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张皇后

张皇后

张皇后(?-762年),又名张良娣,天宝邓州向城(一说南阳西鄂人)人,后家徙新丰(一说昭应)李隆基姨母太穆皇后之孙女,尚书省左仆射张去逸之女,李亨李亨皇后。初专心辅政,后干预朝事。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玄宗第三子李亨被立为太子,纳张姓为太子妃,受封为良娣。时年李亨29岁,张姓年约18岁。张氏生育李佋(兴王)和李侗(定王)二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在灵武市即位为肃宗,立张氏为淑妃。公元758年,肃宗回到京城,册立张氏为皇后,并对其父、母、姐、妹等均贴加官。此后,张皇后开始“恃后弄权、干预朝政"。

张皇后曾要求肃宗为自己上加尊号“圣”,遭到朝臣反对。她又恳请肃宗废已立太子李豫,求立她的儿子李佋为太子。遭到肃宗第三子建宁王李倓及其他朝臣的反对。因此,张皇后与李倓结下怨恨,并多次谗害李倓,终使肃宗下诏,将李倓赐死。

张姓曾试图废黜太子李豫,立自己的儿子李侗为太子,但未成功。肃宗宝应元年(762年),肃宗病危。张氏与李辅国等有矛盾,因而勾结肃宗第二子李泰,密谋杀害李豫,最终阴谋失败。张皇后被押解出宫,以谋反罪将其贬为庶人后,赐其自杀。

人物生平

张皇后的家族是南阳西鄂人,后来迁徙到昭应。父亲张去逸,祖母太穆皇后,为李隆基母亲昭成皇太后的妹妹。唐玄宗天宝(742年-756年),她被选入太子宫为良娣,故称张良娣。李亨韦妃离婚后,张良娣专宠于太子。安史之乱期间,李亨与张良娣随从玄宗西逃蜀地。李辅国劝太子留下,张良娣也赞同他的意见,于是李亨与玄宗兵分二路,北上灵武。当时随行官员不多,而兵荒马乱、道路多虞。每当太子留下住宿,张姓总是在李亨前面。李亨说:"抵御敌人不是妇人家的事,你为何要在前面呢?”张氏说:“现在太子跋涉艰难险阻,卫兵不多,恐怕有仓促,我在前面挡着,太子可以从后面逃走,这样就无患了。”到了灵武,张氏产子,三天后起来就缝战士的衣服。太子慰劳说:”产后忌讳劳累,你这是何苦呢。“张氏说:”这不是妾身顾及自身的时候,需要先考虑太子的事情。“肃宗即位,立张良娣为淑妃乾元元年(758年)四月,册立为皇后。张皇后既专宠于肃宗,又颇有政治野心,与宦官李辅国勾结,在禁中把持权利,干预政事。张皇后又迁太上皇李隆基西宫。肃宗虽然不满,却也没有干预。李辅国、张良娣诬陷建宁王李倓欲谋害其兄李豫李豫,肃宗听信谗言,赐李倓死。因李豫也并非张皇后自己所出,欲废太子而立己子。张皇后的长子李佋早夭,次子李侗年幼。张皇后虽然几次动摇嫡位,却始终没有成功。宝应元年(762年)四月,肃宗病重,张皇后欲改立越王,与朱辉光、马英俊、啖廷瑶、陈仙甫合谋,矫诏召太子入宫侍疾。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知道皇后的图谋,于是兵到凌霄门,候太子至,保护太子到禁军中。当晚,领兵到三殿,将越王及内官朱光辉、马英俊等囚禁,又将皇后软禁于别殿,后李豫即位,废张皇后为庶人,不久幽闭而死。

家族成员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五十二·列传第二·后妃下》

《新唐书·卷七十七·列传第二·后妃下》

人物评价

中国近代作家蔡东藩杨贵妃之后,复有张良娣,唐室女祸,何迭起而未有已也。顾杨妃以骄妒闻,一再忤旨,而仍得专宠,王之不明,人所共知。若张良娣则寝前御寇,产后缝衣,几与汉之冯婕妤、明之明德皇后相类,此在中知以上之主,犹或堕其彀中,况肃宗且非中知乎?爱之怜之,因之纵之,阴柔狡黠之妇女,往往出人所不及防,否则杨妃祸国,覆辙不远,肃宗虽愚,亦不应复为良娣所惑也。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新唐书·卷七十七·列传第二·后妃下》.国学导航.2016-08-25

《旧唐书 卷五十二 列传第二》.国学导航.2024-08-07

唐史演义:结君心欢暱张良娣 受逆报刺死安禄山.国学导航.2016-08-25

《杨贵妃》.豆瓣电影.2024-08-07

《唐明皇》.豆瓣电影.2024-08-07

《大唐代宗》.豆瓣电影.2024-08-07

《杨贵妃秘史》.豆瓣电影.2024-08-07

《大唐荣耀》.豆瓣电影.202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