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君雷
郑君雷,现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人物简介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86.9—1990.7,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学系),本科生。
1990.9—1992.12,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魏存成教授。
1993.7—1997.12,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林沄教授。
工作经历
1993.3—1995.3,吉林大学考古学系考古教研室,助教。
1995.3—1999.12,吉林大学考古学系考古教研室,讲师。
2000.1—2002.3,吉林大学考古学系考古教研室,副教授。
2001.10—2002.3,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系,副系主任。
2002.3—2007.4,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教研室,副教授。
2002.9—2004.10,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教研室,教研室主任。
2004.10—,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系主任。
2007.3—,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2007.6—,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生导师。
2007.07,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行政管理培训。
2009.03—2014.01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助理、人类学系副主任、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馆长。
2013.01—2013.07,哈佛大学人类学系高级访问学者。
2014.01—,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馆长。
主要作品
参考文献:
获奖情况
1、攻读博士期间获吉林大学(日本)“世川良一优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第二次评选(1994年)优秀研究生一等奖。
2、《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获吉林大学第五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收入《战国秦汉考古》和《鲜卑考古》两篇文章。
3、《战国时期燕墓陶器的初步分析》,载《考古学报》2001年3期,2002年获获吉林大学“一级学科最高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奖;2005年获广东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
4、《西方学者关于游牧文化起源研究的简要评述》获《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度优秀论文奖。
5、“田野考古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2001年11月获吉林省高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6、“田野考古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2001年12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7、2004年3月入选第二届广东省思想宣传战线“十百千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才。
8、2006年4月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四批培养人选第三层次培养人才。
9、2008年入选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专家。
10、2008年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
11、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2、《中国考古学•秦汉卷》(参著)2012年获第四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著作类二等奖。
13、《岭南战国秦汉墓的“架棺”葬俗》(《考古》2012年第3期)获广东省2012—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类)。
田野工作
2.黑龙江省海林市莲花水库淹没区(1993年)“兴农渤海城址”发掘,执行领队、指导教师。
3.“三峡文物保护工程”重庆市长江奉节县新浦遗址发掘(1998年),执行领队、指导教师。
4.北票市白石水库盖子项遗址发掘(1999年),执行领队、指导教师。
5.“三峡文物保护工程”重庆市长江奉节县新浦遗址第二次发掘(2000年春季),执行领队、指导教师。
6.辽宁省北票市白石水库盖子项遗址第二次发掘(2000年),执行领队、指导教师。
7.“三峡文物保护工程”重庆市奉节县新浦遗址第三次发掘(2000年秋季),执行领队、指导教师。
9.“三峡文物保护工程”湖北省巴东县雷家坪墓地发掘(2003年),领队。
10.牡丹江市渤海上京城址50号宫殿发掘(2004年),辅助教师。
11.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台山遗址发掘(2005年),辅助教师。
12.“三峡文物保护工程”湖北省巴东县王家湾墓地发掘(2005年),领队。
13.“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程”河南省焦作市东金城遗址发掘(2006年),执行领队、指导教师。
参考资料
郑君雷.汉斯出版社.2024-10-07
郑君雷.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2022-01-26
郑君雷.中国知网.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