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溪村
长溪村地处婺源县西北部,南接岩前、甲路胡家;北与天宝寺下村毗居;东与古坦交界相邻;西边是林塘沙古坦村,距镇政府17公里。全村由上长溪、下长溪与董家、曹家、方家、岭脚四个自然村构成。
自然景色
沿着村头的石板路,逶迤而行,一条宽敞的路由北至南贯穿全村,我在这里为什么不再石板路来表述这条路呢?是因为村里前些年为了方便种的稻谷或其它生产作物运到家门口,原本全是青石铺成的路大部份用水泥浇在下面了,那些石板都是非常平整的,真是太可惜了。不过,你随便往这条主路上旁边的小巷里一走,则都是更窄的深巷,平整的青石板,踩在上面,那种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这个有着1000多年古村,现存不少是两三百年前的徽派建筑,不过,在村里也常看见用泥土做成的房子,当地人叫土墙屋,十分简陋,还有一些就只是用木泥面,在风雨多年的蚀化下,显得破旧不藏,看来这个村经济还是比较落后。全村近600户人家中,赖姓是主姓,占90%之多,不少还住着古老的大屋,黑黑的,不过,很多农户家都很清洁。大门前有有雕刻或是用青石做屋基的,那就是祖上曾有过官宦或是经商的人家,寻常百姓家的房子显得很小气,就是门口也比那些大房子起来小得多。整个村子在大山的拥抱之中,那一条潺潺的河水沿村前缓缓流过。
这条养育了千年村的河,叫长溪河,是婺源的四大水系之一,全长有37公里。看了河,再读村名,就知道长溪村村子名称的由来是何意了。听说,长溪村在最初的时候是叫马源村,后来才改叫长溪村的。至于马源村是什么意思,就是族谱上也没有记载。到村口沿过去约1公里,就会看见一块巨石蹯踞在河中,至少有10吨以上,那是长溪村的石神,村里人称它是“将军石”,它在村口守卫着村里的安宁。与此相关的,就是村头五颗巨枫,相传是长溪村的始祖第一次来长溪看村基时载下的,村人称为“五虎”,所以,村里一直有“五虎守村头,将军把水口”的说法,村里人坚信,长溪村千年来兴旺平安,都是“五虎树”“将军石”保卫。
沿着清清的长溪河,走在古驿道上。长溪村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村庄。以村为中心,无论你向东南西北那一个方向走,15华里不会看到人烟。古时没有通公路,为了便于生产出行,村里便筑起了几条联通外村的道路,全都是用青石板铺设成的,看着一块块石板连级而上,不知要多少块石块才成一条路。沿着平整的古驿道走上村里附近的一个高的山头,看见依依的河湾,那座古石桥就卧在这水面上,桥下的碧水中有鸭群嬉戏,悠悠地把那千年的古老归于平凡。事实上,长溪的灵气带给这千年的古村落的,不只是青山绿水,还有更久远的人文追溯。能看到不着脂粉不修边幅民间乡村的千年流水遗存,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就是在这个自称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县,现在也是一个个古村落在旅游商来大潮中走向湮灭那原有的古朴气息,像长溪村这样因为交通原因还不为人所知的村庄,己经是很少了。
建村历史
原来的婺源棚、大连山、庄林、刘家木、外方村等自然村因居住人家先后迁移,相继湮灭。曹家、方家地处村东,与古坦戴家交界,距长溪村7华里;岭脚、董家与景市天宝相邻,距村10-15华里。至2005年6月止,全村人口2181人,595户,人口主要分布在长溪上村、下村,曹家等四个自然村人口420人。其中戴姓占全村总人口87%,另有丰、程、汪、翁姓氏占10%,其它姓氏3%。
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戴姓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周初,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微子(子姓)于商的旧都(今商丘市南),建立宋国。宋国第11位君主(前799年-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谥为宋戴公。戴公传子宋武公司空(前765年-前748年)其子孙遂以谥号“戴”为氏,是为河南省戴氏。据《通志·氏族略》及《左传》所载,春秋时有考城,以国名“戴”为氏。到了汉代,戴氏开始有迁江浙、山东省、福建省;三国至南北朝时,戴氏又有不少向安徽、湖北、江苏省、山西省、四川省定居安业。。
《戴氏族谱》·序·记载,唐贞观六年,魏徵奏戴氏宗支有三望,一望州谯国郡;一望扬州广陵郡;一望齐州济会郡。长溪系出自亳州谯国郡一支。唐神龙年间,就有戴氏迁入婺源县之凤亭里游山居住。唐开元婺源建县,戴氏亦也在乐平市(古属鄱阳县)发展繁衍。
长溪之来在《戴氏族谱》有记:因其六世祖宋明经大学士戴匡德,与同科文友前往长溪宝灵殿进香,举目四望,见长溪山水迥环,层恋迭翠,朝神者车马如簇,遂率家人徙居之。宋咸平五年(997年)始有《戴氏族谱》,其时皆手抄庚录,未有刻本,乾隆癸未族人始议修谱,并付梓刻印,嗣后续谱皆循沿录。
长溪古称星江马源,宋初村中有一宝灵殿,多有灵验,朝拜者络绎不绝,因路途不便,进香者来多用马车代步,马簇如盖,故曰马源,然此说从村多山路,难能足信。又有一条长长河流经村而过,又曰长溪,或称马源长溪。至清年间,村多以马源长溪为名记载。康熙五十四年,因相邻村争执河流归属,多有诉讼,康熙五十八年,安徽巡抚李老爷批檄议定,长溪河上自石城山岭脚下至浮梁界黄沙止,均归属马源村管业。并定凡有杉松竹木经此河内出者必须雇请村居民做撑放,以酬方民力食之计,否则另行折费。
追本溯源,长溪村建村有记载的时间应为宋淳化年间(992年),始迁者为婺源县戴氏六世祖戴匡德。而村中老人历代言传,说早在戴姓到长溪之前,就有丰姓、翁姓散居在村内大山之中,后逐渐形成村落,又有王、何、查姓迁入,故有“丰翁王何戴,还有豆腐查(渣)”之说。传至二十二代,明洪武年间,村己有规模,己有六七百人口。清康熙,人气更盛,村中各种店铺林立,景象繁华。茶号、木材行、米店、当铺、屠铺多达二十余家,不少村里能人己在广东省、上海市、江苏省、景得镇、九江等地开店设铺,艰苦节俭,成了小富。富贵归家乡,他们把所赚钱财大兴土木,或在浮梁天宝堂购置大量田产,由当地人佃耕种收租,其时里天宝大部份田产均为长溪人所有。清未民初,因村居僻远,少有战乱祸害,村人生活一直安稳富足。时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之象。在世老人忆述,戴氏后人,孝谨仁良,服勤力穑,在婺源县热土上,繁衍生息,日益兴旺,鼎盛时期,村人达600多户号称“千烟”,人口己达二千四百之众。至此今日,传承42代了。村有言描绘:门前石桥水碓碣,日上看见千人上下,夜间瞧见万盏明灯。足见当时村旺人兴是何等繁华之象。旅游时间
秋天:11月中下旬到12月初,山顶上,山沟里,满山红叶竞相争艳,似红霞缭绕,情趣盎然,灰白的民居与枫林交相辉映,形成了秋季婺源乡村别样的风光。冬天:12月底—1月,进入寒冬,落叶枯木都被涂上了一层白霜,清冷逼人。村庄前后的大树上的大树都变成光秃秃的树干,像一列列卫兵,雄伟、壮观。每年的冬天都会下几场大雪,此时,雪光山色与村落村人和谐共处,一片白色的世界。
春天:2-3月,地上遍地兰花香,山上满眼是春色。山因水清,水因山活,到处一片春意盎然。油菜花开,杜鹃花到处开得很艳。
春夏:3-6月,到处都是采茶忙,可和茶农一同上山采茶,自己采摘,自己制作,尝自己做的茶,那茶香是何等的沁人肺腑。
夏天:5-9月,清水长流,河里小鱼忙觅食,到清澈见底河中好好游泳,带上鱼网,撒上几网,晚上喝着味美的鲜鱼汤,、离村不远的有个特美的风景地,叫“冲里”,山泉飞瀑,鸟语花香,带上相机,美不胜收。
行走路线
第一条徒步路线:婺源县(坐车)—石城(步行)—长溪从婺源 县城坐车到石城,在石城停留2个小时,11点左右吃个早午餐,从石城步行到长溪,全程10公里左右,约行三小时,虽是山路,但多是石板路,比较好走。一路清幽怡静,风景迷人。当天在山村农家落下,晚上沿溪漫步,细听虫鸣水流声;早上上山看日出,在山村晨雾中和着鸟叫声,纵声歌唱,放飞秋天最美心情!
长溪村夜景
第二条徒步路线:清华大学(坐车)—岩前(步行)—长溪从清华那方向坐车到第46号公路里程碑下车,公路边有一幢小屋,边上有一条山路,可以步行到长溪。下车的路口司机都知道的。全程7公里,约行二个小时。多是古驿道,路途好走。一路上古树随处可见,风光无限。戴老师在那个路口和这条户外线的沿线做了路标到长溪村的记号,是用红油漆写了指示标在你脚底下路面的青石板上,请注意查看。路上有农民记得多问路,注意礼貌问路,他们会告诉你的。第三条徒步路线:婺源县(坐车)—赋春镇(步行)—长溪坐车到赋春镇后,可以打个摩的(5元)到长溪公路路口,这条路线也可以从清华镇方向过来,和司机说在长溪公路路口下车,然后沿公路步行,也可以走山路,但要问清路道,不要走错,全程11公里。或在赋春打摩的(10元)到岩前至长溪的那个山路口,从那里徒步古道到长溪。(参考第二条行走路线说明)途中偶尔会看到挂在树上成熟的山果,摘下来吃一个吧,没事的。比任何水果都有口感的哟。
从赋春,清华大学方向来长溪徒步的朋友,如果体力不错的话,建议在长溪休整后第二天再从长溪徒步10公里到石城。户外行走没有经验的驴友,最好找老乡带带路,不用担心迷路,还可听听乡民诉说的民情风俗。
交通信息
到南昌市、九江、上饶市、景德镇、鹰潭市、黄山市飞机火车长途车中转都可。在婺源县北站可以坐客车到赋春镇车站,从南昌九江景得镇方向来的可以直接在赋春镇下车,镇上停车场有到长溪村里的车,一般都是在上午发,一问就有人告诉你,车费7元,赶不上车可以打摩的(30元)人多可包车(100元)到长溪。当天没有车返回,但要赶回镇上或县城,可以叫摩的或请村里农用车均可。
1、县城—(柏油路42公里)—赋春—15公里—长溪(山村公路,现己拓宽压平。到赋春往清华甲路方向前驶4公里,注意公路边上标识公路里程碑,在第51号公路里程碑,就看见有一山区公路出口,由此驶入即可)
2、景德镇(柏油路40公里)--赋春镇—15公里--长溪。(到赋春后往清华甲路方向前驶4公里,注意在第51号公路里程碑,就看见有一山区公路出口,由此驶入即可)
3、清华大学长溪(38公里)在清华镇往甲路严田古樟方向开,驾驶约25公里时,注意在公路边第51号公路里程碑,就看见有一条山区公路出口,由此驶入即可,进入长溪村公路,但由于道路不宽弯多,会车互相礼让,注意慢行多鸣喇叭。
住宿饮食
住宿情况
住在村里农民家中,盖的是他们地里种出来的棉花絮,很暖和,深秋的凉意根本不会影响到你的休息,夜间村里很安静,让你一觉睡到自然醒。
饮食提示
这里没有专门接待客人的饭店,吃的是当地人自己种出来正宗绿色食品的蔬菜,还有山上的食用野菜,很有风味的哦。用餐在15元人餐次。早餐的菜粥与红薯粥,很好喝,有时还有土鸡蛋,在城里你就是有钱也吃不上。晚上,你还可以请农家给你烤一个红薯尝尝,那是不要钱的。不过,很多人都是吃了一个又想主人再给煨一个。
友情提醒
约上朋友或全家人一同出发到婺源县,再在县城包车前来,如果人数多,不妨直接在 本地包车来,时间行程就好安排多了。或者从石城步行到长溪(11公里)从赋春镇岩前村步行到长溪(7公里)从赋春步行到长溪(9公里),这三条线路都是山路,但不是很难走,不少路段是古驿道,一路上可以饱览景色,给你无穷惊喜。(如走山路,记得要联系问好路途哦),傍晚在村附近山头等看日落山村,夕阳将浓烈的金色撒在山村每一个角落,美极了!在村里住一晚上,第二天起早拍摄山村晨景,轻烟薄雾锁在上空,如入仙境,美极了!摄影爱好者可根据时间、光线,沿着几条山路上下往返捕捉最美的景物。当然,你时间充足的话,可以到村里到处转转,看看古民居,感受古村落历史气息。与当地农民亲密接触,领略山间古朴纯情的村民的生活生产,尝一尝农家特产,与他们发音不准确的普通话面对面交流,从他们没有娇情的笑声中,你会知道许多民俗风情,然后打起行包,和山村挥手再见。赋春镇上10底就会有越冬的鸳鸯到来,到长溪来旅游的朋友回程时不妨去亚洲最大鸳鸯栖息地鸳鸯湖看看,感受爱情永不分离的神圣意义。
长溪村身处大山中,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特色,四季有不同的景色。不过长溪村这个地方是离县镇较远的山区,所以住的地方和大家在城里住的地方有差距,用餐要提前联系,交通不是很方便,但是大车小车都可以进山,村公路全程12公里,车程约45分钟就够矣。村里小店有日常生活用品和各种食物出售,价格不贵。
注意事项
A、长溪村是婺源高山区,年老体弱者,应备好常用药品。户外步行活动的要记得带足路上吃食的物品和用水。
B、因长溪村 不是旅游开发区,无需门票,但饮食住宿得提前联系。
C、驾车在进入山村公路时,要检查刹车片,路上车速勿快,转弯时多打喇叭,牢记安全第一。
D、山村里没有路灯,要记得带上一个手电筒,以便晚上走动。
E、11月份进村最好带上御寒的衣服,早晚温差较大,比气象台天气5报告要低3-4底左右。爱好摄影、登山的朋友,请带好有关器材,注意户外保暖。
F、长溪村手机信号是移动的基站,联通的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