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村
象鼻村隶属于岔河乡谢扎村委会。位于岔河乡北边,距离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到乡镇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全村国土面积4700亩,海拔1850米,年平均气温15.4℃,适合种植烤烟、水稻、玉米、油菜、小麦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92亩,林地4230亩,人均耕地1.53亩,共有经济林果地305亩。全村有农户33户,共115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112人,劳动力88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079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15元,农民收入以烤烟主。
象鼻村今后发展的重点:稳定烤烟生产;发展林产业;种植竹子150亩,种植核桃300亩;发展养殖业,养猪300头,养羊200只。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农民收入。
自然资源
象鼻村位于岔河乡北边,距离乡政府所在地6 公里,到乡镇道路土路,全村国土面积4700亩。全村耕地总面积192亩(其中:田41亩,地151亩),人均耕地1.53亩,主要种植烤烟、水稻作物。拥有林地4230亩,经济林果地305亩,主要种植烤烟作物,有水面6亩。基础设施
该村目前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全村有33户通自来水,33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3户,未通有线电视;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2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水泥路面。全村共有15户农户建有沼气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15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2户;建有小水窖31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67亩。
人口卫生
象鼻村现有农户33户,共115人,其中男61人,女54人。农业人口总数为112人,劳动力总数8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口44人,外出务工人数44人。
象鼻村以彝族为主,彝族113人,哈尼族2人(是彝族、哈尼族混居地)。
农村经济
2010年象鼻村农村经济总收入607900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90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1.26%;畜牧业收入180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9.61%;渔业收入4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66%;林业收入50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8.25%。外出劳务收入12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15元。
该村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居住土木结构住户33户。
2010年底全村拥有拖拉机1辆,摩托车3辆。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2所,校舍建筑面积2658平方米,拥有教师13人,距离镇中学25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59人,其中小学生283人,中学76人。
基层组织
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3 人,其中男党员30人、女党员3人。
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组成,下设14个村民小组。
该村共有团员18人。
村务公开
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 份,土地流转面积95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
年末集体总收入13.1万元,有固定资产13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 方式公开。
人文地理
驻地张家湾,以境内的象鼻梁子和象鼻岭得名。解放前属会泽县拖布卡区拖布卡乡第七保。解放后属会泽县拖布卡区象鼻乡。1956年属东川矿区拖布卡区播卡乡,1957年属因民区播卡乡,1958年属东川区因民区播卡乡。1959年属拖布卡人民公社,1961年属播卡人民公社,1963年属象鼻人民公社,1964年播卡人民公社。1965年设新联大队,1980年更名为象鼻大队。1984年5月改大队为乡,属播卡区公所。1988年1月改为设象鼻村公所,属播卡乡。2005年撤乡并镇,属拖布卡镇。辖张家湾、小岩脚、长地等13个自然村。地处金沙江和小江夹流的象鼻岭和象鼻梁子。有耕地2671亩耕地,主产玉米、红薯。有铁、铜矿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