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头果鸠
粉头果鸠(学名:Ptilinopus jambu、英语:Jambu Fruit Dove)是鸽形目鸠鸽科果鸠属的一种小型且色彩鲜艳的果鸠。
形态特征
粉头果鸠约长23-27公分、重约40公克。其颜色特别鲜艳,眼睛周围有一特殊的白环,鸟喙为橘色,腿为红色,其叫声为较轻、低沉的咕咕声。成雄鸟面部为栗色,下巴则为灰色,身体背部呈绿色,腹部呈白色,胸部有一粉红色的斑点,尾部下方则为褐色。雌成鸟面部则为暗紫色,下方有较多部分呈绿色且尾部下方为肉桂色。幼鸟长相均类似雌鸟,但面部是绿色的,雄鸟在长出飞羽后39周长成全身羽毛。其绿色的羽毛在雨林中具有保护作用。
栖息环境
粉头果鸠栖息于红树林沼泽与低于1500米的低地雨林,也可生存于次生林中。
分布范围
这种留鸟主要分布于泰国南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西加里曼丹、苏门答腊岛、爪哇等岛屿以及新加坡和汶莱。此外,它们也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生活习性
雄鸟具有领域性,借着举起翅膀、上下摆动身体和咕咕叫来宣示领域,并会啄击入侵者。冬季与夏季皆可繁殖,雄鸟还会搜集草与树枝提供雌鸟在树上筑出脆弱的巢,雌鸟在巢中生下一至两颗白色的蛋,20天后孵化,再经约12天幼鸟长出飞羽。粉头果鸠会捡拾掉落在地上的果食或直接啄食树汁上的果实,通常落单或成对出现,但在果树上觅食时可能出现一大群。像其他鸽子一样,粉头果鸠可以吸吮的方式喝水(一般鸟类则不能)。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近危(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