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后郑家沟村

后郑家沟村

后郑家沟村位于绥德县吉镇镇东北部,属于山区地形。村庄四周分别与多个村落相邻,东南侧与山西省柳林县黄河相望。该村海拔范围在607.8至1287米之间,具有明显的黄土峁梁状丘陵沟壑地貌特征。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约为9.7℃,年均降水量为486毫米,集中于夏季。该村耕地面积约为700亩,主要种植农作物包括谷子、玉米、阳芋、向日葵以及蔬菜等。此外,还有多种果树品种。

地理位置

后郑家沟村地理位置优越,东临崖马沟,南接张家峰村,北依新任家沟村,西南方与薛家河镇谢家峁村相连,东南方则与山西省柳林县黄河相望。

行政区划

后郑家沟村隶属于绥德县吉镇镇

自然地理

后郑家沟村地处黄土高原地区,以黄土峁梁状丘陵沟壑为主要地貌特征。全村总面积中,90%为黄土魟峁梁状丘陵沟壑。平均海拔介于607.8至1287米之间,相对高差达679.2米。该村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约为9.7℃,年平均降水量为486毫米,且主要集中在夏季。无霜期大约为165天。

经济

耕地情况

后郑家沟村耕地总面积约为700亩,人均耕地面积约为1.17亩。耕地主要用于种植粮食作物如谷子、玉米、阳芋、向日葵以及蔬菜等。同时,村里也种植了苹果、桃、杏、核桃等多种经济林果。

畜牧业

村内饲养的家畜种类多样,包括猪、羊、牛、驴、兔、鸡等。

农村经济

2012年,后郑家沟村农村经济总收入约为28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占比最大,达到53.68%,其次是外出劳务工资性收入,占40%。畜牧业和林业收入分别为9.12%和1.05%。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4750元,主要依靠种植业作为主要收入来源。随着陕北地区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这一政策对该村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显现。

特色产业

后郑家沟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产品主要销往县内。为了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该村正在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果林业等特色产业,并计划在未来重点发展这些新兴产业。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建设

后郑家沟村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的目标。全村90%的农户已经接入自来水,所有家庭都拥有了电视机。大多数家庭安装了固定电话或使用移动电话,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比例较高。村内主干道均已硬化,交通便捷,每天都有班车往返。据统计,全村拥有小汽车、农用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的数量超过了100辆。多数家庭已经安装了太阳能设备,绝大多数房屋采用石砌窑洞结构。

卫生健康

后郑家沟村现有农户80户,人口总数约为600人,其中男性和女性人数大致相当。务农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一半。全村居民均为汉族。截至2009年底,大部分村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享受到了国家的低保政策。尽管如此,村民就医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因为村内缺乏医疗机构。目前,村民前往镇卫生院的距离较远,未来有望设立村卫生所来改善医疗服务。

教育

后郑家沟村的小学生大多在绥德县接受教育。村民们非常重视子女的文化教育,希望孩子们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历史上,该村曾培养出多位成功人士,他们在商业和社会领域都有着显著的成就。

村务公开

后郑家沟村实行村务公开制度,通过张贴公告、公开栏和召开会议等形式向村民公布相关信息。村委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他们积极学习先进发展理念,努力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基层组织

后郑家沟村拥有一定数量的老党员和新党员,他们在开展党务工作的同时,也在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榜样作用。

发展规划

后郑家沟村面临着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方面的挑战。针对这些问题,该村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旨在通过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和劳务经济,提高农民的人均纯收入。预计到“十四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增至6000元。

新农村建设

后郑家沟村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为饮水困难的家庭提供免费水源,修建村委办公楼,落实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文体广场,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以及大规模植树造林,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村。

参考资料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上高寨乡后郑家沟村.一个村.2024-11-13

“红军村”里奋进路.搜狐网.2024-11-13

郑家沟村:看青山绿水,听幽林鸟语.澎湃新闻.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