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自然博物馆
三亚自然博物馆位于国家5A级旅游区——三亚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内,于2007年9月9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由国家自然博物馆承接设计,采用高科技声、光、电技术,再现了1.4亿年前的世界。三亚自然博物馆是一座集观赏、展览、征集、科技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其风格和施工达到国际一流标准。
历史沿革
三亚自然博物馆是海南省唯一的自然博物馆,馆藏品包括被联合国科学教育文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辽西热河古生物化石;贵州关岭、河南西峡、山东山旺动物群、宁夏同心生物群、内蒙、甘肃省等全国各地珍贵的古生物化石以及海南当地独有的动植物标本,亦有被誉为“东方神木”价值连城的海南阴沉木、石中精品——五指山黄蜡石等共两千余件展品,门类齐全、标本珍贵、保存完好。其中国国宝级精品达800余件。更有部分藏品在国际上称得上是孤品,在国内外同行中堪称翘楚。世界上第一朵花——辽宁古果、镇馆之宝——模式标本三亚翼龙、鸟之始祖——圣贤孔子鸟、中华龙鸟等品相完美的珍贵展品都可以在博物馆看到。三亚自然博物馆先后被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海南省科技局、共青团三亚市委、三亚市科协认定为“海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海南省自然科技馆”、“三亚市科普教育基地”、“三亚市青少年教育活动基地”,同时又得到国内知名学府首都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的认可,成为两所大学的科学实践基地。
展出内容
镇馆之宝:三亚翼龙
翼龙化石头部近眼睛处有巨大的空洞,以减轻头部重量,有利于飞行。化石共有5指,其中第四指的长度约为其它数指的20倍,长长的手指可作“翅膀”用,在飞行时用于平衡身体,但由于功能的不健全,三亚翼龙多数时间只能采取俯冲姿态。据介绍,翼龙是最早飞上天空的脊椎动物,属于飞行爬行动物,它是中生代的空中霸王,生活于2.5亿年前,灭绝于6500万年前。
世界上第一朵花:古果
博物馆收藏的“辽宁古果”,距今已有1.45亿年,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门化石,即是现在鲜花的“祖先”,也是迄今为止有确切证据的全球最早的花。由于它的出现,古生物学界创造出了“古果科”,解决了古生物学领域一直存在的被子植物起源时间、地域的争论;解决了查尔斯·达尔文所认为的“讨厌之谜”。
拥有最大的眼睛:鱼龙
博物馆内珍藏的鱼龙发现于贵州关岭地区,据介绍,鱼龙最长可达15米,其中尾巴就占了全身的二分之一,生活于2.5亿年前,是凶猛的肉食型动物,当时的海中霸王。鱼龙的眼睛最大可达直径26.4厘米,比一只足球还要大,是已知地球上最大的眼睛。
最古老的母爱证据:恐龙胚胎化石
目前在全世界有200多个地方曾经发现恐龙蛋,但很少在其中发现完整的恐龙胚胎。而保存在博物馆内的完整无损的恐龙胚胎是非常罕见的,它存有即将出壳的胚胎,让人类体会到几亿年前恐龙母亲的伟大。
从5亿年前生活到现在:海百合
虽然有着类似植物的命名,但海百合是地地道道的动物。5亿年前就已经在深海中出现的海百合,历经风雨,如今依然在深海中顽强地生存着,被誉为“活化石”。据介绍,海百合是一种棘皮动物,依靠其密密麻麻的触手,来抓取小生物生存。
作用价值
三亚自然博物馆致力于征集、收集、展览文物、古生物化石、字画、古玩;销售三级以下古生物化石;相关的旅游产品开发、销售;科研、国内外文化交流、巡展;保护物质文化遗产。
参观信息
地址
三亚崖城南山大小洞天风景区。
交通
乘坐25路公交车。
参考资料
三亚两家非国有博物馆获海南省免费开放补贴.今日头条.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