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街道
太和镇,原隶属于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地处射洪市中部,东与大榆镇隔涪江相望,南连瞿河镇,西南接万林乡,西连金家镇,北接广兴镇。区域面积27.07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16019人。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设太和镇。1957年,更名城关镇。1981年,更名太和镇。2012年,从太和镇析出部分行政区域,设置平安和子昂2个街道办事处。2019年8月,撤销陈古镇和太和镇,设立武安镇。
2018年,太和镇有工业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3个。
历史沿革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以后至雍正初年,建置太和镇。
民国24年(1935年),属二区为太和联保。
民国29年(1940年),设为太和镇。
1957年,更名城关镇。
1981年,恢复为太和镇。
1992年,由原县城关镇、武安市、紫云、平安三乡合并组建成立太和镇,设紫云、平安分别为城南、城北办事处,设武安为武安开发区。
2012年11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对射洪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将原太和镇划分为:子昂街道办事处、平安街道办事处、太和镇三块行政区划。射洪县从太和镇析出部分行政区域,设置平安和子昂2个街道办事处。平安街道办事处驻太和大道北段42号,辖原太和镇的清家堰等8个社区居委会所属行政区域;子昂街道办事处驻太和大道南段23号,辖原太和镇的衙署等14个社区居委会所属行政区域;太和镇人民政府驻武安市场,辖香樟社区和花土地等9个村所属行政区域。
2019年10月,经遂宁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对射洪市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撤销太和镇,将武安和原陈古镇为合并设立武安镇,镇驻地武安场。
原太和镇撤销后,设立太和街道办事处,以原太和镇的衙署,三元宫,德胜街,水浒宫,保河,黄浩,机房街,建设,何家桥,佛南,凉帽山,王爷庙,南井沟,桂仙14个居委会和百莲山村委会为太和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域(即原子昂街道所属行政区域),太和街道办事处驻太和大道南段23号。
地形地貌
太和镇地势略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平均海拔370米。
气候
太和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水文
太和镇境内有土鲤溪由西向东、广寒溪由西向东、武安河由西向东过境,境内河道长41.8千米。
自然灾害
太和镇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洪灾、旱灾和地震。洪灾平均五年一遇,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81年7月14日,140小时连降暴雨400毫米,县城全部被淹,3000余户农房淹没,2600余亩土地无收,直接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
行政区划
太和镇在1992年9月行政区划变动时,辖城南、城北两个农村办事处,1个城市工作委员会,将并入的武安乡改名为武安开发区。全镇共有12个居民委员会,28个行政村,249个村民小组,105个居民小组。
2011年末辖19个村民委员会:
1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太和镇辖区总人口19.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9万人,城镇化率85.4%。总人口中,男性10.4万人,占52.5%;女性9.4万人,占47.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有回等少数民族,共182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7.9‰,人口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长率2.1‰。
2017年,太和镇常住人口11837人。
截至2018年末,太和镇户籍人口16019人。
自然资源
淡水资源
太和镇地貌以浅丘为主,兼有平坝。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均降雨930毫米,年均气温17.3℃,年均日照时数1300小时,大于或等于0℃的积温6324℃,无霜期284天,适宜各类作物生长发育。耕地以紫色土为主,质地理想,养分丰富,宜种性广,保水保肥力强,广寒渠、前锋渠、人民渠控灌全境,以种植粮棉油桑果林最为适宜。农业和农村经济依托县城,服务县城,农民商品意识强,现金收入渠道广,庭院开发水平高,养殖业发展基础好,农业结构调整空间大。
经济
综述
2011年,太和镇财政总收入5.8亿元,比上年增长22.5%。
2018年,太和镇有工业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3个。
农业
太和镇农业耕地面积1.3万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7.9亿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6.2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油料和蔬菜。2011年,油料产量1200吨,蔬菜产量3100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4.8万头,年末存栏1.5万头;牛饲养量2100头,年末存栏500头;家禽年饲养量47.1万羽。
工业
太和镇工业以纺织、食品、电力、机械、化工为主。2011年,工业企业162家,职工9622人;工业总产值37.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6.5亿元,比上年增长28.1%。有3家上市公司。
商业
2011年末,太和镇有商业网点728个,职工1.1万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37.3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城乡集贸市场9个,年成交额7亿元。
金融
2011年末,太和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82.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6%、17%。
文化
历史文化
太和镇是据《易·乾》“保合太和,乃利贞”之意命名。
特产美食
餐饮行业发达,有中华餐饮名店5家(清真老字号麦加牛肉餐厅、冠云食府、裕宗酒楼、江牛肉大酒家、麦地纳餐厅),省级餐饮名店12家(清真老字号麦加餐厅、冠云食府、裕宗酒楼、江牛肉大酒家、麦地纳餐厅、富螺湾酒店、天上人间大酒店、子昂李烧腊、老砂锅、相聚酒楼、和顺食府、黑蚂蚁砂道养生馆)。全县共有星级宾馆3家,三星级酒店1家(沱牌大酒店),二星级酒店2家(太和大酒店、宏源大酒店);准四星级2家(富螺湾酒店、射洪子昂金都国际酒店)。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太和镇有幼儿园31所,在园幼儿7973人,专任教师671人;小学6所,在校生1.4万人,专任教师83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8所,在校生1.3万人,专任教师76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高中2所,在校生8622人,专任教师707人。
科技事业
2011年末,太和镇有省级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技术研究中心1家,各类科技人才961人;承担国家级重点新产品4个,省级重点新产品2个,省级战略性新产品4个,国家级“火炬计划”1项,国家级“星火计划”1项。
文体事业
1995年,太和镇建成县电视台。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4.8万户,入户率95.1%。
2011年末,太和镇有镇文化站1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30个;各类文化专业户145个;各类图书室30个,藏书10万余册;文艺队伍成员265人。
2011年末,太和镇有学校体育场12个。30余处社区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6%。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太和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1个;病床1052张,固定资产总值160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992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31.4万人次。
社会保障
2011年,太和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449户,人数1万人,支出1560万元,月人均130元;城市医疗救助41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121人次,共支出137.1万元,比上年增长3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13户,人数1134人,支出65.3万元,比上年增长18%,月人均48元,比上年增长2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6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893万元,比上年增长15%。敬老院2家,床位80张,收养农村五保户25人。社区服务设施31个。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26.6万元,使620人(次)困难群众受益。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4.1万人,参保率18%。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太和镇有邮政局1个,代办所2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4万份(册),邮政业务总量5110万元。有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49个;固定电话用户4.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2万户,宽带接入用户1.9万户。
交通
2011年,太和镇境内有绵渝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境内二级公路长5千米;三级公路长12千米;村道、社道水泥路总长193千米。
旅游
景点
人文景观:著名旅游景点有花果山平安寨森林公园、螺湖公园、,城中有子昂城楼、新世纪公园、子昂文化广场等。
获得荣誉
2019年10月,太和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参考资料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太和街道地名介绍.博雅地名网.202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