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位于豫鄂两省交界地带的桐柏山中段,距桐柏县城3公里,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该景区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包括淮源、太白顶、桃花洞、水帘洞四大各具特色的景区。桐柏古八景"大复横云、禹舟铁环、清淮侵月、玉井龙渊、桃洞铺霞、汉寺虬柏、金亭翠阙、水帘挂雪"均在区内。该景区有豫南第一高峰海拔1140米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享誉海内外的佛教禅宗白云系祖庭云台禅寺,誉为天下“三十六洞天”之一的水帘洞。河南省四大名寺之一的水帘寺,各类景观118处,其中一类景观46处。集雄、奇、险、幽、秀于一身,兼具南疆北国之神韵,被有关专家评价为“比华山之险,与黄山竞秀”。它是古“四渎”之一淮河的发源地和江淮两大水系的天然分界线。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从秦朝统一天下后,开始建造淮水之神的祠庙。中国历代帝王亲自或遣臣来此祈福祭淮;朱元璋康熙雍正乾隆等帝王撰文刻碑于祠内,乾隆亲书《淮源记》。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具有浓厚的苏区文化。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李先念、王震、杨靖宇、彭雪枫、王树声等都曾在此战斗和工作过。从1925年到1947年22年间,这里先后建立过6个省级、5个地级、12个县级党政军领导机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中共中央中原局都曾设在这里。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为“桐柏英雄纪念碑”和“桐柏革命纪念馆”题词。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1982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10年,其被评为河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历史沿革

桐柏山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淮河发源于桐柏山主峰太白顶,古“四渎”之一的淮河被称为“风水河”。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从秦朝统一天下后,开始建造开始建造淮水之神的祠庙。中国历代帝王亲自或遣臣来此祈福祭淮;朱元璋康熙雍正乾隆等帝王撰文刻碑于祠内,乾隆亲书《淮源记》。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具有浓厚的苏区文化。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李先念、王震、杨靖宇、彭雪枫、王树声等都曾在这里战斗和工作过。从1925年到1947年22年间,这里先后建立过6个省级、5个地级、12个县级党政军领导机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中共中央中原局都曾设在这里。1945年10月24日“桐柏三军会师”在中国解放战争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为“桐柏英雄纪念碑”和“桐柏革命纪念馆”题词。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位于豫南鄂北交界的桐柏山北麓中段,具体坐标是:东经112°47′-113°11′,北纬32°17′-32°29′。其位于武汉、郑州市南阳市、信阳、襄阳市河南油田六个大中城市的中心地带,南距武汉175公里,东距信阳75公里、北距郑州343公里,西距南阳125公里,312国道沿景区而过。该景区总面积266平方公里,核心区为108平方公里。

气候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地形地貌

桐柏山地处桐柏商城大断裂带上,特殊的地质形成过程中,使地貌结构复杂,由南向北,沟谷发育,切划深度较大。

矿石资源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的矿产较丰富,初步探明矿藏达60种,原矿价值人均占有量是中国人均数的14倍。这里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天然重质纯碱矿,有位居国内四大银矿之首的露天开采金矿,还有在世界首次发现,被国际矿物质学会命名的“桐柏矿”和“围山矿”。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的古树名木众多,具有千年以上树龄的汉柏及银杏等古树一百多棵,特别是清泉寺现存的千年银杏树,该树主干腰围9.8米,基围11米,树高27.5米,冠幅直径25.5米。

动物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有脊椎动物33目76科326种,其中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如金钱豹、金雕水獭亚科大灵猫小灵猫、麝、白冠长尾雉大鲵属鳞甲目长尾斑羚红翅凤头鹃等33种。

景区布局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包括淮源、太白顶、桃花洞、水帘洞四大各具特色的景区。其桐柏古八景"大复横云、禹舟铁环、清淮侵月、玉井龙渊、桃洞铺霞、汉寺虬柏、金亭翠阙、水帘挂雪"均在区内。

主要景点

水帘洞

水帘洞是居挺翠峰48米高的绝壁上。洞宽10米,深5米,中有猴王石像。它是《西游记》原创地,有桐柏八景之一"水帘挂雪","中原四大名寺"之一洞下水帘寺。

洞下水帘寺

宋代元祐年间曾修葺过水帘寺,1984年桐柏县政府又重修新建,现有大雄宝殿、毗庐殿、玉佛楼、天王殿、僧房楼、功德堂、禅林院、罗汉堂华藏图书馆各类殿堂房舍120间,各类佛祖菩萨像120多尊,大型木刻金刚经12面,日本版大正藏两部经书二万余册。梅花、松云二溪寺前交汇。寺旁还有竹林精舍观音禅林、妙法寺、石盘寺、尚元寺等,水帘洞西侧峻岭上有一卧佛,首南足北,仰天而卧,头枕元宝垛,脚蹬花果山,身长绵延6公里。

桃花洞

桃花洞位于太白顶西侧的大峡谷内,,大小七十二洞分布其上,其中西壁有一大洞,即桃花洞,传为桃花仙女居住之地。桃花洞宽丈二、高九尺,深逾七丈,深处有井叫“龙池”。东壁有“黔西观音洞遗址”,供有石雕观音和十八罗汉;北有“孙膑洞”,上下两层,纵深数丈。桃花洞前的普化寺,是中原标准的窟寺文化代表,已有260多年的历史,峡谷是澧水的源头,流入长江。景区内有天桥寺、铁佛寺“汉蛟望淮”等景观。“桃洞铺霞”为桐柏明清古八景之一。

太白顶

太白顶位于桐柏县城西十五公里的国营陈庄林场境内。太白县顶是桐柏山最高峰,海拔1140米,源头来自太白的淮澧二水。宋代诗人白玉蟾作诗"万顷白云蒸绿壁,一声黄鹤唳青宵"。峰顶有地跨豫鄂两省的佛教临济宗白云系祖庭云台禅寺;寺东大淮井是淮河源头;井东南石壁间有张良洞;顶西合峰崖是长江水系澧水的发源地。井东南30米远石壁间有张良洞,传说张良功成身退,辟谷于此;还有松月台、老虎洞、小淮井等景观。太白顶于1982年辟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41种,且南北兼容,其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淮祠

淮祠是淮河源头标志性建筑,始建于秦朝26年(即公元前206年),汉朝延熹重修扩建,清代以后历代帝王年年遣官祭淮之地。仅明代祭淮就达36次,清康熙御书"灵渎安澜"、雍正赐书"惠济河漕",乾隆亲书《淮源记》致祭。几经变迁,淮祠西面、北面环水,面对太白顶

盘古祖殿

盘古祖殿是具地方特色的与盘古有关的乡风民俗和神话遗迹。盘古庙会、盘古神话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桐柏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盘古之乡"。桐柏盘古祖殿成人民祭祀盘古、溯源寻根之地。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内盘古祖殿的文化广场上,首先看到的是文字长廊,这里“万代盘古,溯源桐柏”八个大字是由中国书法家张海所书写的;上面有桐柏被中国民协评为“中国盘古之乡”的序言;把桐柏定为“中国盘古之乡”的红头文件;2006年首次祭盘古时由时任南阳市市长的黄兴维宣读的祭文;把每年的农历重阳节定为祭祀盘古的日子的倡议书;还有2006年全球华人首次祭祀盘古大殿的时候,前来参加祭祀活动的贵宾的名录。在广场上方,有一个圆形的金黄色的标示,这就是2006年祭祀盘古大典的会徽,会徽上所展示的内容就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情形。

映山红观赏区

桐柏山野生映山红集中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小平顶,面积达万亩,桐柏山映山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其中百年树龄的映山红有3万多棵,是河南省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野生映山红观赏区。

文化活动

2016年10月8日,在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的云台禅寺举行祖庭重修佛像开光庆典法会。河南省佛教协会秘书长马占国、湖北省随州市民族宗教局局长李曙光等有关省、市、县领导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五祖寺方丈正慈大和尚、宁夏佛教协会会长兼宁夏甘露寺方丈耀正大和尚、中国佛教协会国际部主任兼兰州报恩寺住持普正大和尚、中国佛教协教育培训部主任兼河南桐柏桃花洞普化寺住持园慈大和尚、众多白云法系弟子、居士等近千人参加了该次佛像开光庆典法会。

开发与保护

桐柏县提出“生态立县”战略,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推进景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加大淮河源头植被、地形地貌的保护力度。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以及门票减免等优惠措施,组织中小学生积极参加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每年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人数达10万人次。

景区荣誉

参考资料:

相关文化

李白写下了“寻幽无归期,承兴不觉远”绝句,韦应物以“因何去不归,淮上有青山”表达留恋之情,明代“弘正之子”之一的何景明流露出“他年淮源能相访。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是盘古文化、神话传说集中的地方。三国吴人徐整所著的《五运历年记》 载“盘古开天地,血为准读,”。桐柏县民间有关盘古的传说神话十分丰富,盘古庙盘古山、盘古船、盘古井、盘古磨等相关盘古文化的质证性建筑随处可见。中国神话学专家袁柯多次来桐柏山考察后认为:“桐柏山是中原盘古文化产生的中心”。这里还流传着许多“大禹治水”、“大禹锁蛟”及“太阳神”的传说,《尚书·禹贡》载:“(禹)导淮自桐柏”。相传大禹治淮,发现淮河泛滥有一水妖无支祁在作怪,即令太阳神的儿子庚辰手拿定水神针捉拿,捉住后用铁链束于淮井之中。而庚辰因迷恋桐柏县山水美景,不愿随大禹东征治水,大禹一怒之下将其斩首。当地百姓念庚辰伏妖功高,就用石块将大禹怒斩庚辰的整个山顶围砌,叫作“太阳城”。盘古文化、太阳神文化在积淀沉厚。此外,明嘉靖年间吴承恩曾在桐柏邻县新野作过县令,其间多次到桐柏山游览,后根据“大禹锁蛟”的故事及结合此地的水帘洞、通天河、放马场、太白顶、花果山、老君堂等地名完成了传世名著《西游记》。鲁迅先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亦明确指证“无支祁就是孙悟空的原型”,桐柏山淮源景区为“西学”提供了起源。

佛道文化在桐柏县景区文化内涵中也占据着较重的分量。桐柏山道教源远流长,太白顶汉时曾建“保安观”“金亭翠阙”历为桐柏旧八景之一。武当派鼻祖张三丰曾在此修真,桐柏山被道家称为“天下第四十一福地”“三十六洞天 ”。

旅游线路

西景区旅游线路

路线特色:探索佛道文化、淮源文化,走进原始森林,欣赏桐柏古八景之“桃洞铺霞”“大复横云”。

1、桃花洞线路

  (1)桃花洞停车场---小庄   路口左转  响叶杨(500年树龄)---黑龙潭瀑布黄龙潭---青龙潭---桃花洞山门---天然洞群---普华禅寺

   (2)桃花洞停车场---小庄   路口右转  龙女潭棒槌石---仙人摆布---千年松涛林---小庄

2、太白顶线路

太白顶停车场---上山台阶---太白极顶(界桩)---左转云台禅寺---下山道下山---太白顶停车场

参考资料:

东景区旅游线路

1、西游记文化路线

线路特色:西游记文化的集中体现,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结合。

水帘寺――水帘洞――通天河(清风明月亭)过河左转――师徒伏渡――仙人桥(左转过河)――大圣拜观音――吴承恩草堂――风雨廊(休息亭)――右边通道下山――滑道上口――-盘古溪停车场

   2、盘古文化线路

   线路特色:盘古文化集中体现,景色优美,潭、瀑众多,文化内涵深厚。全程游览大约2小时往返。盘古溪山门入口――混沌池――石狮桥――日月廊――五行盘(左边通道)――试斧石-――龙虎涧――-四叠瀑――飞龙瀑(路口左转通道)――-盘古祖殿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南阳市人民政府.2025-02-01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简介.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简介.2025-02-01

桐柏山淮源风景区.河南省人民政府.2025-02-01

桐柏A级旅游景区基本情况.桐柏A级旅游景区基本情况.2025-02-01

桐柏山淮源景区简介.桐柏县人民政府.2025-02-01

河南:桐柏山淮源景区获新称号.凤凰网.2025-02-01

桐柏山——盘古神话发源地.桐柏山淮源风景区.2025-02-01

英雄桐柏山 万亩映山红.桐柏山淮源风景区.2025-02-01

云台禅寺举行佛像开光庆典法会.云台禅寺举行佛像开光庆典法会.2025-02-01

国务院关于发布第七批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5-02-01

桐柏山淮河源头对外开放招商引智服务促进会热烈祝贺桐柏山淮源荣获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十五周年.桐柏县人民政府.2025-02-01

西景区旅游线路.西景区旅游线路.2025-02-01

东景区旅游线路.东景区旅游线路.202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