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熊宇杰

熊宇杰

熊宇杰,男,1979年7月出生,江西吉安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导,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2007年至2011年,熊宇杰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从事研究工作。

人物经历

工作经历

2004年-2007年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任化学系博士后(合作导师:Prof. Younan Xia)

2007年-2009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任材料与科学工程系助理研究员(合作导师:Prof. John A. Rogers)

2009年-2011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任国家纳米技术基础设施组织首席研究员,并兼任纳米中心管理主任

201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博导,并双聘于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

2021年6月3日下午,学校召开会议,宣布省委关于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调整的决定:熊宇杰同志任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无机功能材料的可控合成、纳米制造与集成组装,已应用于柔性光电器件的制造和纳米催化剂的设计。

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88篇,包括通讯作者论文26篇,第一作者论文35篇,其中《Science》2篇、《J. Am. Chem. Soc.》6篇、《Angew. Chem. Int. Ed.》9篇、《Nano Lett.》7篇、《Adv. Mater.》5篇和《Chem. Soc. Rev.》1篇。部分研究成果已获得美国专利1项,获得国内专利4项。研究论文已被引用8000余次(H-index 为46),其中15篇论文单篇引用过百次,最高单篇引用1400余次。发表在《Science》上的论文,未经修改直接发表,论文发表后被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美国广播公司(ABC)、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路透社(Reuters)、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每日科学(Science Daily)、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化学与工程新闻(Chemical \u0026 Engineering News)等愈80家国际媒体、网站报道转载。发表的论文中有9篇论文刊登在《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Chem. Soc. Rev.》等期刊封面上,13篇论文被选为most-cited或most-accessed articles。

代表论文:

1. Surface Polarization Matters: Enhancing Evolution Reaction by Shrinking Pt Shells in Pt-Pd-Graphene Stack Structures.

Bai, S.; Wang, C.; Deng, M.; Gong, M.; Bai, Y.; Jiang, J. and Xiong, Y.*, 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1406468 (2014).

2. Oxidative Etching for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Metal Nanocrystals: Atomic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Long, R.; Zhou, S.; Wiley, B. J.* and Xiong, Y.*, Chem. Soc. REV 10.1039/c4cs00136b (2014).

3. Designing p-Type 半导体Metal Hybrid Structures for Improved Photocatalysis.

Wang, L.; Ge, J.; Wang, A.; Deng, M.; Wang, X.; Bai, S.; Li, R.; Jiang, J.;* Zhang, Q.;* Luo, Y. and Xiong, Y.*, Angew. Chem. Int. Ed. 53, 5107-5111 (2014).

4. Tunable Activation for 催化 Organic Oxidation: Schottky Junction versus Plasmonic Effect.

Long, R.; Mao, K.; Gong, M.; Zhou, S.; Hu, J.; Zhi, M.; You, Y.; Bai, S.; Jiang, J.; Zhang, Q.;* Wu, X.* and Xiong, Y.*, Angew. Chem. Int. Ed. 53, 3205-3209 (2014).

5. A Unique 半导体Metal-Graphene Stack 设计 to Harness Charge Flow for Photocatalysis.

Bai, S.; Ge, J.; Wang, L.; Gong, M.; Deng, M.; Kong, Q.; Song, L.; Jiang, J.;* Zhang, Q.;* Luo, Y.; Xie, Y. and Xiong, Y.*, Adv. Mater. 10.1002/adma.201401817 (2014).

6. Integration of Inorganic 半导体 with MOF: A Platform for Enhanced Gaseous Photocatalytic Reactions

Li, R.; Hu, J.; Deng, M.; Wang, H.; Wang, X.; Hu, Y.; Jiang, H. L.; Jiang, J.;* Zhang, Q.;* Xie, Y. and Xiong, Y.*, Adv. Mater. 26, 4783-4788 (2014).

7. surface Facet of Palladium Nanocrystals: a Key Parameter to the Activation of Molecular for Organic Catalysis and Cancer Treatment.

Long, R.; Mao, K.; Ye, X.; Yan, W.; Huang, Y.; Wang, J.; Fu, Y.; Wang, X.; Wu, X.; Xie, Y. and Xiong, Y.*, J. Am. Chem. Soc. 135, 3200-3207 (2013).

8. Printed Assemblies of In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for Deformable and Semitransparent Displays.

Park, S.-I.; Xiong, Y. (相等 Contribution); Kim, R.-H.; Elvikis, P.; Meitl, M.; Kim, D.-H.; Wu, J.; Yoon, J.; Yu, C.-J.; Liu, Z.; Huang, Y.; Hwang, K.-C.; Ferreira, P.; Li, X.; Choquette K.; and Rogers, J.A.*, Science 325, 977-981 (200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熊宇杰教授课题组设计出一类具有原子精度壳层结构的助催化剂,在降低贵金属铂助催化剂用量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光解水制氢性能,为开发低成本、高性能光催化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径。该成果于2015年10月15日在线发表在国际重要化学期刊《ANGEW》上,并被选为该期刊的“非常重要论文”。

人才培养

开设课程

截至2024年7月,熊宇杰于2014—2021年开设本科生基础课程《无机化学》,分别于2013—2015年、2021年起开设本科生新生研讨课《科学与社会》,于2013年起开设研究生专业课程《材料与器件的微纳制造》。

培养成果

截至2024年7月,熊宇杰已培养18名博士后、37名博士毕业生、10名硕士毕业生和4名访问学者;其中5人获得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资助,1人获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计划、中国未来女科学家计划,2人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2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熊宇杰已指导70余名本科生毕业论文;其中3人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沫若奖学金。

教学成果奖励

截至2024年7月,熊宇杰分别于2014年、2015年、2016年、2018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于2016年获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于2020年获“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优秀导师奖。

社会职务

2018-2019年,熊宇杰担任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副主编。

2018年1月-2021年5月,熊宇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2018-2022年,熊宇杰担任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

2018年-至今,熊宇杰担任ChemNanoMat顾问编委。

2020年-至今,熊宇杰担任化学 of Materials和Nanoscale顾问编委。

2021年-至今,熊宇杰担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2022年-至今,熊宇杰担任ACS Materials Letters副主编。

2023年-至今,熊宇杰担任Chemical Society Reviews顾问编委。

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熊宇杰是无机功能材料的先行者。——《中国科技财富

熊宇杰作为青年教师,他始终以“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的理念来增强自身的自律性,以高标准严要求鞭策自己,将良好作风传递给学生。——《中国科学报

熊宇杰是一位年轻教授,也是一位平和细心的导师,他才华卓尔,可称之为天下俊杰,他在纳米复合材料设计与可控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科研领域具有突出成就。——《中国科学报》

参考资料

熊宇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03-27

省委对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调整-.安徽师范大学.2021-06-06

熊宇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应用化学系.2024-07-30

熊宇杰 (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4-07-29

熊宇杰.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4-07-29

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正厅级)---熊宇杰.安徽师范大学.2024-07-29

无机功能材料的先行者——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熊宇杰教授.百度学术搜索.2024-07-30

【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熊宇杰同志:在纳米世界尽情翱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宣传部.2024-07-30

【中国科学报】熊宇杰:“小宇宙”爆发大能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网.202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