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樟黄贡椒
三樟黄贡椒,产于湖南省衡东县三樟镇。辣椒属,一年生草本植物。2019年6月24日被批准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相传清朝爱新觉罗·颙琰年间,衡东状元彭浚把衡东特有的黄贡椒带到宫廷,皇帝品尝后,龙心大悦,钦点衡东三樟黄辣椒为“贡椒”,又因它色泽很是金黄,有着光亮的颜色,因此取名为黄贡椒。黄贡椒高度为55-80cm,茎秆没有毛,叶片如同卵形、披针形,其宽度为1.5-4cm,长度为4-13cm。花冠为白色,果实顶尖有弯曲状,在还没成熟时为绿色,之后就会变成金黄色,在每年的5-10月份即为花期,其盛果期为8-9月份。
三樟黄贡椒种植区与湘江毗邻,江水常年的冲刷与淤积,形成了富含钙、铁、镁等人体所需元素的特殊沙性土壤,是黄贡椒生长的独特土壤条件。2020年8月5日,在第5届贵州·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上,三樟黄贡椒成功入选全国十大名椒评选活动,荣获“全国十大名椒”称号。
正文
在衡东县时,若打听哪道土菜最好吃,这很难有定论。但若问什么辣椒最好,衡东人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三樟乡的黄贡椒。
三樟镇紧邻湘江,产河鱼,而当地的黄贡椒,也与湘江有紧密关系。三樟镇本是湘江边的一处回水湾,长年江水的冲积,使岸边的泥土钙、铁、镁等微量元素富集,形成带碱性和沙性的土壤。在这样的土里长出来的黄椒,皮薄肉厚,颜色鲜亮,兼具甜、辣、脆的特点。“也有人试过把黄贡椒移栽到其它地方,它的颜色没有三樟的那么鲜亮,味道也没那么地道。”
一、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植物;高55-80厘米。茎近无毛或微生柔毛,分枝稍之字形折曲。
叶
叶互生,枝顶端节不伸长而成双生或簇生状,矩圆状卵形、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3厘米,宽1.5-4厘米,全缘,顶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狭楔形;叶柄长4-7厘米。
花
花单生,俯垂;花萼杯状,不显著5齿;花冠白色,裂片卵形;花药灰紫色。果梗较粗壮,俯垂;果实长指状,顶端渐尖且常弯曲,未成熟时绿色,成熟后成独特的金黄色,味辣中带微甜,十分独特。辣椒花是白的,花都有四瓣花瓣至六瓣花瓣三种。
种子
种子扁肾形,长3-5毫米,淡黄色。花果期5-10月,盛果期8-9月。
三樟黄贡椒是指这种植物的果实。别名又有三樟黄辣椒、班椒。辣度中等,炒食后辣中带甜,易引起食欲。黄贡椒可以以果实、根和茎枝入药。8~9月充足的日晒才能收获纯正的黄贡椒果。其余收获仅能称之黄椒。
二、栽培技术
三樟黄贡椒仍然依照节气,按传统农法耕作。冬春育种,每年的三四月份,是黄贡椒苗下地的日子。辣椒需要通过农作来减轻病害。
三、经济价值
作为衡东土菜必不可少的佐料,三樟黄贡椒伴随着衡东土菜的声名鹊起,也大幅提升了知名度。三樟黄贡椒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能种植三樟黄贡椒的土壤只在衡东三樟、大桥这片区域,别人无法复制。三樟乡、大桥镇党委政府从2013年开始,成立黄贡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倡导种植户集中连片种植,并提供技术指导。2013年该乡镇的三樟黄贡椒种植面积已达6000亩,而在未来几年,将进一步形成规模。
同时三樟黄贡椒已被做成了产业:一条年加工能力4万吨的生产线已建成,新开发的“贡椒萝卜”、“贡椒一蕨”、“贡椒仔姜”等新产品已成湘菜主要佐料,荣获“中国第二届国际辣椒产业博览会金奖”。
参考资料
黄贡椒.惠农网.2024-04-03
「品牌展播」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展播(湖南衡阳篇).手机新浪网.2024-04-03
“全国十大名椒”三樟黄贡椒,何以成为多“椒”湖南的椒中佼佼“椒”?.红网.2024-04-03