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孙德昭

孙德昭

孙德昭(?-913年),盐州五原(今包头市西北)人,五代十国后梁将领。他的父亲孙惟最,世为州校,功拜右金吾卫大将军。孙德昭以荫累职为左神策指挥使。在唐朝末年,他在宰相崔胤的指引下,成功推翻了宦官刘季述的统治,恢复了李晔的皇位。因功拜为静海军节度使,赐姓李,号称“扶倾济难忠烈功臣”。

人物生平

孙德昭因父亲恩荫被任为神策军指挥使。光化三年,刘季述废黜唐昭宗,把他幽禁在东宫,宰相崔策谋恢复昭宗帝位,暗中派人寻求可以共同成就事业的义士,孙德昭于是和孙承诲、董从实响应崔胤,崔胤撕下衣襟来书写盟约。

天复元年正月初一,还没有天亮,刘季述将要上朝,孙德昭路旁埋伏甲兵,拦击他的车马把他杀掉,孙承诲等人分别搜索他的全部余党。李晔听见外面喧哗,非常恐惧。孙德昭驰马赶到,敲门说:“刘季述被杀了,皇帝应当复位!”何皇后呼唤道:“你可进献逆贼的头来!”孙德昭把刘季述的头扔进去。不久孙承诲等人都取来刘季述余党的人头进献,唐昭宗相信了他们。

孙德昭打破门锁救出唐昭宗,登上丹凤楼复位,因功拜为静海军节度使,赐姓李,号称“扶倾济难忠烈功臣”,和孙承诲等人都拜为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凌烟阁悬挂画像,都留在京师,号称“三使相”,受到皇帝恩宠,无人能比。

这时,崔胤正打算诛杀唐的宦官,在外和梁交结作为依靠,而宦官也倚仗李茂贞作保护,梁、岐两方交相争斗。冬十月,宦官韩全诲劫持李晔凤翔府,孙承诲、董从实都随行,而孙德昭独亲附梁,于是率兵护卫崔胤以及百官保卫东街,催促梁兵西进,朱温颇为感激他亲附自己,拿龙凤剑、将军虫纱送给他。

梁太祖到华州,孙德昭以军礼在路旁见。梁太祖到京师,表奏孙德昭为同州留后,将要出行,京师百姓又请求把他留下,于是任为两街制置使。梁兵包围凤翔,孙德昭把他的士兵八干人归属梁太祖,梁太祖更加感激他,让他先到洛阳市,赐给一处上等住宅。唐昭宗东迁,拜为左威卫上将军,因病免职。梁太祖登位,用乌银带、官袍、笏板、名马赏赐他。病稍痊愈,任命为左卫大将军。朱友贞登位,拜为左金吾大将军而死。

人物关系

孙德昭的父亲孙惟最,世为州校,功拜右金吾卫大将军。在黄巢攻陷长安时,孙惟最率领乡里的子弟,得到义兵一千人,向南攻黄巢于咸阳市,兴平州将认为他的行为很雄壮,把州兵两千人增派给他。因为他参与破贼有功劳,拜为右金吾卫大将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