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大新寨镇

大新寨镇

大新寨镇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北部山区,燕山脚下,长城以南,镇辖49个行政村。到2017年底全镇共有35546人,镇域面积213.57平方千米。大新寨镇因镇政府驻地位于大新寨一村而得名,北与青龙满族自治县隔河头镇相望。2019年末,大新寨镇户籍人口有37463人。61个支部,2027名党员,其中农村支部49个,农村党员1815名。耕地24460亩,山场面积16万亩,2万亩的苹果、8万亩的板栗、存栏6万头的生猪是该镇的主导产业。2005年底人均纯收入851元,是省级贫困乡镇。

历史沿革

1949年,属抚宁区一区。

1953年7月,为抚宁县二区。

1953年5月,设大新寨乡

1958年9月,成立大新寨公社。

1984年3月,撤销公社,复建大新寨乡。

1990年2月,合并大新寨乡、牛栏甸乡置大新寨镇。

1996年1月,双岭乡、北寨乡并入。

大新寨镇因镇政府驻地位于大新寨一村而得名。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新寨镇地处抚宁区北部,北与青龙满族自治县隔河头镇相望。行政区域面积213.5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新寨镇境内西北部为山区,中部为河间平原,其余为丘陵。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最高峰背牛顶,海拔956米,最低点东洋河汇入洋河水库处,海拔35米。

水文

大新寨镇境内河道属洋河水系,东洋河由北向南穿过,另有贾家河、梁家湾河、东张各庄河、头道河四条支流汇入,境内河道总长102千米。

自然灾害

大新寨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泥石流、旱涝、风灾、霜冻、雷击等。灾害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59年7月13日,王家黑石、梁家湾发生泥石流,河水出槽,淹地数万亩,冲塌房屋数千间,冲走牲畜数百头,伤亡数十人。

自然资源

大新寨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为铁矿和石英矿。2011年,大新寨镇有耕地面积2.66万亩,人均0.7亩。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大新寨镇辖狮子庄、寨里庄、东王各庄、董各庄、东张各庄、单庄、北寨、呼各庄、南寨、头道河、庞各庄、战马王、马坊、界岭口、柳树沟、程家沟、王家沟、罗家沟、贾家河、箭杆岭、郭家场、大新寨一、大新寨二、大新寨三、王汉沟、杨树沟、后朱家峪、前朱家峪、石家沟、牛兰甸、小曹各寨、大曹各寨、迷雾、宣各寨,大石窟、安屯、猩猩峪、田家庄、小河峪、西峪沟、小岭、落轮峪、陈家黑石、马家黑石、王家黑石、张家黑石、双岭、梁家湾、峪门口49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1年10月,大新寨镇辖49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大新寨一村。

人口

2011年末,大新寨镇辖区总人口3733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55人,城镇化率4.7%。总人口中,男性19543人,占52%;女性17793人,占48%;14岁以下4812人,占13%;15—64岁25318人,占68%;65岁以上7206人,占1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10‰,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长率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94人。2017年末,大新寨镇常住人口有35546人。截至2019年末,大新寨镇户籍人口有37463人。

经济

2011年,大新寨镇财政总收入814.87万元,比上年减少13.7%;地方财政收入12.4万元,比上年增长77%。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6.05万元,增值税67.55万元,企业所得税6.38万元。

2019年,大新寨镇有工业企业1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农业

2011年,大新寨镇生产粮食1,13万吨,人均303千克。油料作物面积0.71万亩,总产量0.15万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为主。2011年,生猪存栏5.8万头,出栏12.3万头。林果业以苹果、板栗为主。2011年,苹果总产量3.8万吨,板栗总产量0.23万吨。

商贸

2011年末,大新寨镇有商业网点261个,从业人员306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090万元,比上年增长7.8%。集贸市场4个,年成交额1488万元。

金融业

2011年末,大新寨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8865万元,比上年增长26%;各项贷款余额1500万元,比上年减少6.25%。

特色经济

近年来,镇党委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三线富民”的发展战略,结合本镇实际,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和产业化优势,不断在“板栗上规模,苹果上品质,生猪求突破,设施蔬菜抓重点”上做文章,不断强化服务理念,转变农业发展模式,走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之路,切实促进农业增效、实现农民增收。目前在全镇一个以绿色板栗为主干、无公害苹果和规模养殖为两翼的绿色生态农业规模初现,真正为群众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搭建了广阔平台,有力的推进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生态经济林

生态经济林建设实现跨越。全镇板栗突破了8万亩,实现了人均2亩的奋斗目标;2005年至今全镇新嫁接板栗21513.25亩,2005年生产板栗1000吨,可增加农民收入700万元。

生猪生产

生猪生产实现突破。2005年新建50头以上规模猪场211个,20—50头猪场348个,新增存栏能力达23186头,全镇共有规模猪场678个,年存栏6.16万头,出栏10.8万头。

苹果生产

苹果生产实现提质增效。镇党委严格指导农民按照绿色苹果标准化程序生产,把住第一关,确保果品质量;同时成立了金源果品经销处,注册了“富宁县”牌商标,申办了绿色证书,打出本镇品牌,主动与北京市等新老客户联系,走“定单”之路,全镇已有100万斤优质“富宁”牌苹果打入北京等各大超市,真正以品质和品牌占领市场,谋求最大经济效益。截止目前,全镇连续4次被邀请参加中国(廊坊市)农产品交易会,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参加了北京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并连续两年被评为河北省“果王”,并获得了名优农产品称号,2006年第十届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富宁”牌金冠苹果获“果王”称号,“富宁”牌绿色食品红富士苹果被评为名优产品,在北京第四届中共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富宁”牌红富士苹果荣获畅销产品奖。名扬全国,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肉鸡生产

肉鸡生产实现规模扩张。镇党委在抓好“三线”的基础上,根据本镇实际,引导群众发展肉鸡养殖业,全镇2005年新建肉鸡场38个,新增存栏能力16.8万只,出栏150万只,获纯利300多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大新寨镇有幼儿园15所,在园幼儿882人,专任教师36人;小学7所,在校生1779人,专任教师157人;初中2所,在校生780人,专任教师132人。中心校1个,工作人员1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24.96万元,比上年增长20%。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10%,比上年增长18%。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大新寨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49个,各类图书室49个,藏书9.8万册。各类文化专业户78个,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83人。2011年末,学校体育场地9处。大型村民活动广场14个,29%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2011年末,广播电视管理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2816户,入户率21.25%。

社会保障

2011年,大新寨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0户,人数132人,支出32.8万元,比上年减少8.6%,月人均207.07元,比上年增长8.7%;医疗救助5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69人次,共支出2.85万元,比上年增长58.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446户,人数7239人,支出891.03万元,比上年增长62.8%,月人均102.6元,比上年增长63.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6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75.53万元,比上年增长5.3%。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7万人,参保率89.5%。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大新寨镇有邮政支局1个,报纸、期刊累计期征订1410份(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万门,固定电话用户4125户,电话用户普及率64%,移动电话用户0.9万户,宽带接入用户1433户。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大新寨镇有卫生院1所,病床57张,固定资产总值113万元。专业卫生人员85名,其中执业医师11人,执业助理医生5人,注册护士3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8427人次。49个村的33755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

交通运输

大新寨镇境内有S52、S216两条省道穿过,为镇内外交通提供了便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