空隙裂隙潜水与裂隙承压水和水。境内地表切割破碎,岩层储水条件差,年降水量少而集中、多暴雨,大部分形成地表径流,降水渗人系数仅2.79%,除秀延河川道,地下水普遍贫乏,径流模数平均0.829升/秒·平方千米,径流量约0.76立方米/秒,总量5800万立方米,水位埋深7~150米,可开采量1100万立方米,可利用量仅100万立方米,集中于中部川道区,西北和东南部开采价值不大。无定河、清涧河源区储量和开采量极小。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子长市野生树种主要有旱柳、杨属、刺槐、中槐、榆树、杜梨、柠条锦鸡儿、沙棘、紫穗槐、柽柳(俗称多枝柽柳)等树种。草植物主要有紫苜蓿、针茅、冰草、铁杆蒿、百里香属、艾蒿、茵陈蒿、柴碗、委陵菜、猪毛菜等种类。据统计,子长市有古树名木454株,其中,古树群两处有420株,涧峪岔镇杜家洼村三郎山庙三级古树群有侧柏200株,余家坪镇老庄湾村青云寺二级古树群有侧柏220株,散生古树名木34株。
动物
子长境内野生动物有鹿、黄牛、狼、孤、黄鼬(俗名黄鼠狼)、野兔、黄喉貂、隐纹花松鼠(俗名花格狸)、鼢鼠属(俗名瞎)、蝙蝠等。野禽有野鹊、原鸽、斑鸠、石鸡(俗名环颈雉)、老鹰、猫头鹰、泰和鸡、麻雀、燕子、啄木鸟科、大杜鹃、百灵鸟(俗名云雀)、黄雀等。其中黑鹳、金雕、灰鹤、豹猫、刺猬亚科等二十余种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自然灾害
子长市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雹灾、风灾、水灾、滑坡、虫灾等,2021年6月开始,子长市气温持续走高,降雨量严重减少,连续70余天无有效降雨,全市遭遇严重干旱,方圆几十千米内河流断流。据气象部门分析,本次子长市旱情范围、持续时间和强度,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严重的旱情。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9月,子长市辖8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县人民政府驻地:瓦窑堡街道安兴路46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末,子长市常住人口21.53万人,城镇化率62.88%;出生率5.80%,死亡率5.68%,人口自然增长率0.12%。根据子长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子长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114763人,占比为52.71%;女性人口102972人,占比为47.29%;0-14岁人口为45192人,占20.76%;15-59岁人口为136696人,占62.78%;60岁及以上人口为35847人,占16.4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3621人,占10.85%。
民族
子长市内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族、蒙古族、苗族、维吾尔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不多,主要是外来人员到市工作、嫁娶或投靠亲戚落户于市,散居于市内。
语言
子长方言属以山西太原为中心的晋语,突出特征是声调有入声,词语中有带表音的“圪”词和分音词(嵌“|”)。入声收喉塞音韵尾,分阴阳,读不十分急促的短促调。带表音字“圪”的词语如:圪峁、圪渣、圪搅、圪低、圪尖、圪湾、圪堆、圪撮等;分音词如:不烂(绊、拌)、不浪(棒)、骨隆(滚)、哭联(圈)、窟窿(孔)等。境内各乡镇方言大致可分4片,以瓦窑堡镇为中心,包括安定、栾家坪、冯家屯、玉家湾、李家岔、余家坪、寺湾、杨家园子为一片(各乡镇均以政府所在地方言为代表),为标准子长话;东区史家畔、马家砭、热寺湾乡为一片,音系接近清涧县方言;北区涧峪岔、南沟岔乡为一片,音系接近子洲南川话;西区石家湾、高台乡为一片,音系接近靖边县、横山方言。其中以瓦窑堡、马家砭、南沟岔、石家湾为各片方言的代表。
宗教信仰
子长市境内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境内有玉皇山道观、成功寺、永正寺、灵官宫等主要宗教活动场所。道教为汉民族固有宗教,奉老子为教主,尊称“太上老君”。据本县现存碑记载,道教于宋代在境内流行,元代呈鼎盛之势,明清时期,与儒、佛合流,陕甘宁边区时期消失。佛教于宋代传入该市。教徒归属禅宗派,崇奉佛教鼻祖释迦牟尼,寺院修筑于宋代,以后各代均有修建。民国十七年(1928年),天主教传入子长市,在吴家坪村建教堂1所,从事传教活动。1988年,高家枣林村基督教信徒白金秀等27人建立基督教会,临时在瓦窑堡镇(原城关镇)四村土渠王某家聚会。2004年,瓦场沟基督教会投入使用。
经济
综述
子长市2022年经济总量在延安市13个县级区划中位列第6,农业以山地苹果为主,工业形成了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其中煤炭产业是子长市的支柱产业。服务业以文化旅游业为主导。2022年,子长市实现生产总值165.8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109.2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9%;第三产业增加值45.1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2%。人均生产总值76993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0740元。
第一产业
子长市农业以山地苹果为主,形成了清涧河川绿色蔬菜、子安路沿线标准化葡萄、重耳川优质蚕桑三个特色产业带。建设成现代农业产业综合示范区、省级马铃薯种植示范区、陕北小杂粮生产加工示范区、延安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四个特色产业”示范区。
2022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09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5.91亿元,林业产值0.71亿元,牧业产值3.66亿元,渔业产值0.03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78亿元。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8.44万亩,粮食总产量达4.75万吨。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22万亩,产量达0.31万吨;秋粮播种面积17.23万亩,产量达4.44万吨。蔬菜种植面积3.49万亩,产量达15.04万吨。瓜果类种植面积0.71万亩,产量达1.21万吨。园林水果面积23.28万亩,产量达11.69万吨。
2022年,全市肉类总产量0.56万吨。禽蛋产量0.2万吨。牛奶产量0.07万吨。截止12月底,生猪存栏4.13万头,生猪出栏5.94万头;牛存栏0.94万头,牛出栏0.49万头;羊子存栏5.01万只,羊子出栏3.27万只;家禽存栏17.34万只,出栏20.0万只。
第二产业
子长市有煤炭、石油、电力、建材等特色产业群,形成了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其中煤炭产业是子长市的支柱产业。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17.75亿元,其中采矿业实现产值149.87亿元,洗煤企业实现产值5.63亿元,制造业实现产值0.77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原油生产实现产值29.52亿元。全年共生产原煤1486.96万吨,天然气产量96889.51万立方米,原油产量79.00万吨,风力发电量65023.45万千瓦时。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建筑业产值2.66亿元。
第三产业
子长市服务业以文化旅游为主导,围绕历史、红色、生态、民俗(民间文化、饮食)四大主题,形成以安定古城、瓦窑堡革命旧址、钟山石窟、高柏山为重点,谢子长故居、羊马河战役遗址、重耳养生谷、赤帝大峡谷等为支撑的全域旅游体系,构建“一核一廊一环三区”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市。持续开展以“君到子长、幸福绵长”为主题的旅游体验和节庆活动。2022年,建成子长小吃美食街区,先后举办“子长过大年”“子长之夜——夏日狂欢节”大型夜经济等促消费活动15场次。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600户、“五上”企业7户以上,非公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33.3%。全年接待游客76.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6亿元。2022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0亿元,比上年增长 10.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6.54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子长市拥有幼儿园30所,在园教职工172人,在园幼儿6143人;小学21所,小学教师1039人,小学在校生17939人;中学15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5所,九年一贯制8所;中学教职工1434人,高中在校生3191人,职中在校生2238人,初中在校生8162人。全面推行了农村寄宿制办学,中小学“两免一补”实现了全覆盖,全面落实学前三年省级补助政策,截止2022年底“营养改善计划”受益中小学生7224人次。初中入学率100%,小学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6%。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子长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健康机构176个,其中市级卫生健康事业单位6个,公立医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乡镇卫生院13个,民营医院3个,个体8诊所23家,规范化村卫生室125个。总编制床位数1315张,实际开放1502张,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6.9张,其中市人民医院编制床位450张,实际开放550张。
截至2022年末,全市公立卫生机构共有在职人员1584人,专业技术人员1356人,其中高级职称148人,中级职称266人。注册执业(助理)医师574人,每千常驻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6人。注册护士1316人,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6.5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子长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含民间8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9个;图书馆1个,乡镇分馆11个,图书馆馆舍面积1842平方米,藏图书为64929册,报刊69种,杂志70种,阅览坐席220位,年接待读者4.8万余人次。
体育事业
子长市有一个大型体育场馆,一个11人制赛事的社会足球场。2023年3月24日,子长市举行“转战陕北·红色悦跑”首届健步行活动。8月,2023年“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全国县域足球赛事活动暨子长市第三届“瓦窑堡杯”足球比赛在秀延初级中学操场举行。
社会保障
2022年,子长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329348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035857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28550人。失业保险参保254110人,工伤保险参保332596人。2022年末,已运行养老机构2家,医养结合医院1所,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1所,护理型养老床位达到317张。建成日间照料中心12所,幸福互助院110所。开展“夏季送清凉”和“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建立留守儿童 和困境儿童数据库,实行季度普查,确保实时录入。
交通
综述
子长是2023年度“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子长至延安市和子长至清涧高速公路、340国道、205省道、包西铁路穿境而过,截至2023年6月,210国道白狼城至子长公路改建实施中。
公路
子长至延安和子长至清涧高速公路、340国道、205省道穿境而过,截至2023年6月,子长市共有各级公路1240.5千米,其中高速公路35千米、国道112.4千米、省道73.2千米、农村公路1019.9千米,“两纵三横四环线”路网框架基本形成。
铁路
包西铁路贯穿市境。境内设子长站,位于子长市杨家园则镇吴家坪村,距离县城6千米,毗邻210国道。子长火车站停靠列车上下行共计18趟,北京、重庆市、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等省、直辖市、自治区可实现当日直达。2020年7月1日,由西安市开往榆林市的160千米复兴号动车组正式开行。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末,子长市正常运营的客运线路共33条,其中市际7条,拥有营运客车9辆车;县际6条,拥有营运客车32辆车;市内农村客运线路20条,拥有营运客车45辆车;乡镇通车率达100%,行政村通车率达100%。全市出租车共有220辆,载客车次总数达528.2万人次,客运量1071.8万人次,运营里程3342.1万千米,其中载客里程2404.7万千米。开通公交线路6条,共57辆公交车,总客运量是51.8万人次,运营里程201.3万千米。
人文
综述
子长市历史悠久,是千年古县,民族英雄谢子长的故乡,为革命老根据地之一,先后有10名子长籍军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素有“红都”和“将军县”之美誉。存有瓦窑堡革命旧址、寨关山遗址、栾家坪遗址等遗址,以及钟山石窟、普同塔、刘至诚孝行坊等文物古迹。子长市保留有子长唢呐、子长刺绣、子长绿豆凉粉制作技艺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煎饼、凉粉、碗、油馍馍、油糕、黄煎等一批特色小吃美食。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10月,子长市共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4处。
瓦窑堡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市子长市瓦窑堡镇,1935年11月7日至1936年6月21日为中共中央驻地。旧址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会址,旧址现存20余了孔砖砌窑洞,包括瓦窑会议旧址、中央军委旧址、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校址及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刘少奇旧居等。瓦窑堡会议旧址为院落1座,内有面东的砖窑5孔,正中一孔为会议室,北起第二孔为张闻天旧居。毛泽东旧居有东征前、后居住的砖窑两处,均为东向,一处4孔,一处5孔。
普同塔又名“惠善浮图塔”,位于子长市安定镇东500米处,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建造。六棱七级石塔,通高9.17米。塔刹为石雕束腰宝瓶。塔身每层开造像,或佛、或菩萨、或弟子。第三层镶嵌石碣一方,从塔身碣文可知,该塔为当地官吏与僧众为惠善广德法师所建的舍利塔。
1947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子长市羊马河地区歼灭中国国民党胡宗南部76师135旅4700余人,史称羊马河战役。羊马河战役遗址位于子长市瓦窑堡街道办羊马河村和余家镇三狼岔前滴哨村一带,面积约10平方千米。1985年1月,原子长县政府在主战场上树立纪念碑,以纪念、缅怀战役中作出伟大贡献的英雄烈士。该遗址于2008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子长的历史文化资源厚重,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截至2022年末,子长唢呐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子长刺绣、瓦窑堡革命旧址的传说等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县级代表性非遗项目38项。
子长煎饼,历史久远,早在元末明初即已开始制作,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子长煎饼始制作时又厚又大,主要服务于军队的行军作战,到清代传入民间,制作工艺改进后成为民间群众逃荒、躲匪的“干粮”。因其制作简单,口味香美而流传至今。子长煎饼,原料为荞麦。将荞去皮成糁子,加水渗透和成糊状,再用萝过滤后在铁上摊烙而成。成形后的煎饼,饼薄如纸,银白透亮。根据不同需要和不同口味,可制成大饼或小饼,大饼与小盖一样,小饼与手掌一般。其种类有:豆腐干煎饼,热豆腐煎饼,凉菜煎饼,稣肉煎饼,鸡肉煎饼等。食用时,根据各自的喜好,配以醋、蒜汤、辣油或凉汤等醇香扑鼻,酸辣味浓,久食不厌。
子长刺绣起源于明代中叶,也叫扎花。子长手工刺绣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图案工整绢秀,色彩清新高雅,针法丰富,雅艳相宜,风格既纤细秀美,又粗犷大方,粗中见巧工,土中观美感。采用不同的针法可以产生不同的线条组织和独特的手工刺绣艺术表现效果。例如,运用施针、滚针绣的珍禽异兽,毛丝颂顺,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采用散套针绣的花卉,活色生香,形态各异;使用乱针绣的人像和风景,绒条组织多变,装饰味浓,艺术效果强,富有浓郁的民间、民族特色;使用打点绣的绣品,则清静淡雅,极富诗情画意;运用打子绣的绣品,其具有古色古香。
子长唢呐是陕北唢呐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子长唢呐班子由五人组成,因人手一件乐器,亦称“小五件”唢呐班。子长唢呐多由上、下手双人吹奏,上手主奏,下手依附于上手旋律作低八度演奏,多具伴奏效果。在演奏时配以小(扁)鼓、乳锣(俗称铜鼓或疙瘩锣)小钹为伴奏乐器。子长唢呐班子的起奏引子为长号吹奏,一般由唢呐下手和鼓手兼奏,“鼓腮换气”是子长唢呐吹奏最突出的特点。
子长唢呐的曲牌按照速度划分有慢板、中板、快板三种。慢板包括慢板、原板(也叫抢板)。原板比慢板稍快。吹奏时快板比中板快些。中板包括流水板、垛板。快板包括二流水板和熬头牌子。子长唢呐在吹奏时基本遵循慢起、中续、快结尾的板式连接规律。每种板式连接都要有过渡音乐,俗称“过鼓”或“叫板”“换板”。同板式换曲牌时也要加“过鼓”。子长唢呐的曲牌以雅乐宫调式、雅乐徵调式居多。子长唢呐发展到现在已由“小五件”乐班扩大为百人吹打乐队,统一音高进行大型表演吹奏。子长唢呐音域宽广,历来以演奏粗犷豪放的传统曲牌见长。
饮食
子长市居民饮食早点一般吃牛奶、豆浆、小米稀饭、豆腐脑、馒头、油条、小菜等便餐,午饭以馒头、面条、大米饭、包子等为主食,辅以肉类、蛋类、鱼类、新鲜蔬菜等菜肴,晚饭则为米粥、面条汤、妙菜等。有煎饼、凉粉、碗饫、油馍馍、油糕、黄煎等一批特色小吃美食。
用软糜子和硬糜子去壳、按一定比例浸泡、沥水、磨粉、过箩,四分之一面粉用开水烫成湖放在锅中蒸熟,将蒸熟的面糊和剩余的面粉和在一起,放入盆中发酵,发酵好后加适量碱水,面团掐成小块放在笼布上摊制成一个个中间有孔像金钱一样的小圆饼,入油锅炸至红褐色即可,油馍馍色泽金黄、细腻软甜,味道盛佳。过去只在春节前制作食用,现在常年在市场上可以买到。
油糕又叫年糕、枣糕,是陕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风味小吃之一,用软糜子和硬糜子去壳,加少量硬糜,加水浸泡、沥水、磨粉、过箩,然后分层放入笼中蒸熟后出锅,放在面板上,手蘸凉水揉,将糕揉成软而均匀的面团为止。然后压成半公分厚的饼状,将煮熟的大枣去核剁成枣泥,摊到压好的糕饼上,卷成糕卷,然后切成半公分厚的薄片或直接取少量揉好的面团包入豆沙、菜馅等做成糕角,将糕片(糕角)放入油锅中炸至色泽金黄时捞出。炸出的油糕外脆里嫩,其味清香细腻、香甜可口。油糕一般常见于逢年过节或款待亲朋好友、婚庆筵席中。
碗饦是用荞麦粉用水和成面团,再加入少量水搓,搓匀后再加水继续搓,直到成糊状为止,然后加水稀释(也可用脱皮后的荞麦仁,加适量的水渗约10分左右,放在面板上用擀面杖压碎,放入盆中加水和成面团,然后再加少量水揉搓,后加水稀释,用箩过滤)备用。盛碗内入笼蒸熟出笼,冷却后倒出。食时切薄片或用挠挠成丝,浇蒜泥、青油汤或麻辣肝拌食即可,味爽而利口。
艺术
说书俗称鼓书。陕北说书是中国三大鼓书曲艺之一。子长说书源远流长,语言音乐化,说唱结合,唱词合辙押韵,流畅自然。曲调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其中常用的单调、双调、武威郡调、山东腔、平调、哭调、对对调、武调等。
起源于元代,为人们劳作之余即兴行乐的一种方式,经历代演变,发展为男女混合演出,并有伞头领唱的独特艺术形式。秧歌表演,除过街及扎场的大秧歌外,多演小节目。小节目有舞蹈、秧歌剧、“搬四音”、狮子舞、“闹秦腔”、跑旱船、霸王鞭、踩高跷、踢场子、打腰鼓、跑竹马、耍熊瞎子、“二鬼打架”等传统节目。
子长道情以瓦窑堡革命旧址为界分为凉州调和东路调。西凉调亦称老调、远调或平调,即三道腔。曲调悠扬文雅、节奏舒缓、唱腔较高,有些酷似山歌:东路调即东路道情,亦称“嗨嗨则腔”,衬词、衬腔较多,节奏欢快,轻松活泼,热烈奔放。演唱形式分为曲艺和小戏两种。
地方特产
子长市有子长洋芋、子长粉条、子长苹果、子长小米等一众特产,其中子长粉条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子长洋芋是子长市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始于清末。子长洋芋薯皮光滑、薯形正规,大而整齐,芽眼浅,薯肉细密,淀粉含量高,有适口性好、抗病性强、生理退化慢、富含营养等特点。
子长粉条(丝、皮)为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特产,以洋芋为主要原料、经磨浆、过滤、沉淀制成淀粉、再经熟制加工而成,其色泽洁白光亮、条干均匀滑爽、柔韧适口,不仅可直接烩、炒、拌、涮,而且可与各类肉、菜配作各类菜及馅,是保健食品之一。
风景名胜
综述
子长市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截至2023年10月,子长市拥有国家A级旅游区(点)4处,均为国家AAA级旅游区(点)。
重要景点
钟山石窟开凿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原地区第二个敦煌市”。石窟整体依山而建,现存十八座洞窟,大小万余尊佛像,均在一块岩石上雕刻而成。三号窟作为钟山石窟最精华的部分,窟内含有大小佛像一万多尊,号称“万佛岩”,满墙满柱都是刻满的雕像。
龙虎山景区位于县城西部,东起青云山,途径寨则山,西至七楞山,全长2100米,宽800米,占地2520亩,栽植各类名优花草树木40多种5万多株,修建环山柏油路3.8千米,铺设人行道4.2千米,建成休闲广场5处,安装景灯1万多盏,初步建成山门、将军纪念园、仙女亭、凌云阁、宝阁瑶池、七级瀑布等景点20多处,是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爱国教育为一体的综合风景区。
子长烈士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子长市瓦窑堡,是1946年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为纪念谢子长烈士所建,有烈士塔、雕像、墓、陈列室和毛泽东等领导同志的题词。子长烈士纪念馆被评为全国烈士重点建筑物保护单位。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2016年,子长市被国务院授予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示范县。同年,被确定为首批全国返乡创业试点县。
2017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显著县”。
2019年8月,子长市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20年,子长市被确定为陕西省医药卫生系统集成改革试点市。
2020年6月30日,子长市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29日,子长市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2020年10月,子长市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3年1月,子长市获评陕西省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9月20日,子长市被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军区命名为“双拥模范城”。
参考资料
CONTENTS.陕西省人民政府.2023-10-06
子长市概况.延安市人民政府.2023-10-06
地理环境.子长市人民政府.2023-10-06
子长概况.子长市人民政府.2023-10-06
国务院同意陕西省撤销子长县设立县级子长市.澎湃新闻.2023-10-02
>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10-06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10-02
2022 年子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子长市人民政府.2023-10-02
延安市A级景区名录.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10-05
车牌号查询.闽南网.2023-10-06
历史沿革.子长市人民政府.2023-10-05
“绿巨人”动车组开行 子长迈入动车时代.人民网.2023-10-02
2022年延安各区县GDP排行榜 延安哪个区县经济好 延安市历年gdp.买购网.2023-10-08
子长:按下发展“快进键”.新浪看点.2023-10-07
子长:科技赋能煤炭产业升级 探索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子长融媒.2023-10-06
对子长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与思考.陕西网.2023-10-08
济南商河这一国道将迎来改建 全长约43.9公里.闪电新闻.2023-10-06
关于210国道白狼城至子长公路改建工程实行交通管制的通告.百家号.2023-10-06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3-10-06
唢呐艺术(子长唢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06
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文物局.2023-10-06
查询.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2023-10-05
查询.中国 •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10-02
子长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2022年8月1日).子长市人民政府.2023-10-02
自然资源.子长市人民政府.2023-10-06
子长:保护古树名木 留存记忆与乡愁.网易.2023-10-06
2022精彩瞬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百家号.2023-10-06
决胜之道——子长市抗旱保供水工作侧记.网易.2023-10-05
田兆虎检查指导我市城市有机更新建筑外立面提升改造工作.澎湃新闻.2023-10-02
子长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子长市人民政府.2023-10-06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2023-10-02
陕西子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百家号.2023-10-07
子长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子长市人民政府.2023-10-08
延安市体育场馆信息统计表.延安市人民政府.2023-10-06
子长市首个具备举办11人制赛事的社会足球场建成使用.子长市人民政府.2023-10-06
子长市举行“转战陕北·红色悦跑”首届健步行活动.子长市人民政府.2023-10-06
2023年“全民健身 健康中国”全国县域足球赛事活动暨子长市第三届“瓦窑堡杯”足球比赛闭幕.子长市人民政府.2023-10-06
延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2022年度社会保险信息披露通告.子长市人民政府.2023-10-06
子长市民政局:围绕“四个聚焦”抓班子强队伍 不断凝聚工作合力.子长融媒.2023-10-06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陕西省交通运输厅.2023-10-06
子长:建设“四好农村路”打造“畅、安、舒、美”通行环境.百家号.2023-10-02
子长小吃.子长市人民政府.2023-10-06
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2023-10-06
瓦窑堡革命旧址.延安大学.2023-10-06
普同塔.丝绸之路世界遗产.2023-10-06
“寻访革命旧址 保护革命文物 传承革命精神”典型案例.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6
子长非遗 ▏子长唢呐:黄土地上最高亢,最嘹亮的文化符号.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6
子长煎饼制作技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3-10-06
子长刺绣.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3-10-06
子长唢呐.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3-10-06
油馍馍.子长市人民政府.2023-10-06
油糕.子长市人民政府.2023-10-06
碗饦.子长市人民政府.2023-10-06
子长特产.子长市人民政府.2023-10-05
子长粉条.子长市人民政府.2023-10-05
子长洋芋.子长市人民政府.2023-10-05
隐于黄土高坡的“敦煌”——钟山石窟.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5
图说子长:醉美龙虎山.子长融媒.2023-10-05
谢子长陵园.子长市人民政府.2023-10-06
谢子长.庆城县人民政府.2023-10-06
李赤然同志逝世.新浪网.2023-10-06
点赞|子长骄傲~天南海北子长人就是这么优秀~追忆子长籍百岁老红军赵天月.百家号.2023-10-06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10-06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2023-10-06
全国爱卫会关于2019年国家卫生城市(区)和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复审结果的通报 .卫健委网站.2023-10-06
名单来了!命名411个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表彰59个模范单位和100名模范个人 .中国军网.2023-10-06
子长、绥德、旬阳获批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西部网.2023-10-06
子长市荣获陕西省“双拥模范城”称号.新浪看点.202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