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五凤楼

五凤楼

五凤楼,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南宋乡南宋村。面对神山、背依仙岭,乃上党地区的一大道教大观,2006年6月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凤楼,始建于宋代,明万历42年重建,明崇祯16年金神像,清乾隆38年再次补,1985年落架重修,整旧如旧。座北朝南,一进三院,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献亭、凌霄宝殿,寝宫,左右分别置钟楼、鼓楼、文昌阁、三世佛殿、配殿、垛殿、廊房。正对山门的是一座乐楼。山门五凤楼,巨型石柱高撑,木结构五重飞檐。登楼之梯是单株巨桑,两根横梁为粗大荆木而做。入山门即是献亭,密集的斗逐层收缩成八卦太极攒尖悬顶。正面高台之上,凌霄宝殿,形制高大,气势磅礴。四梁八柱,单檐悬山顶,绿色琉璃瓦,檐之下的十一组四跳七铺作十三踩斗拱。 整个五凤楼景区,占地3800多平米,有殿宇亭阁等建筑物170余间。景区距长治王村机场35公里;距长治客运站、火车站30公里;距长晋、长太、长邯高速路进出口12公里;距207国道仅2.5公里。

建设背景

五凤楼有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传说:古时候玉皇大帝生了五个姑娘依次起名金凤、银凤、玉凤、彩凤、翠凤。这姐妹五人一个个如花似玉。她们不甘心过天庭那种寡淡无聊的神仙生活就相约下凡与凡人共居。当她们走到此处时被守天神发觉,立即报告给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传令要她们五姐妹立即返回天宫。五凤抗令不从。玉皇大帝恼羞成怒,传令天兵天将强迫她们回天。五姐妹相抱成团宁死不返。玉皇大帝再次传令,以天庭律条治罪派出雷神霹雷闪电将五姐妹击死于此。五凤姐妹当即化作一架山脉故称凤凰山,五凤之魂就居于山首又因其父是玉皇大帝,所以,后人为纪念五凤姐妹故在此处建筑五凤楼,把大殿叫做玉皇观表示吉祥。据说,象这样结构错综复杂,形体壮伟高大的五凤楼,世界上只有三座。其余两座在中国的北京和日本的东都。至于一般的五凤楼,全国也只有十多个。

建筑特色

观院建在村东隅一台地之上,坐北向南,一进院布局,观前原有乐台一座(已毁)。入观门庑为五凤楼、钟鼓二楼位居五凤楼左右,五凤楼后依次为献亭、月台、玉皇殿、东西配殿、厢房对峙。殿宇高耸,布局灵活,古朴雄宏。五凤楼为玉皇观的山门古楼,始建于元代,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现存属元末明初之风格。楼前,场地开阔,平整宽敞。御道、踏跺铺规整。雄雌狮各一,分别蹲卧于踏道两侧,显得威武雄壮。楼广深三间,平面近似方形,五重檐外加围廊。红墙绿瓦,高大雄宏。出檐深、四角翼飞,寓意五凤展翅之意。五凤楼二、四层为虚层,三层四檐支出平座,与楼内二层楼板齐平,为一实层,楼内荆木大梁,前后贯通,桑木独梯,刻制踏阶,可攀踏至楼上。四根圆形通天木柱直达屋顶,顶部八卦藻井,斗拱迭涩,垂莲吊挂,木作构件十分精制。

踏石阶扶栏杆上楼顶,凭窗远眺,莽莽山川一目收,浩瀚大地入眼帘,近下是民舍畜脊,远处有高山峻岭。蓝天白云,碧水绿茵,使人心旷神怡,意欲腾飞。五凤楼坐北朝南,两旁筑有钟楼、鼓楼,松柏掩映,布局妥贴,色调和谐。下楼进大门,抬眼望去,门内有“天上至尊”、门外有“巍巍浩腾”各四个大字,笔锋犀利遒劲。过二门,有一高大的方阉,四角四根青石柱,各雕着二龙戏珠。龙飞珠舞,栩栩如生。东西厢房各有10间,其中有4间保持原先风貌。最后是涪然大殿,名叫“长治玉皇观”。殿内雕梁画栋,别具风采,殿顶古式琉璃瓦铺砌,殿脊东西各有三条黄、绿色飞龙相映,在阳光照耀下,玉皇观栩栩生辉。它记录着我国劳动人民的艺术天才。这五凤楼,观其凤脉地势居凤凰之首。

价值意义

玉皇观五凤楼建于元朝,明朝万历、清朝乾隆爱新觉罗·颙琰同治年间曾四次修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皇观五凤楼记录了建筑群的发展演变过程,反映了各时代建筑功能的变化发展,充分发挥着文化载体的作用,也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客观上起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民间曾有艺人赞曰:“荆木梁桑树梯世间瑰宝奇奇奇,八卦顶金钟罩巧夺天工妙妙妙”。因其灵霄宝殿额上的踩数级为十三踩,是古建筑中最高规制,据考证超过北京故宫太和殿的九踩,所以人们称其为“天下第一玉皇观”。

参考资料

五凤楼景区.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2024-03-22

五凤楼.五凤楼.2021-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