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亚那狐蝠
玛利安娜狐蝠(学名:Pteropus mariannus),又名马里亚那狐蝠,是关岛及其他马里亚纳群岛上的一种狐蝠科。它们因失去栖息地、受到猎杀及掠食而进入濒危的状态。主要分布在关岛及其他马里亚纳群岛。它是琉球狐蝠的特有亚种,曾经在高雄市、花莲县、兰屿岛及绿岛等地被发现,其中绿岛被认为是唯一的永久性栖息地。此外,它们也分布于北马里亚那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乌利希环礁及其附近的环礁。
形态特征
马里亚那狐蝠为中型蝙蝠,体重330-577克。它们的前臂长3.4-5.4厘米,翼展从86-106.5厘米不等。从鼻子到臀部的总长度是19.5-24厘米。雄性体型通常比雌性大一点。马里亚那狐蝠全身都有黑色到棕色的皮毛,上面还会有银色的毛发。肩部和颈部两侧的皮毛呈亮黄色到金棕色。它们的头部明显像赤狐一样,颜色为棕色到深棕色。耳朵形状为圆形。眼睛很大。
生活习性
马里亚那狐蝠白天通常在睡觉,而且是倒挂着的。雄性会形成单独的群体,一些雄性也会在栖息地边缘单独生活。虽然马里亚那狐蝠通常倒挂着不动,但它们飞行能力很强,能够长途旅行。据观察,它们在马里亚纳群岛的岛屿之间飞行,岛屿之间的距离为3.2-99.8千米。马里亚那狐蝠还会在栖息地梳理自己的皮毛、气味摩擦和标记领地。雄性会保护它们的栖息区域,以维持对其势力范围内雌性的繁殖权。马里亚那狐蝠主要以水果为食,有时会吃花和叶。它们通常在农林、稀树的草原或沼泽森林中觅食,有时还会去椰林。它们最喜欢的水果是面包树(Artocarpus altilis)、青木瓜(Carica papaya)、无花果(Ficus spp.)、露兜树(Pandanus tectorius)、吉贝(Ceiba pentandra)和椰子(Cocos nucifera)。据观察,马里亚那狐蝠会到10-12千米外的觅食地觅食(“Mariana flying fox”,2005)。马里亚那狐蝠几乎没有天敌。主要天敌为褐林蛇(Boiga irregularis),大型猫头鹰也有可能在夜间觅食时带走马里亚那狐蝠。
繁殖方式
马里亚那狐蝠是一夫多妻制,雄性在繁殖群体中形成后宫群。在繁殖群体中,雄性通常有2-15个雌性陪伴。在关岛,平均性别比为每100个雌性和38-72个雄性。交配大多发生在白天,但偶尔会发生在晚上。繁殖是全年发生的,全年都观察到交配和抚育,而且没有明显的生育高峰。雌性每年生一个幼仔,妊娠期分别为4.5-6个月。断奶和第一次飞行的年龄未知。幼仔由它们的母亲携带,直到它们大到不能再携带为止。当母亲觅食时,它们就留在家里。在栖息的时候,雌性把幼仔藏在自己的翅膀中。
亚种分化
利弊关系
玛利安娜狐蝠是查莫罗人的美食,并与关岛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帕金征群痴呆综合症有关。它们被发现会吃大量的苏铁类种子,并像一些鹰般会在脂肪组织上积聚滴滴涕,甚至到达危险的水平。
保护现状
保护公约
《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是在1963年时由国际自然与天然资源保育联盟(IUCN)的各会员国政府所起草签署,并在1975年时正式执行的一份国际协约,这份协约的目的主要是透过对野生动植物出口与进口限制,确保野生动物与植物的国际交易行为不会危害到物种本身的延续。玛利安娜狐蝠被列入CITES附录Ⅱ,以及2019年版附录Ⅰ,显示其受到国际保护。
拯救措施
为了保护马里亚那狐蝠,关岛政府早在1966年就缩短了对蝙蝠狩猎季,由以前的12个月改为10个星期。可是这种保护措施起的作用并不是十分明显。到1981年,狐蝠科因濒临绝种而被美国政府列为受保护物种。同时,关岛的野生生物庇护所给狐蝠提供了安全的栖息地,关岛政府还划出4千2百英亩地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区域,并且派专业培养员在这些保护区内对马里亚纳狐蝠进行人工繁殖。这些保护措施见到了成效,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此外,玛利安娜狐蝠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级别,显示其保护的紧迫性。威胁因素包括栖息地的持续减少和质量下降,以及非法捕猎等。
减少原因
曾经遍布北马里亚那群岛的狐蝠科数目日益减少。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岛上土著对狐蝠的过渡捕杀。它在马来森林维持着其中的植物多样性和基因交流。但和其他以森林为家的动物一样,它躲不开人类文明发展脚步的无情践踏。1998年,一些狐蝠因森林被砍伐而迁移到马来西亚北部一座养殖场附近的果园觅食,养殖场的猪吃了它们吃剩的芒果,被含尼帕病毒的蝙蝠唾液所感染,继而引发了人类流行病的爆发。这次事件放大了人与狐蝠间的生存空间的矛盾,并把它逼向了物种生存的真正黄昏。濒危(EN)曾经遍布太平洋北马里亚那群岛的狐蝠科一度只剩下4500只,在当地土著人的文化里它们是一道传统美食,这也让它们差点遭受灭顶之灾。但是2003年科学家的发现给这个种群带来了福音,他们发现狐蝠吃食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苏铁树上的种子会不断在体内积淀一种毒素,土著食用马里亚纳狐蝠很可能就是导致当地爆发关岛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帕金森病痴呆复合征的原因。
参考资料
2019年CITES附录中文版.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2024-02-07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4-02-07
The Red List Partnership.Marianas Flying Fox.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