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放
张放,原名张叹凤,1957年8月出生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汉族,四川大学毕业,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研究领域涵盖中国现当代文学、古典文学以及世界华文文学。
人物经历
张放,常用笔名张叹凤,男,汉族,1957年8月1日出生于四川省汶川县威州镇。青少年时代曾在若尔盖草原游学与插队四年。1977年成为四川大学中文系学生,1982年1月毕业后留校任教。后获得文艺学博士学位,成为中文系教授,现当代文学专业与世界华文文学方向的博、硕士生导师。张放教授担任《华文文学评论》《岳飞文艺研究》集刊执行主编,并负责多个省部级课题项目。在教研之余,他尝试文学创作,出版了多部散文随笔、长中短篇小说集。张放教授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担任多个文学协会的社会兼职,并出席过中国青年作家代表大会、中国作家代表大会。
研究领域
张放教授在学术研究领域侧重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关系研究、台港澳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主要论著
他的学术专著包括《文苑星辰文苑风——中国现代作家漫考》《中国新散文源流》《论语现代版》《中国乡愁文学研究》《海洋文学简史》《既现代又古典——新旧文学关系》《伍拉且诗歌创作的生态美学》等。张放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百余篇,涉及流沙河、何其芳、郭沫若、郁达夫、杜甫、李杜、余光中、汪启疆等文学家的研究。他还出版了文学评点校注评论集,如《余光中诗歌点评》《唐宋经典诗词点评》《爱心——台湾散文选析》等。出版图书《想象的互动:网络人际传播中的印象形成》
张放教授的主要论著包括《中国新散文源流》《文苑星辰文苑风》《家园的味道》《叹凤楼枕书录》《论语现代版》《中国的圣人孔子》《爱心—台湾现代散文欣赏》《庄子选粹》《余光中诗评点》《深宫绝学》《完蛋》《叫父亲不难过》《疼痛与羞涩》等。他还是《乞丐皇帝朱元璋》《大汉悲歌》等电视连续剧的原创与编剧之一。张放教授还参与了中国文学家辞典、文学欣赏辞典的编撰工作,并多次担任省市文学大奖奖项评委。
获奖情况
张放教授曾获得中国作协“庄重文文学奖”,《散文》月刊与《小说界》评奖一等奖,并多次获得“四川文学奖”“金芙蓉文学奖”“王森杯”“诺迪康杯”等省内外多项文学奖项。
参考资料
张放.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2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