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卢肇

卢肇

卢肇(818年—882年),字子发,江西省分宜县(原宜春县)观光村人,唐代官吏、文学家,江西地区的第一个状元。历任秘书省著作郎、仓部员外郎、集贤院学士、朝散大夫,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刺史等官职。为东汉末年名儒卢植之后。

卢肇于公元818年,出生在现江西省分宜县一个落魄的书香家庭。大和九年(公元835),卢肇以其文学才能,受到李德裕的知遇。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卢肇成为状元,这也是江西地区的第一个状元。之后,李忱大中元年(847年),卢肇被岳鄂节度使卢商辟为从事,后来,又相继成为山西太原节度使裴休、潼关防御使纥干臬的幕僚。李漼咸通(公元864年)五年三月,卢肇升任京官,先后任秘书省著作郎、仓部员外郎、集贤院学士、朝散大夫。一年之后,卢肇被外放安徽任歙县(今安徽歙县)刺史。不久,被罢官谪往连州市,后又相继任宣州区(今安徽宣城)、池州市(今安徽贵池)、吉州区(今江西吉安)刺史,在任上所到之处皆有政绩。李儇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卢肇病逝于家中,终年64岁,归葬于江西分宜文标乡(今杨桥镇)观光村。

卢肇政事之余,勤于笔耕,一生著述很多,《全唐诗》存其诗近30首,《全唐文》存其文15篇。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诗词《汉堤诗》《天河赋》《通屈赋》《海潮赋》等。

人物生平

苦读求学

公元818年,卢肇出生于现江西省分宜县一个落魄的书香家庭。卢肇小的时候他的家里很贫穷,晚上连蜡烛都买不起,只能点燃木薪来照明。卢肇14岁时,宜春的县令看了他的文章后赞叹卢肇的文才卓越,文章纵横驰骋,文笔优美而富有力量,并笃定他日后肯定名扬天下。之后,卢肇外出求学,把家里的重担托付给他的弟,并写下一首《送弟》的七绝诗,鼓励弟弟不要因为家里贫穷而不学习。卢肇四处寻师,苦读不已,在学业上曾拜韩愈等为师。唐大和九年(公元835),李德裕谪居袁州,卢肇以其文学才能,受到李德裕的知遇。

高中状元

唐代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卢肇和黄颇进京赶考,二人为同窗且都是举人,在进京赶考时,袁州刺史故意无视卢肇而拉拢富家子弟黄颇,于是卢肇写了一首《别宜春赴举》诗,誓要夺取功名,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卢肇春闱殿试中进士第一名,江西地区的第一个状元,与卢肇同榜进士者仅22人。此时,袁州刺史又来讨好卢肇,后来,卢肇作了一首《竞渡诗》,用以讽刺这个刺史。

官场仕途

卢肇虽受李德裕知遇,但不依附李德裕,不参与牛李党争,所以中状元后只担任州、县地方官。李忱大中元年(847年),卢肇被岳鄂节度使卢商辟为从事,后来,又相继到山西做太原节度使裴休的门吏,被江陵节度使卢简留用,给潼关县防御使纥干臬做防御判官等,经过十七年的幕僚生涯,卢肇于李漼咸通(公元864年)五年三月升任京官,先后任秘书省著作郎、仓部员外郎、集贤院学士、朝散大夫。在长安做了一年多京官后,卢肇被外放安徽任歙县(今安徽歙县)刺史。在徽州任上,他勤动政爱民,深得百姓爱戴。不久,被罢官谪往连州市。后又起用,相继任宣州区(今安徽宣城)、池州市(今安徽贵池)、吉州区(今江西吉安)刺史,在任上所到之处皆有政绩。

逝世

李儇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卢肇病逝于家中,终年64岁,归葬于江西分宜县文标乡(今杨桥镇)观光村。(一说卢肇死于吉州任上)

人物作品

卢肇政事之余,勤于笔耕,一生著述很多,《全唐诗》存其诗近30首,《全唐文》存其文15篇。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诗词《汉堤诗》,著作《天河赋》《通屈赋》《海潮赋》等。在歙县任上,卢肇曾赴钱塘江观潮,研究潮汐学,并花费20余年的心血,作《海潮赋》,提出其天地结构。《海潮赋》篇幅巨大,文采华丽,波澜壮阔,足成一家之言,其中有“夫潮之生因乎日也,其盈其虚系乎月也”一句,他认为潮汐与太阳有直接关系,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此赋一出,沸传朝野,李漼赐敕嘉奖,宣付史官传之万世。

诗词作品

以上信息来源于参考资料,且为部分作品

著作作品

以上信息来源于参考资料,且为部分作品

人物关系

以上信息来源于参考资料

人物轶事

乡试对答

卢肇参加江西乡试时,主考官问:"卢肇,你从哪里来?”卢肇回答:"我来自袁州。"主考官又问:"袁州也出过举人吗?",主考官的话中有讥嘲之意,卢肇回答:“袁州当然出举人,不过这就像从江河里捞出龟甲一样,虽然龟甲能够捞到,但那种具有九个肋条的龟甲却是非常罕见的”,此话一出口,震惊四座,,之后考试揭榜,卢肇果然中得举人。

讽刺太守

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在卢肇进京应试时,还有一个同乡黄颇也和他一起入京,黄颇家里富有,而卢肇家境贫寒。郡里太守便只给黄颇设宴饯行,而不理睬卢肇,于是卢肇写了一首《别宜春赴举》诗,誓要夺取功名。之后,卢肇考取状元后回到宜春市。郡里太守赶快为卢肇设宴接风。当时正是端午节,太守请卢肇一起观看龙舟竞渡,卢肇看到其中一条龙舟夺得第一名,便有感而发,当场吟一首诗作——《竞渡诗》。这首诗讽刺袁州刺史嫌贫爱富的嘴脸,刺史看了此诗后,羞愧不已。诗的最后两句为“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这两句旁敲侧击,暗指诗人在世态炎凉中亦要有“夺标之志”。

后世纪念

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袁州府市民捐资兴建了一座“三元阁”,用以纪念状元卢肇、易重,会元黄子澄,解元易宏器四人。万历四十六年,知府黄鸣乔又在“三元阁”基础上兴建了“文标阁”,专祀卢肇,后毁于战祸。

为纪念卢肇的“清廉之气”,分宜县杨桥镇建有“状元桥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以“廉政亲民”理念勉励为官者。江西省宜春城东状元州有卢肇读书旧址,城西南六十里龙髻岭书堂山有卢肇读书处,樟树萧滩、新余钟山也有卢肇读书台,台下袁水还有卢肇读书潭。

参考资料

不惮风霜与苦辛——状元卢肇的风骨.百家号.2024-06-06

朱虹 马红俊:江西第一个状元卢肇.南昌广播电视台.2024-06-06

【津云福利】周日音乐下午茶!诗国的吟唱——津门主播·诗歌音乐会.澎湃新闻.2024-06-06

从孤儿逆袭成一代宗师,有一种人生态度叫“韩愈”.百家号.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