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江圩镇
上江圩镇,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辖镇,上江圩镇位于江永县东北部,邻道县、江华瑶族自治县是江永川北大门,总面积86.2平方千米,以山地近陵地形为主,2017年常住人口为23548人,2018年户籍人口为25379人。
历史沿革
解放后,1950年设上江圩乡,属潇浦区,1952年土地改革后,撤潇浦区设新华区,区镇府驻地就是现在的葛覃村。1956年撤区改新华乡,1958年公社化后,成立新华人民公社,1961年体制调整为上江圩、锦江公社,1966年社教运动后、合并成上江圩公社,1984年撤社建乡,1995年6月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2019年,上江圩镇下辖1社区、8个行政村:上江圩社区、锦江村、龙田村、甘益村、夏湾村、呼家村、桐口村、河源村、兴华村。镇政府驻上江圩。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上江圩镇位于江永县东北端,镇政府驻地距县人民政府驻地潇浦镇13千米。东北与道县交界,东南与铜山岭农场接壤,南与黄甲岭乡相接,西南与潇浦镇相连,西北与千家峒瑶族乡毗邻。行政面积86.20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上江圩镇有耕地1347.1公顷。
人口
2017年,上江圩镇常住人口23548人。
2018年,上江圩镇户籍人口25379人。
经济
上江圩镇农业以水稻为主,产香姜、香芋,江永县东北地区农副产品在此聚散。
2018年,上江圩镇有工业企业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家。
交通运输
上江圩自古是永明通往道县的交通要塞,省道S325线贯穿全境,县乡公路纵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据江永县政府官网2017年发布资料显示,上江圩镇有中学、中心小学各1所,村小学25所。
医疗卫生
据江永县政府官网2017年发布资料显示,上江圩镇有卫生院1所。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消江自天步峰发源,经县城流至此地,九弯十曲,河床逐渐开阔,水势步趋平缓,放眼观望,江流滚滚北去,圩镇设于江边,故名。
上江圩女书
上江圩女书,人称“南楚奇字”。
2002年,江永女书被国家档案局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风景名胜
女书园位于湖南永州市江永县上江圩镇。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字学家在上江圩镇一带发现了一种神奇的妇女文字,称之女书。其字符结构、读音等诸方面都很独特,这在目前世界尚属唯一发现。考古学家、文字学家研究,从女书独特的字符看,有一系列鸟体或鸟体部分构成的,表明文字构成中的鸟图腾文化遗迹;还有一系列字符是勾勒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稻作农业工具和喜米食品组合物的形象构成的。据《辞源》载,"炎帝,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丹雀即朱鸟,"九穗禾"即水稻。1995年湖南省考古所在道县玉蟾岩一带发掘了12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谷,恰好说明了神农生活在道县玉赡岩一带,同时,也充分证明了女书的字符保留着明显的玉蟾岩神农氏族的鸟图腾崇拜和原始稻文化遗迹,从而推论,女书是原始母系社会的文化,是世界文字最早起源的形态之一,堪称世界文化的瑰宝。当时的女性通过女书作媒介,反映自己的喜怒哀乐。女书体现中国劳动妇女的智慧,是中国女性优秀文化的代表。张为保存这上古时代的文化"活化石",江永县在该地建立了上江圩女书园,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仿明清式建筑,体现了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园内有前厅后院,前厅供游人休闲,后院设女书学堂、综合厅、女红厅、女书书画作品展厅、女书工艺品展销厅。女书园通过文字、图片、实物、音像等形式,展示了女书原件文献及女书研究成果,并从女书的来源和传承方式到女书流传区的民俗民风、女书与妇女的关系,从女书艺术到女书书画,从对女书的抢救、保护和女书的发展前景等方面,较大全面地介绍和艺术地再现了女书厚重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人文魅力。在女书园,游客不仅能观赏女书,参与学习女书文字,还能欣赏到精彩的民族歌舞表演。在展销厅,你还能买到缀满女书书法的精美工艺品和女性饰物。2002年,江永女书已被国家档案局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现海内外学者和游客纷纷前来考察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