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俊山
伊俊山(1908~1964),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之一。原名伊绍宗,字少师,曾用名伊少。
人物经历
1908年11月,生于吉林省拉林东城子沟子沿屯(现五常市拉林镇)的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先在本屯私塾读书,后入双城第三中学学习。
1927年,入北平弘达学院补习。
1928年,考入外交部俄专,该校后改北平大学商学院,伊俊山专攻俄语和经济学专业。
1928年10月,伊俊山东渡日本留学,考入日本东京铁道学校。
1930年,归国。
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与阎宝航、高崇民、杜重远在中国共产党组织号召下,参加抗日宣传活动。
1933年,伊俊山大学毕业,返回东北,投身到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线。
1934年,伊俊山与老同学――中共宁安县委书记李范五取得联系,随即投奔抗日游击区。
1934年,他在宁安市与反日同盟军办事处主任周保中会见。
1935年2月,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成立,伊俊山任第一师第三团政委,参加并参与指挥了宁安袭击叛徒郑营战斗、进攻大甸子、双沟突围等大小战斗十余次,沉重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
1937年,在周保中指挥下,伊俊山与抗联第三、四、五、八、九各军760余名指战员攻打伊兰县城,毙敌300余人,破坏了敌人的城防设施、银行,扩大了抗日联军的声威,推动了下江地区抗日斗争的发展。
1937年3月,伊俊山被抗联第五军军部派到第二军独立旅任政委。
1940年,伊俊山调任第一路军第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
抗战胜利后,伊俊山于1946、1947年间先后担任牡丹江市军区政治部民道科长、绥阳县县长、专员公署秘书室主任,牡丹江省建设厅秘书主任等职。
1953年,伊俊山调冶金部黑色冶金设计公司任副经理。
1964年,正当伊俊山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勤奋工作的时候,病情不断恶化,终因医治无效,于1964年3月18日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