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昆明沙参

昆明沙参

昆明沙参(学名:Adenophora stricta sp. confusa,也叫金铁锁)为桔梗科沙参属下的一个亚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

昆明沙参是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根胡萝卜状, 茎高40-80厘米,不分枝,常被短硬毛或长柔毛,少无毛的。

基生叶心形,大而具长柄;茎生叶无柄,或仅下部的叶有极短而带翅的柄,叶片椭圆形,狭卵形,基部楔形,少近于圆钝的,顶端急尖或短渐尖,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两面疏生短毛或长硬毛,或近于无毛,长3-11厘米,宽1.5-5厘米。花序常不分枝而成假总状花序,或有短分枝而成极狭的圆锥花序,极少具长分枝而为圆锥花序的。花梗常极短,长不足5毫米;花萼常被短柔毛或粒状毛,少完全无毛的,筒部常倒卵状,少为倒卵状圆锥形,裂片狭长,多为钻形,少为条状披针形,长6-8毫米,宽至1.5毫米;花冠宽钟状,蓝色或紫色,外面无毛或有硬毛,特别是在脉上,长1.5-2.3厘米,裂片长为全长的1/3,三角状卵形;花盘短筒状,长1-1.8毫米,无毛;花柱常略长于花冠,少较短的。

蒴果椭圆状球形,极少为椭圆状,长6-10毫米。种子棕黄色,稍扁,有一条棱,长1.5毫米。花期8-10月。

无柄沙参(新亚种)茎叶被短毛;花萼多被短硬毛或粒状毛,少无毛的;花冠外面无毛或仅顶端脉上有几根硬毛。

昆明沙参(亚种)与无柄沙参(新亚种)的区别仅仅在于该亚种的茎叶疏生长毛或无毛。

生长习性

昆明沙参生于海拔1000-3200米的开旷山坡或林内。喜温暖或凉爽气候,耐寒,虽耐干旱,但在生长期中也需要适量水分,幼苗时期,干旱往往引起死苗。以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产地分布

昆明市沙参主要产于云南省西畴县砚山县屏边苗族自治县蒙自市、昆明、大理白族自治州、碧江、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技术栽培

种子繁殖:分春播与冬播,北方春播4月,冬播在1月上冻以前。整地施足基肥,每1h㎡施堆肥或厩肥4500-60000公斤。整地后,作宽1米,按行距40厘米开浅沟,把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1-1.5厘米,稍镇压,浇水,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春播种子两星期后出苗。冬播种子第2年春季出苗。

田间管理: 幼苗出土后要注意除草、松土,苗高3厘米左右间苗1次,高10-15厘米时定苗,每隔10-15厘米,留壮苗1棵。为防止倒伏,在生长期间,可结合施肥进行培土壅根。追肥,苗期需勤施薄肥,保持幼苗健壮,以后除每年植枯萎后和出苗前,各追肥1次外,还需在5、7、9月各肥1次,以人畜粪为主,在植株高45厘米时,及时打顶,控制植株高度,减少养分消耗,有利根部生长。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