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盘龙城遗址博物馆

盘龙城遗址博物馆

盘龙城遗址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坐落于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西部,占地约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展厅面积3800平方米。博物馆建筑采用“半嵌入式”设计将博物馆建筑消隐于树丛中,将遗址本体作为最大的展品,观众站在博物馆屋顶,可远眺遗址核心区。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基本陈列“江汉泱泱,商邑煌煌——盘龙城遗址陈列”,展线长度673米,于2019年1月1日开幕,免费向社会开放。陈列回顾了盘龙城遗址发现、发掘的历程,展示了考古学视角下盘龙城遗址的兴衰、变迁与文化面貌,从居民、日常、军事、习俗、艺术、建筑、生产等多个角度,全方位还原盘龙城。同时,讲述在夏商整个大的文化背景下,盘龙城遗址的地位和作用,及盘龙城与中原、周边、后世的关系与影响。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荣获了“中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是中国文物系统的最高荣誉。2019年,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基本陈列展览荣获第十七届(2019年度)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参观信息

公交:公交299、296到盘龙城“盘龙大道肖陈弯”站点下;公交295 到盘龙城盘龙大道罗纳河谷下。

自驾:自驾到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口街道叶店村,"中国院子"别墅区斜对面。

概况

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位于武汉市黄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盘龙大道1号盘龙城遗址。盘龙城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的商代早期城市遗址,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同时期保存最好的城址之一。它以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暴露在地面之上的城垣遗存而闻名中外,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2006年被正式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保护项目。盘龙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公元前15世纪左右,商代前期古城遗址,面积约1.1平方公里,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古城之一。

盘龙城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是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面积75400平方米。遗址城内东北部为宫殿建筑群,城外四周分布着手工作坊、民居点和小型墓地。从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精美的商代青铜器、玉器和陶器。其中一件青铜长41厘米,实为罕见;另一件长达94厘米的玉戈,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出土玉戈,显示出商朝当时在南方的军事实力。

盘龙城是中国城固宝山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城址,其灿烂的青铜文化,较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完备的城邑形态和功能,对研究城市文明发展史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截至2019年,藏品数量1854(件套),珍贵文物200(件套)。

馆藏文物

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常年展出:

1、《盘龙城遗址文物陈列展》;

2、《盘龙城近几年文物保护工作进展图片展》

新馆筹建

盘龙城遗址及核心区本体保护项目占地1.82平方公里,新建遗址博物馆,实施遗址核心区本体保护工程,总投资2.47亿元,预计2014年12月完工。武汉市制定和颁布了《盘龙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制定了《盘龙城遗址文物保护工程方案》,完成盘龙城遗址博物馆选址和设计方案,博物馆基本陈列方案已编制出大纲。

“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正在最后征集中。该博物馆建成后,将是武汉最大的遗址博物馆。”记者从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筹建处获悉,拟投资6000万,总面积约6800㎡的盘龙城博物馆进入倡议设计阶段,已从11家投标公司中确定出一个初步设计图,并将继续向社会进行最后的征集工作。

城市之根

盘龙城遗址位于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距武汉中心城区5公里,1954年防汛取土时被发现。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这里已基本被确定为3500年前商朝为扩大其统治范围,在长江流域修建的一处重要的城邑。它也是迄今为止在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商代城市遗址,学术界普遍认为它是武汉城市发展的源头,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

“盘龙城遗址以其出土的精美青铜器、玉器和暴露于地表上的宫城城垣遗迹、宫殿建筑群基址等,受到学术界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据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筹建处主任鄂学玉介绍,早在1988年,盘龙城遗址就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2005年更是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十一五”规划全国重大文化遗址保护项目之一。

2006年,国家财政部与国家文物局专程考察盘龙城遗址,决定将其作为全国重大遗址保护与展示重点项目。到2007年4月,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文物保护项目的《盘龙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通过了国家级专家评审。”鄂学玉说,“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去研究和保护这座能够完整反映我国商代社会城市建设及商代文化面貌的古城遗址,并让更多的人了解武汉的历史。”

殷商风格

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筹建处,郑远华主任向记者展示了博物馆建筑的设计图初稿,他介绍说,“这是初步确定的建设图纸,还会继续被修改。”郑远华称,2012年9月8日、9日,他们还将组织专家对深化方案进行最终评审,“到时才能得出最终的建筑设计方案。”据了解,该博物馆计划从2013年开始动工,并于三年内完成。

记者从设计图上看到,尽管只是初稿,但设计理念已经一目了然。规划设计的基本构思是继承盘龙城殷商建筑中轴对称,前朝后寝的空间格局,并结合地形和自然风土布置建筑和景观。沿着一条自西向东的的中轴线,场地被分为三个功能区:盘龙广场休闲区,历史文物展示区和临水景观区,格局庄严大气,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空间思维。

郑远华告诉记者,博物馆建筑风格初步定为新古典主义,主要是采用商朝建筑的基本元素来演绎当代博物馆。其内外廊结合的平面布置,能更有效地利用建筑空间。“它既强调各个部门的独立性,又通过连廊和庭院相互连接,使博物馆的游览空间丰富有趣,又保证文物科研工作不受影响。”

举办活动

2023年1月6日,“走进历史 纪行荆楚”——第二届海峡两岸文博创意设计大赛入围作品展在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拉开帷幕,展出两岸优秀文博创意设计作品66件。

参考资料

资讯 - 盘龙城简介 - 盘龙城遗址.江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馆.2024-03-27

品读武汉的博物馆丨解读武汉城市之根的摩斯密码: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武汉政协.2024-03-27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的通知.国家文物局.2020-09-17

两岸优秀文博创意设计作品武汉展出.中新网.202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