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王长兴

王长兴

王长兴,民 族:汉;祖籍:唐山;现任职务: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 副秘书长。专业:大型历史题材绘画、壁画、浮雕、城市艺术。

人物经历

姓名:王长兴

民族:汉

祖籍:唐山

现任职务: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 副秘书长、委员

专业:大型历史题材绘画、壁画、浮雕、城市艺术

毕业院校:中央美术学院

王长兴是一名艺术家,200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毕业获硕士学位,时年留校任教。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副教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壁画学会理事。艺术团体“无贰小组”成员及发起人。

大型组作品《逐鹿之战》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银奖,及首届中国美术奖银奖,《戊戌之变》获第二届全国壁画大展大奖。主编出版《大师素描》系列丛书(江苏美术出版社)等。

与画笔为伴

王长兴成长在冀东一个大家庭,尊师重教的家庭环境从未反对小孩子在绘画上的偏好,可以说少年时的他是在笔纸、颜料和刻刀的陪伴下度过着几乎全部的假期和闲暇。不觉中这个不在丝毫强迫下的爱好成为他生活无法分割的部分,画室里老师的几本印刷粗糙的世界名画集,在一个十几岁时对艺术懵懂的少年眼里已经有种特殊的吸引力,直到在美术老师偶然间的谈话中听到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名字。

缘结中央美院

无知者无畏,走进中央美院的路在一个与画画相守的小孩子的心里,也许只应是坦途。王长兴从没想过画画是可以选择的事情,也就没有想过考入美院有多难,在几乎身边所有人的担心和顾虑中,中央美术学院果然向孤注一掷的王长兴敞开了大门。四年的学院生活,诸多前沿理念、流派和巨作迎面而来,对他影响深刻。本科时期的王长兴不算好学生,他说:“现在想来学院艺术也是有时代主流的,我的东西就不入流,不时尚。已有自己一向的习惯和偏好,当然那时也不成熟”,这种“既不叫座又不叫好”的自持一直延续到现 在。

2004年,全国已掀起考研热,中央美术学院“准艺术家们”也不能“免俗”,王长兴在经过一次意外地失败后次年才得以成功。这种多少带着“盲目”色彩的深造决定现 在看是值得的,他那种慢热性的自持,似乎在那段研究生时期开始抽芽,“那几年的时光自由、充实,系里的导师、老师甚至是先生们许多是名家大家,给那时我的引导、肯定和帮助太及时,太珍贵,可以一生受用”,其毕业作品《涿鹿之战》和《戊戌之变》已开始构成其在当代艺术背景中特殊的艺术面貌。

投身壁画

2009年,王长兴正式任职于培养和陪伴他十年的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在他热爱的壁画艺术事业中留了下来,他一直坚持对大题材作品和公共艺术创作的热情,并专注于对这一方向的探索、研究和教学。

代表作品

油画:

《伏羲》、《女娲》、《轴心时代》(系列之老子孔子、释迦等)等。

大型历史题材绘画:

《涿鹿之战》、《戊戌之变》、《甲午之殇》、《昭君出塞》(与李青合作)、《伏 羲》、《女娲》、《保卫国土》(与叶南合作)、《郑成功收复台湾》、《御英保矿运动》、《邓铿》、《王若飞》、《董振堂》。

壁画:

郑州地铁“机场站”壁画《征服天空》(与李青合作)、深圳地铁9号线孖岭站陶瓷壁画《南国瓷话》(与李青合作)、深圳地铁西丽站马赛克壁画《南国锦绣》、湖南常德市穿紫河桥梁美化工程穿紫桥壁画《屈原》、《竞渡》、《屈原》、《九歌》、北京北海北站地铁壁画《北海揽胜》(与孙韬、李青、田鲁合作)、北京地铁六号线东夏园站壁画《春风和煦》(与唐 小禾先生合作)、鄂尔多斯市巨型景观壁画《蒙古传说》、北京长安街88号PICC总部大厦大堂壁画《爱与分担》等。

雕塑:

红星照耀中国》、安徽红原广场大型主题石塑《铁血山河》、《舒传贤》、《画圣吴道子》等。

获奖及收藏

2016年 大型历史题材油画《郑成功收复台湾》被中国抗日纪念馆收藏

2014年 北京北海北站地铁壁画《北海揽胜》组画(与孙韬、李青、田鲁合作),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银奖

2014年 作品《甲午之殇》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获奖提名

2009年 首届中国美术奖创作奖 银奖

2009年 作品《涿鹿之战》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获银奖 第二届全国壁画大展 获大展奖

2009年 作品《戊戌之变》参加第二届全国壁画大展 获大展大奖

重要展览

2016年“艺术再长征”-中央美术学院“接力”系列展

2016年“2016全国素描艺术大展”中国美术馆

2015年“接力”-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写生创作展 中国美术馆

2015年“独行者”-无贰小组2015艺术作品展 798圣之艺术空间

2015年“铁的新四军”-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 国家博物馆

2014年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全国巡展

2014年 第三届全国壁画大展

2013年 CAFA教师作品展

2013年“微关系”青年艺术家联展

2012年 2012大同市国际壁画双年展

2012年“纸·非纸”中日纸艺术展

2011年 中国壁画家架上艺术展

2011年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2011年 中国共产党人英烈肖像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

2011年“学院的力量”—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

2010年 韩国同德女子大学 中国中央美术学院 台湾国立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展

2010年 造型—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教师作品展

2010年“精神与历程”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全国巡回展

2009年“千里之行”中央美院09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

2009年 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09年 第二届全国壁画大展

2008年 参与由侯一民先生主导的巨幅绘画《抗震壮歌》展于中华世纪坛

2004年 第十届全国美展

媒体专访

“坚守学院精神”

王长兴对他所理解的“学院精神”用了两个词:“传承、开拓”。

他说:“艺术家在某种秩序下体现出个人价值,反过来又构建立一个更好的秩序时,学院精神就体现出来了。”

王长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他认为“学习”固然很重要,但“参与”更为重要,独乐不如众乐,何不将你的能力和感悟投向于参与度更广的实践?很多时候我的兴趣不是在画画本身,而是对生存和社会的体验,我可以用绘画来描述我的理解,也可以用雕塑来塑造出我的感悟,这些都是一种艺术形式,而学院精神是不拘于一种艺术形式且高于他们的一种精神状态。艺术本身从来不是目的,但他可以是理想的载体,精神的寄托,能不能用它来表达内心的、精神上的东西才是关键。

王长兴称自己是“渐悟式”的画家,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变来完成自己思想上的进步。王长兴创作了一幅《伏羲》画像,说这幅画也是画给伏羲的,他在完成这幅作品时,会在个人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感悟之上,创造出一个能被广为接受的新的形象,更重要是他应当有新的深度,新的角度。他同时说他对表现远古题材和大题材的创作有偏爱,它给艺术家留下了很大的自由空间,同时与“自我表现”不同,这类题材有及广泛的受众基础,可以想象,在众望所归之处,如果恰恰是你,用艺术的形式不仅满足了属于自我的理想主义部分的欲望,又同时满足了更多人原本某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灵诉求,对艺术家来说,岂不快哉!

引自:《insider社交商圈》 编辑 史玲

参考资料

王长兴的官方网站-艺评百科.艺评网.2021-02-03

中央美术学院师资.中央美术学院官网.2019-02-27

组图:郑州地铁新线路内部图曝光 岂是一个美字能形容.新浪河南.2017-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