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鳍棘鲷
灰鳍棘(学名:Acanthopagrus berda),又称灰鳍鲷、黄鳍棘鲷、黄鳍鲷、黄鳍棘鲷,是辐鳍鱼纲鲈形目鲷科棘鲷属的的其中一种鱼类。分布于红海、印度洋非洲东岸、印度西太平洋区,以及中国沿海、南海、台湾海峡等海域。主要生活于岩礁乱石或沙泥底质的海区以及有时也进入咸淡水河口或河流中。是重要的养殖鱼类,具高经济价值。
形态特征
灰鳍棘鲷体长椭圆形,侧扁,背面狭窄,腹面钝圆。体高,头部尖。背鳍硬棘11至12枚,软条10至13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8至9枚。体长可达90公分。其外观轮廓和记黄埔有限公司鳍棘鲷类似,但可从其较高的鱼体及暗灰色的腹鳍及臀鳍加以区分。
生态习性
灰鳍棘鲷为浅海暖水性底层鱼类。幼鱼的适温范围较成鱼窄,生存温度9.5~35℃,生长最适水温为24~28℃。成鱼则可抵御2℃的低温和35℃的高温,生长最适水温为26~30℃。适盐范围较广,在盐度为0.5‰~4.3‰之间的海水中均可生存。可以从海水中直接移入淡水,在半咸水中生长最佳。仔鱼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成鱼则以植物性饵料为主,主要为底栖硅藻,也食小型甲壳亚门。对饵料要求不严格。仔鱼期常因饥饿而相互残食。摄食强度以水温24℃以上最大。
经济利用
灰鳍棘鲷是高级的食用鱼,可用烧烤或煮汤或红烧食用。是重要的养殖鱼类,具高经济价值。1龄鱼体长16.9厘米,重150克;2龄鱼体长21.8厘米,重325克;3龄鱼体长26.2厘米,重550克左右。
分布
本鱼分布于红海、印度洋非洲东岸、印度西太平洋区,包括塞舌尔群岛、马尔代夫、红海、波斯湾、斯里兰卡、印度、缅甸海、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东至澳大利亚,北至日本、韩国,以及中国沿海、南海、台湾海峡等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阿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