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刘书泰

刘书泰

刘书泰(1897年—1960年),清光绪二十三年生,祖籍潍坊市昌乐县马宋镇王疃村。他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优秀教师和中医,同时也是营陵黄村刘姓老五股大公六支系第二十五世,第十八世刘严嫡系长孙。

人物简介

民国时期当地著名书法家刘书泰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究其成因,与刘书泰信奉道教,书、道合一有很大的关系。土生土长的道教,很早就产生道教符。在抄写经书时,必须由精于书艺的经生抄写,而在书写经本过

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了道教文化的潜移默化影响。历史上诸多道家学者多是有名的书画家,他们修身养性,既精通道法,又能挥毫泼墨,落笔成体。刘书泰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他将修道和书法艺术相互契合,相得益彰,因而产生了具大的艺术魅力。在他的笔下,大凡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为现代绘画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他成功的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深深得益于经典样式而又善于出新,故而他的画能够直接的感动人心,向天下众生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他的山水画表达他对自己艺术创新的自信与深刻体悟,他的人物画长于传神达情,他的书法简约大方、雄健浑厚的笔意融入人物画中,完善了人物内在的神情的表达。

亦善丹青。工花木、鸟兽、虫鱼,尤精道释人物,得贯休之奇逸。笔力劲健,气势纵横,线条粗泼,非纤毫细管所能比,得意时用大刷子作画,其雄健可见一斑。

清光绪丙子状元曹鸿勋曾在昌乐县题词在碑上。文化大革命碑让人砸了。刘书泰在之前级拓了下来。

在昌乐县结识当代书法家邹允中、舒园曾赠副对联。

人物家族

刘书泰的家族背景丰富,他的太祖刘严在乾隆迁居王村,其后人包括刘书泰的曾祖父刘庆、祖父刘永年、继父刘秀峰等,均在历史上有着显赫的地位。刘书泰的家族成员中,有多人曾担任地方官职。

太祖:刘严(1735-1820)乾隆年间从边下徙居王疃村,死后葬后墓田,用石头砖砌的墓。大跃进时扒坟刘瑞周和刘瑞田在夜间给起了出来,发现身体一点也没坏,穿着黄马袍,里面有面御赐金牌和金酒壶、金烟袋、象牙拐杖,之后找了些板子做了个简单的棺材给订上了,找地方又给埋起来了,现在无人知道葬到了什么地方。

高祖:刘文光(1808-1888)爱新觉罗·旻宁年翰林院侍讲学士

曾祖父:刘庆(1830-1912)清咸丰年间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议政大臣,同治十一年封太师

祖父:刘永年(1851-1931)清同治年间太学生国子监最高生员科举进士内阁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光绪十九年升为协办大学士总督内阁学士告老还乡之后布施寺庙和道观,昌乐县大寨的道观里有一位老道士曾赠送12幅蒙山燕,原来没装裱,后来刘书泰给裱了起来,现剩两幅。

继父:刘秀峰(1873-1930)永年长子立胞弟晓峰长子书泰承嗣。清代光绪年间昌乐县知府

父亲:刘晓峰(1881-1952)清朝光绪年间县通判。中华民国时期当地绅士。

三叔:刘奇峰(1890-1955)清朝宣统年间当地知县。中华民国时期当地绅士。

长子:刘瑞周(1915-2011)中华民国时期账房先生,解放后担任共产党管理员。后又到通化钢厂当会计。

三子:刘瑞唐(1920-2005)抗日战争当中国国民党团长,解放潍县时受伤。

四子:刘瑞芝(1925-2004)民国时当教师。后又投共产党,南下解放南京留在当地公安局工作。后又调上海市当司法局局长,一直到退休。女儿上海中级法院院长。

五子:刘瑞光(1928-20 )解放后在政府工作提升干部、后又到民政局。又调到县卫生局当局长一直到退休。

长孙:刘欣环(1935-20)瑞周长子1960年迁东北地区,任教师后升校长,退休后为药业财务总监。书法家。

参考资料

中国共产党.人民网.2024-0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2024-03-24

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司法局.2024-03-24

民政局.民政局.2024-0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网站.2024-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