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清宫剧

清宫剧

清宫剧,是以清代宫廷史料为题材的电视剧,通常讲述的是清朝从铁骑入关到“康雍乾”帝王盛世,再到清朝没落300年间的故事。

清宫剧是对以清代为历史背景的影视剧创作风潮的延续。按照主要角色的身份分成帝王戏、后宫戏、臣子戏三类;按照类型又可以分成正史和戏说,各种秘史以及后续兴起的穿越题材、宫斗题材电视剧都属于戏说类。第一阶段:戏说的开拓与奠基,代表作为《戏说乾隆》系列、《戏说慈禧》《孝庄秘史》《一代皇后大玉儿》等;第二阶段:喜剧与正剧的“拓金”年代,代表作有《还珠格格》系列、《宰相刘罗锅》系列、《康熙微服私访记》系列、《雍正王朝》系列等;第三阶段:宫斗、玛丽苏与进击的小主,代表作品有《金枝欲孽》《步步惊心》《甄嬛传》等。

清宫剧中存在着一些与职场竞争、社会奋斗相契合的文化特征,容易让特定受众产生代入感。清宫剧《康熙王朝》《孝庄秘史》等,不论是“戏说”还是“历史正剧”,清宫剧都有共同的价值指向——从宫廷斗争透视家国命运,更多体现的是对国家命运以及民族未来的一种思考和想象,借古鉴今的目的比较明显。清宫剧的火爆,还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清史稿》的编纂工作,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所修的《清史》送审稿已于2018年11月报送。

定义

清宫剧,是以清代宫廷史料为题材的电视剧,通常讲述的是清朝从铁骑入关到“康雍乾”帝王盛世,再到清朝没落300年间的故事。从20世纪九十年代起,“清宫剧”开始成为国产古装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题材、类型上“清宫剧”和以其他朝代为历史背景的国产电视剧并无实质上的区别。1990年代以后开始红火的清宫剧是对以清代为历史背景的影视剧创作风潮的延续。细分“清宫戏”,按照主要角色的身份又可以大致可以分成帝王戏、后宫戏、臣子戏三类;按照类型又可以分成正史和戏说,各种秘史以及后续兴起的穿越题材、宫斗题材电视剧都属于戏说类。

历代作品

清宫剧的代表作品有很多,比如:《努尔哈赤》《末代皇帝》《戏说乾隆》《还珠格格》《康熙王朝》《铁齿铜牙纪晓岚》《孝庄秘史》《甄嬛传》《步步惊心》等。

早期清宫剧

早期呈现给观众的清宫剧有20世纪80年代的电视剧《努尔哈赤》;有《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等电影,国外有在1988年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颁奖礼上大包大揽了九个奖项的电影《末代皇帝》。

发展期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戏说乾隆》是最早的内地、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三地合拍电视剧典范。通过乾隆的三次微服出巡,描述了在探访民情、整治贪官的过程中,风流皇帝邂逅三位民间女子的爱情传奇故事。此后多部清宫剧相继播出,比如:李岳峰导演的44集电视连续剧《一代皇后大玉儿》于1992年5月14日在中国台湾播出;范秀明导演的62集电视连续剧《戏说慈禧》于1993年在中国台湾播出;张子恩石零导演的40集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于1996年在中国大陆播出;

黄金时期

从1997年后,清宫剧进入了一个黄金年代,在正剧领域和喜剧领域都有了突破性发展。这一时期产生了数部影响深远的代表作。

孙树培导演的24集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1998年4月28日在中国台湾播出,同年10月28日在中国大陆播出,第一部播出后最高收视率突破62.8%,创造中国电视剧有数据统计后的收视纪录。版权还卖给包括日本韩国泰国越南在内的亚洲国家,并进军北美地区,同样收获诸多好评。

1999年在中国大陆开播的《雍正王朝》却走了另一条经典化道路。得到在中央一台8点档播映的荣誉。但《雍正王朝》却凭借20%的收视率,创造了当年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剧的最高收视纪录。《雍正王朝》改编自二月河的“帝王系列”,是一部以“对现实映射,借古讽今”为特点的历史正剧,拿下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共14个奖项。

同样改编自二月河“帝王系列”的电视剧《康熙王朝》,于2001年在央视播出,最高收视率达19.8%。该剧总投资2000万,央视以3580万元买断了该剧的所有版权。在播出的20多天里,这部电视剧为央视赚了1个亿。

《康熙微服私访记》系列及《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则更像《戏说乾隆》的大陆版演绎。不同于“还珠”系列以女性角色为主题,虽然同样是诙谐的清宫喜剧,但是以男性角色为主题进行表现,算是正剧的一种变体。

稳定时期

2002年播出的《孝庄秘史》与2004年的《金枝欲孽》,是由男主戏向女主戏的转折。《孝庄秘史》在湖南经视综合频道首播,收视率就高达23%,并在8个地方台播出,并登陆台湾三立都会台。2003年《孝庄秘史》创造三立都会台开台以来的收视高峰,比同时段节目收视率翻了10倍。网友戏称这是“马景涛的四大巅峰作之一”。

2011年播出的《甄嬛传》,获得1.41%的平均收视率和超过24亿次全网播放量,展现了“后宫作为一个吃人社会的缩影,聚敛了整个尘世的浮华及欲望以及无奈。”《甄嬛传》能够成为清宫戏中新的爆款,原因在于广大女性同胞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甄嬛的一生也类似大多数女性的成长轨迹,使人产生共鸣。宫斗剧火爆的另一个原因,是收看电视剧的人群中,女性居多。2011年,女性观众达到51.4%。

2011年是“清代宫斗剧”高潮之年,《宫锁心玉》《步步惊心》等都是现象级的作品。另外,这一年的清宫剧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出自于网文改编,网络宫斗文成了清宫剧的原产地,使得清宫剧开始以偶像的风格演绎历史故事。《宫锁心玉》与《步步惊心》同属于穿越剧,分别于1月和9月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首播。前者平均收视率为2.48%,全网点击量1.3亿次;后者为1.15%,全网点击量近3亿次。截至2017年,女性观众占比已高达53.8%,这也导致很多电视台喊出“得女性观众得收视率”的口号。

相关评论

由于一直没有一部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清代历史的大型典籍,“清宫戏”一开始就注定像一个失控的马群,有的在盛开着民间野史传说野花的小路上摇头晃脑、一路过来;有的则借用作家编剧们龙飞凤舞、天马行空的翅膀,将毫无准备的观众肆意引导;有的虽表现出一副历史正剧的面孔,实际上却对耳熟能详的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了最为大胆、最为骇人听闻的篡改。在一些电视剧中,清史成了一个可以任意涂抹的小姑娘,时而花枝招展、时而嘴歪眼斜,结果是其面目日益模糊,观众们被搞得一头雾水、无所适从。(影音娱乐 评)

纵观20年,《还珠格格》是清宫剧的开山之作,《步步惊心》、《宫》是清宫剧新的历程,《甄嬛传》是集大成者。《甄嬛传》之后,人们一直怀疑清宫剧能否再有新的突破,但《延禧攻略》,让人们在对清宫剧传统的争斗谋略高山仰止之余,看到了另辟蹊径的突破。(综艺网 评)

现代人对宫斗的爱恨纠葛,恐怕离不开“女性崛起”“到底爱谁”与“复仇解恨”。如今霸屏多年的宫斗剧风潮开创于《金枝欲孽》。有人说它是“宫斗剧的鼻祖”,有人说它是“挽救了2000年以来电视广播收视颓势的第一佳作”。(漯河市晚报 评)

从1997年开始,清宫剧进入了一个黄金年代,在正剧向和喜剧向领域都有了突破性发展。在这一时期经典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产生了数部影响深远的代表作。(界面新闻 评)

参考资料

从《戏说乾隆》到《延禧攻略》:中国清宫剧蜕变30年|界面新闻 · 娱乐.界面新闻.2025-04-05

清宫剧为何能“如懿”二十年?.综艺报.2025-04-05

想当年|令人难忘的电视剧主题曲之清宫戏篇.澎湃新闻.2025-04-05

想当年|令人难忘的电视剧主题曲之清宫戏篇.澎湃新闻.2025-04-05

光明日报:清宫剧热,历史感冷.人民网.2025-04-05

国家将启动重修清史工作http://ent.sina.com.cn 2003年06月13日10:07 扬子晚报.新浪娱乐.2025-04-05

《清史》不再只有“稿”,新修《清史》要完成了!字数超3千万.风闻社区.2025-04-05

清宫剧30年 发生了啥变化.漯河晚报.2025-04-05

还珠格格.豆瓣电影.2025-04-05

一代皇后大玉儿 一代皇后大玉儿.豆瓣电影.2025-04-05

戏说慈禧 戏说慈禧.豆瓣电影.2025-04-05

宰相刘罗锅.豆瓣电影.2025-04-05

雍正王朝.豆瓣电影.2025-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