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远
帛远(?-305),字法祖,本姓万氏,河内(指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区)人。
人物经历
出家经历
帛远的父亲威达是一位博学的儒士,以其深厚的学识在当时享有盛名。尽管州府多次征召帛远入仕,但他始终没有前往任职。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追求真理的愿望,并请求父亲允许他出家为僧。他的父亲无法动摇他的决心,最终同意了他的选择,于是帛远成为了僧侣,法号为帛远。
教学与翻译
帛远不仅才思敏捷,而且精通梵语和汉语,对大乘佛经有着深入的研究。他曾在北京建造佛寺,致力于讲解和研究佛经。他的学生众多,达到了一千人左右。在关中,他进行了大量的翻译工作,其中包括《菩萨逝经》、《菩萨修行经》、《佛般泥洹经》、《大爱道般泥洹经》和《贤者五福德经》等共计十六部作品。此外,他还参与了其他几部小经的翻译工作,但由于战乱等原因,这些作品现在已经散失,具体名称不得而知。
逝世
在群雄纷争的时代背景下,帛远希望能够远离尘嚣,保持自己的清白。恰好此时张辅担任天水市刺史,驻守陇上,帛远便与他同行。由于帛远的名声和品德受到人们的尊敬,张辅试图劝说他放弃信仰,回归世俗生活。然而,帛远坚定地拒绝了这个提议,导致双方关系紧张。此前,有一位名为管番的秦州人在宗教观点上与帛远发生过多次辩论,每次都败给了帛远,因此他对帛远怀恨在心,并在张辅面前诋毁帛远。当帛远到达汧县时,他预感到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于是向其他人告别,并留下了一份书信,还将自己的书籍、佛像和财物分配给了大家。第二天,帛远与张辅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最终被张辅逮捕并遭受了惩罚。帛远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切,他认为这是他前世因果的结果,并希望与张辅化解恩怨。不幸的是,张辅并没有理解帛远的意思,而是对他实施了鞭刑,导致帛远身亡。张辅后来得知帛远临终前的话,感到十分后悔。帛远的教诲在关中和陇西县地区广为人知,他的逝世引起了极大的悲伤,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的人都在路上哭泣。陇西的羌族和其他民族甚至派出了五千名精锐骑兵,打算迎接帛远的归来,但在途中听到了帛远遇难的消息,他们愤怒不已,决定为帛远复仇。张辅得知此事后,派遣军队抵抗,但最终被天水市的富整杀死。羌族人民认为他们的仇恨得到了报应,于是撤退并将帛远的尸体分割,带回各自的领地建立佛塔或寺庙。
个人成就
帛远完成了《菩萨逝经》《菩萨修行经》《佛般泥洹经》《大爱道般泥洹经》和《贤者五福德经》的翻译。
参考资料
帛远.国学大师网.2024-09-16
帛远.ChineseTextProject.2024-09-16
【帛远(晋长安)[《高僧传》卷一] 】.佛教辞典.2024-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