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脉证治论
《病脉证治论》是由孙新立所著的一部中医理论著作,书中结合《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的经典理论和经方,提出了三经辨证与病脉证治的方法。孙新立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发展了一套针对高热、痰多等症状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于中医辨证法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书本内容
孙新立在其著作《病脉证治论》中提出,外邪尤其是寒邪常常会侵袭人体的太阴之息道,进而影响肺、肾(少阴)、肝(厥阴)。他发现,在治疗高热反复达到四十摄氏度左右以及持续出现黏痰的情况时,通常只需要使用一至两剂药即可见效。这些观点不仅丰富了中医的辨证方法,而且对于高热痰多、哮喘、肺心病等多种疾病的辨证施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孙新立还总结了自己近四十年来在中医、针灸、中药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包括从小受到的家庭熏陶,如祖父、祖母、父亲的中医针灸经验。他认为,寒邪侵入肺部后,由于肺朝百脉,肺主呼吸,因此可以通过呼吸途径进入心脏和血管,这是导致高血压、中风及心肌梗死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他在实践中探索并创新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病脉证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