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三国人物
正说三国人物是《百家讲坛》的栏目,特邀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周思源,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寻根溯源,从蛛丝马迹的悬疑中抽丝剥笋,走出戏说误区,正说三国人物。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是作者罗贯中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根据《三国志》而改写的通俗小说。《三国演义》以它取舍精当的选材构思,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画,深刻地影响着后世文学艺术。但正因为它是历史小说,又影响巨大,所以使得人们对于许多三国人物出现了各种偏差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有些认识的错误甚至是颠覆性的。
为什么说周瑜是《三国演义》最大的冤案?诸葛亮为什么会成为第一主角?曹操究竟是不是奸雄?刘备是忠厚还是虚伪?关羽是被诸葛亮借刀所杀吗?赵云会在七十岁的时候还能连斩五将吗?司马懿真的是被诸葛亮的空城计吓跑了的吗?
作者简介
1957年毕业于无锡市第一中学。
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
后在北京31中学任语文教师。
至上个世纪70年代末调至北京语言大学(当时名)。
现任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红楼梦学刊》编委,中国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理事。
主要从事小说创作、《红楼梦》及古代小说研究,现当代文艺批评、中国文化研究。著有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文明太后》上下卷(长江出版公司2004)、《吴大帝孙权》(长江出版社2006年)、《红楼梦魅力探秘》、《红楼梦创作方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1998等),主编书籍十余种,在41种报刊上发表红学、美学、历史学、文化学、文艺评论等学术性文章100余篇,主要有:《质疑康雍乾“盛世”》、《评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大观园为什么没有原型》、《论鲁迅对\u003c孩儿塔\u003e的评价》。
在北京大学、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现代文学馆、鲁迅文学院、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新加坡国家电台等国内外场所多次做学术报告,主要有《说不尽的〈红楼梦〉》、《〈红楼梦〉的创作方法》、《大观园为什么没有原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红学热点》、《正确看待康雍乾之世》、《从〈水浒传〉谈现代企业管理》等,应中央电视台8套、10套、12套等频道邀请多次参与策划与点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目录
第一讲《刘备》
第二讲《曹操》
第三讲《赵云》
第四讲《周瑜》
第五讲《鲁肃》
第六讲《关羽》
第七讲《司马懿》
第八讲《第一主角诸葛亮》
第九讲《庭审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