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申
李申,1946年4月出生;1969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原子物理系;198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研究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00年任博士生导师;2002年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是儒教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1970年任沈阳军区某部参谋,在抢救山林火灾时负重伤,立二等功。
工作与学术
1970年任沈阳军区某部参谋,在抢救山林火灾时负重伤,立二等功。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员,儒教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片学术委员。1999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同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2年调至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现担任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
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中国儒教史》(上下卷)(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一般项目两项:《中国古代哲学与自然科学》(《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上部)》已于198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儒教论》(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参加完成国家重点项目一个:《中国哲学发展史》(第二至第七卷,前四卷已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一个:《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现在担任国务院特别委托项目、十一五重大文化出版工程——《中华大典·哲学典》常务副主编和宗教典常务副主编,《中华大藏经续编》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儒教和宗教理论。其他著作有《道教本论》、《气范畴通论》、《敦煌坛经合校》、《易图考》、《宗教论》等。所著《周易与易图》获“”(集体获奖),《周易图说总汇》获国际易学研究院最高奖“伯昆奖”(民间奖项)。
2002年以来主要科研成果
著作
1、《万法归宗——气范畴通论》,华艺出版社1998年。
3、《中国古代哲学与自然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5、《中国儒教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6、《道教本论》
7、《上帝——儒教的至上神》,(台湾)大东书店2004年
8、《周易图说总汇》(第一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儒学与儒教》,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宗教论》(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4、《宗教论》(第二卷、第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2010年。
16、《道与气的哲学——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容提纯与逻辑进程》,中华书局2012年。
论文
1、《孟子以及儒家的事天说》,《孔子研究》2002年第2期
2、《何谓天,何谓苍天?》,《孔子研究》2002年第3期
3、《“伪问题”与“舶来语”》,《开放时代》2002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1期
4、《四库本〈新语〉与弘治本、王利器校本之比较》,《文献》2003年第4期
5、《秦汉以降的宗教气氛》,《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1期
6、《中国哲学的气论和儒教》,《哲学研究》2003年第8期
7、《对〈对儒学宗教论若干问题论据的质疑〉回答》,《学术月刊》2003年第9期
8、《正确区分科学与迷信》,《光明日报》2004年8月24日
9、《四库全书与四部丛刊版本优劣小议》,《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4期
10、《论儒教的宗教性质》,《云梦学刊》2005年第2期
11、《儒教和宗教》,《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8期
13、《什么是儒学》,《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2期
14、《儒学与道德》,《人民日报·理论版》2006年9月8日
15、《儒教研究的理论意义》,《孔子研究》2007年第1期
教材
1、《科学无神论(大学生)读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名言章句
2005年,李申撰文指出:如果把中国哲学的基础归结为两个范畴,那就是“道”与“气”。
2009年,李申撰文指出:儒教是中国传统的国家宗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神经和灵魂。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五千年未曾中断,儒教在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中也未曾中断。并且这种演变和发展,基本上是一种自行的演变和发展,因而它的演变发展道路,可以作为宗教自行演变和发展的典型代表。
2018年,李申著书《中国儒教史》中的观点:儒学是儒教的灵魂,传统的宗教信仰以儒学作为自己的思想基础。儒学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释经之学。具有神性、神圣意义的儒经是儒者的思想核心或教义。
参考资料
【李申】道与气的哲学.philosophychina.2024-05-30
李申:《2009年中国宗教报告》中“儒教”部分.cssn.2024-05-30
儒家、儒教,宗教性、超越性----评李申著《中国儒教史》.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2024-05-30
中国儒教史.豆瓣读书.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