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犀浦街道

犀浦街道

犀浦街道是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下辖街道。传说因秦蜀太守李冰时“沉石犀成浦”而得名。位于郫都区东部,毗邻成都市金牛区和高新西区。截至2023年,犀浦街道辖区面积21平方千米,辖5个行政村、16个城市社区,犀浦街道常住人口32.5万余人,其中户籍人口10万余人。犀浦街道办事处驻地成都市郫都区国宁西路142号。

犀浦街道区位优势明显,地铁2号线与成灌快铁在犀浦同台换乘,地铁6号线、有轨电车蓉2号线、沙西线、317国道、绕城高速、成灌高速公路等横纵交错,成为郫都区连接成都市中心城区的多元交通枢纽。

2022年度,犀浦街道办事处被成都市“两拆一增”办公室评为成都市“两拆一增” 工作先进单位;被成都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表彰为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信访工作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先进集体。

历史沿革

犀浦街道是百姓公认的成都“后花园”,与温江区彭州市都江堰市相连紧密,枢纽作用非常明显。

犀浦街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东部,与成都市金牛区、高新西区接壤,处天府腹心之地,有着2000多年历史。犀浦,正式得名源于李冰。据《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一中记载:“犀浦,垂拱二年分置犀浦县,昔蜀守李冰造五石犀沉之于水以压怪,因取其事为名”。浦是水滨的意思,故将沉石犀之浦名为犀浦,此名沿用至今。

犀浦不仅是一个古镇,在历史上还建过县,建县时间长达380多年之久。《舆地广记》记载:“犀浦县,属益州。秦时李冰作石犀以压水精,穿石犀渠于江南,命之曰犀牛里。县取此为名耳,不在其地也”。

明代曹学全《蜀中名胜记》卷五《太平寰宇记》记载:“犀浦县,周垂拱二年(唐武则天临朝称帝改立的国号,公元686年)割成都市之西鄙置,盖因李冰所造石犀以为名“。

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宋太平兴国年间,犀浦县共辖20乡,县境东到今都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和百花潭一带。该书“华阳”条文说:“杜甫宅在西郊外,地属犀浦县,接浣花溪,地名百花溪”。《元丰九域志》记载:犀浦从公元686年设县,到赵顼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犀浦县为镇入郫,古犀浦县建县长达386年。建县期间,诗圣杜甫住在犀浦境内的草堂祠长达数年。他在《梅雨》诗中曾这样描述犀浦景色:“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犀浦曾有许多古建筑,如国宁观、东岳庙、文昌宫、湖广馆、南华宫梓潼宫等,造型各异,构作精巧。

建县期间,诗圣杜甫在犀浦境内的草堂祠住过几年。他作《梅雨》诗描述当地景色云:“南京犀蒲道,四月熟黄梅”。唐至德二年,以蜀郡成都为南京,因其在长安之南而谓“南京”。

犀浦曾有许多古建筑,如国宁观、东岳庙、文昌宫、湖广馆、南华宫、梓潼宫等,造型各异,构作精巧。惜岁月流逝,沧海桑田,今已不复再见!

宋代熙宁五年(1072年)古犀浦县撤销后,设犀浦镇并入郫都区,清后期改称犀和镇。民国19年设东一区时复名犀浦。解放后曾为第二区区署所在地,与犀浦乡几度分并,1985年撤乡入镇,实行镇管村。

解放前,镇区有少数手工业作坊,有规模较大的粮油市场,犀浦大米素来在川西享有盛誉。解放后,县工交系统安排部分企业在本镇,镇办企业迅速增多,主要有五金、化工、印刷、毛巾、制鞋、食品、缝纫等行业。犀浦豆油历来有名,1979年被评为四川省优质产品。挑花刺绣品工艺精湛,该镇长期是蜀绣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古犀浦,地处成都市近郊,居天府腹心地带,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覆盖范围,不仅土地肥沃,出产丰盛,而且商贸繁荣,人文昌达。

如今,犀浦交通纵横,成都—那曲公路、沙西线、成都绕城高速、成灌高速公路等贯穿境内,成都地铁2号线成灌铁路犀浦站交汇并同台换乘。犀浦拥有西南交通大学等10余所高等院校,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医院等5所医疗机构。百伦广场、幸福耍街、四季中心、北美风情街、城西阳光等城市综合体初具规模。地铁、城铁经济走廊快速发展,土桥—犀浦商圈初见雏形,以金融、商务、商贸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犀浦的支柱产业。

2016年12月,郫都区改置郫都区,犀浦镇仍属不变。

2019年12月,撤销犀浦镇,设立犀浦街道,以原犀浦镇所属行政区域为犀浦街道的行政区域,犀浦街道办事处驻国宁西路142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犀浦街道地处郫都区东部,东南与成都市金牛区接壤,西南邻成都高新西区合作街道,西邻红光镇,北与团结街道相交,东北与安靖街道相连。街道办事处驻地距郫都区11千米。  总面积19.2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犀浦街道地势起伏不大,总体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由西北到东南逐步下降,平均海拔525米。 

气候特征

犀浦街道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偏少。多年平均气温15.7℃,1月平均气温5.2℃,极端最低气温-5.2℃(1975年12月15日);7月平均气温24.9℃,极端最高气温35.4℃(1997年8月26日)。平均气温年较差19.7℃,最大日较差18.4℃(2000年5月12日)。生长期年平均316天,无霜期年平均270.6天,最长达322天,最短达23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180.6小时,年总辐射80.9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901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54.2天,最多达171天(1989年),最少为137天(1998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237.8毫米(1990年),极端年最少雨量581.4毫米(2000年)。 

水文

犀浦街道境内主要河道有府河、沱江河、金牛河3条河道,过境总长度8.4千米,属于沱江河水系。北端由西向东流向的府河从团结镇平安村入境,流经犀浦镇石亭村出境入安靖镇方桥村,过境长度1.4千米。中部由西向东流向的沱江河从红光镇义龙、铁门村入境,流经犀浦镇锦园、西南交大、犀浦镇龙吟、梓潼村(杨家湾)出境入金牛候家、罗家村,过境长度5千米,年径流量为22立方米/秒。东端由南向北流向的金牛河(金牛区属管),从金牛区双水村入境,流经犀浦镇五粮、万福村出境入金牛侯家村,过境长度2千米。 

自然资源

2011年,犀浦街道有耕地面积3082亩。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犀浦街道辖锦园、岷江、第一、第三、第四、第五、两河、珠江路、大都会、犀池、国宁、龙吟、梓潼、万福、五粮、犀浦、大田、双林、石亭19个村(居)民委员会,设59个居民小组,9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犀浦街道辖16个社区、5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国宁西路142号。

人口民族

2011年末,犀浦街道辖区总人口12.3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79万人,城镇化率79%。另有流动人口38129人。总人口中,男性6.49万人,占52.4%;女性5.89万人,占47.6%;18岁以下23376人,占19%;18~60岁9.08万人,占73.3%;60岁以上9590人,占7.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23226人;有回、羌、藏、满、蒙古等10个少数民族,共545人。2011年,犀浦街道人口出生率7.8‰,人口死亡率5.3‰,人口自然增长率2.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895人。 

截至2018年末,犀浦街道户籍人口90285人。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犀浦街道人口数为293004。

经济

综述

2011年,犀浦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10950元。2011年,犀浦街道财政总收入4亿元,比上年增长42.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亿元,比上年增长52.9%。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4131万元,增值税1117万元,个人所得税50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7%、59.3%、22.9%。 

截至2018年末,犀浦街道有工业企业4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94个。 

第一产业

2011年,犀浦街道农业总产值2559万元,农业增加值占全街道地区生产总值的0.9%。

犀浦街道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78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蔬菜等。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9556亩,产量24841吨,主要有根茎类蔬菜、叶类蔬菜等,其中根茎类蔬菜10084吨。

第二产业

犀浦街道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业为主。2011年,工业企业153家,职工3925人;工业总产值10.2亿元,实现增加值2.9亿元,占全街道地区生产总值的36.7%。 

第三产业

2011年末,犀浦街道有商业网点3500个,职工2.8万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 

2011年,犀浦街道进出口总额30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其中进口10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主要产品有零部件、牛皮、机械设备3类;出口20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主要产品有机电设备、食品、金属门3类产品,销往俄罗斯乌克兰、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按贸易方式划分,一般贸易出口80万美元,加工贸易出口85万美元,其他贸易出口36万美元。 

2011年,犀浦街道有7家银行或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7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各项贷款余额43亿元,比上年增长21.5%。

交通

2011年,犀浦街道成灌快铁境内长6.1千米。317国道境内长6.1千米,从金牛交界至红光铁门村界;沙西线境内长1.9千米,由石亭村8社至10社;绕城高速境内长3.1千米;犀安路境内长1.5千米,双向4车道,沥青路面;犀方路境内长2.5千米,双向4车道,沥青路面;犀团路境内长4.1千米,双向4车道,沥青路面;银河东路境内长0.6千米,双间4车道,混凝土路面;银河西路境内长0.85千米,双向4车道;围城路境内长2.1千米,双向2车道,混凝土路面。305路、704路、708路、511路、746路、221路、320路、311路、310A路等公交车分布全境。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犀浦街道有幼儿园31所,在园幼儿4289人,专任教师316人;单设公办小学1所(犀浦梓潼小学),在校生440人,专任教师22人;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其中公办学校2所,在校生4607人,专任教师239人;民办学校(4所)在校生5949人,专任教师32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完中1所,在校生2630人,其中初中在校生747人,专任教师157人;大专院校5所,分别是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成都纺织专科学校、成都新华学院、机电工程学校,在校生4.55万人,教职工3720人。

犀浦,教育资源丰富,大中专院校聚集,为犀浦发展不仅带来了教育资源,同时还带来了人才资源。犀浦的品牌中小学校有:成都外国语学校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成都树德中学博瑞实验学校郫县第四中学(国家重点中学)、犀浦小学、成都市郫都区犀浦镇龙吟路小学成都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金苹果幼儿园等。围绕校园经济和中小学教育相关产业发展迅猛。

入驻犀浦的大学有: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西华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等。每年都能为成都市输送优质的毕业生。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犀浦街道有广播室5个;有线电视用户5.3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4万户,互动电视用户0.6万户。 

2011年末,犀浦街道有综合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站内设有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厅、活动展览室、工作室,活动广场,面积3000平方米;村(社区)文化活动室19个;农家书屋8个,藏书2万册,音像制品1000余张,期刊260多种;村(社区)文体队伍14个,摄影协会1个,诗书画协会1个,社区艺术团1个。未成年人文化活动基地4个,老年学校3个,新市民培训教学点3个。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犀浦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0个,其中二级甲等医院I个,计划生育服务站1个,村级卫生服务站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私人医院2个;病床416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30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4张,固定资产总值1.2亿元。专业卫生人员473人,其中执业医师175人,执业助理医师18人,注册护士239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2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7.1万人次,住院手术1824台次,出院病人1.5万人次。 

2011年,犀浦街道法定报告传染发病率244.2/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5万人,参合率99.1%。 

体育

2011年末,犀浦街道体育健身场地6个。社会体育指导员55人。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全民健身日活动、社区运动会、“社区杯”象棋赛、气排球邀请赛等。 

社会保障

2011年,犀浦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54户,人数670人,支出143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8户,人数37人,支出4.2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人,支出0.8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58人次,支出1.8万元。

2011年,犀浦街道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76人,抚值事业费支出99.2万元。 

2011年,犀浦街道新增就业人员1181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8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8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在3%以内。 

2011年末,犀浦街道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8%。全年共调解处理各类劳资纠纷40件,结案40件,结案率达100%。 

环境保护

2011年,犀浦街道空气质量一级、二级天数334天,三级以上天数31天,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91.5%;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值分别为0.32毫克/立方米、0.37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可吸人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值为0.98毫克/立方米,达到(超过)国家二级标准。污水处理能力12.5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率89.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境林木绿化率22.7%。

基础设施

随着犀浦交通的改善,人口聚集和流动不断增加,犀浦配套也不断完善。犀浦镇龙吟、梓潼、万福片区高楼渐起,交通纵横。

商业配套如:犀浦百伦广场润扬·双铁广场、四季中心、蓝光幸福耍街、成都后花园在建购物中心、犀浦春天等。

住宅配套也跟着风生水起,不断完善,如:蓝光幸福满庭、华邑阳光里、溪地湾、傲城、四季城、成都后花园、双铁广场、百伦广场、交大卡布里、中铁伊莎贝拉、合能橙中心等。

娱乐休闲:犀浦夜市是每个犀浦市民都忘不了的地方,在那里有火锅一条街还有各式各样的大排档,没有大酒店的排场却有胜过的味道;百伦广场能满足一站式购物,生活超市、电影院、苏宁以及生活商场、润扬·双铁广场影院(在建)等。

医疗配套:公路医院、363医院(设1200床的三级甲等医院,在建)、西南交通大学校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天康医院、冠达口腔医院、紫罗兰医院等。

文化

地名由来

传说因秦蜀知府李冰时沉天府石犀成浦而得名。《元和郡县志》载;“犀浦县,本成都县之界,垂拱二年分置犀浦县。昔蜀守李冰造五石犀沉之于水以压怪,因取其事为名。”浦是水滨的意思,故将沉石犀之浦名为犀浦(意为沉犀之浦),沿用至今。 

民间艺术

犀浦街道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蜀绣。举办的特色活动有社区文化节、社区论谈、“社区杯”象棋赛以及重大节日的文艺汇演等。 

非物质文化

犀浦街道绳编被列入县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

犀浦街道简介.郫都区人民政府网.2024-02-19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21-11-16

成都市郫都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成都市人民政府.2021-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